(共40张PPT)
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
高一上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
离子反应
CONTENTS
本节内容
分散系及其分类
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分类
物质的转化
二
一
三
新知导入
为什么你能在图书馆找到你要的书???
为什么你能在超市找到最爱的零食???
新知导入
物质的分类
回顾
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简单分类
化学物质常按其组成、结构、性质等来分类。物质可分为______和________,纯净物可分为______和________
化学反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新知导入
课堂讲解
知识点一、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分类
同素异形体
1
(1)概念: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_______,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金刚石、石墨和C60
红磷和白磷
单质
【例1】有下列9种物质: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臭氧
④盐酸
⑤铁
⑥碳酸钠
⑦葡萄糖
⑧氢氧化钠
⑨冰水混合物
其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
【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⑦⑨
⑤
⑥⑧
①③
①③⑤
④
金属单质
金刚石、石墨
Si、SiO2、SiC
课堂练习
【例2】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四氯化碳(CCl4),按物质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有机物
D.无机物
C
课堂练习
【例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①烧碱、纯碱、碱石灰都属于碱
②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③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④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⑤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
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⑤⑥
课堂练习
根据物质组成分类
2
(1)交叉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碳酸盐
硫酸盐
钾
盐
钠
盐
Na2CO3
Na2SO4
K2CO3
K2SO4
新知讲解
【思考】根据图中的分类方法,醋酸属于哪类物质?
弱酸、含氧酸、一元酸
新知讲解
(2)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氢化物
……
新知讲解
只有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
盐
正盐
碱式盐
复盐
酸式盐
有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氢离子和酸根离子
有两种金属离子(或金属离子+NH4+)和酸根离子
NaCl、Mg(NO3)2
、(NH4)SO4等
NaHCO3、KHSO4、NaH2PO4等
Cu2(OH)2CO3、Mg(OH)Cl等
KAl(SO4)2、(NH4)2Fe(SO4)2等
有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OH-和酸根离子
新知讲解
【例4】下列物质属于正盐的是(
)
A.碱式碳酸铜
B.碳铵
C.醋酸钠
D.磷酸氢二钠
C
课堂练习
根据物质性质分类
3
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如氧化物的分类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特殊氧化物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O2、SO2、SiO2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Fe2O3、CuO、CaO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Al2O3
→不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如CO、NO
→结构或构成特殊的氧化物,如Na2O2等
新知讲解
【例5】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O、P2O5、SO2是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B.KNO3是钾盐、硝酸盐、正盐
C.H2SO4是含氧酸、二元酸,也是强酸
D.NaOH是可溶性碱,也是强碱
A
课堂练习
【例6】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①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③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④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③
【注】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
课堂练习
知识点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
1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________
(2)组成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作用的物质
混合物
溶质
溶剂
类比溶液
新知讲解
(3)分类
①按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可以组成_____种分散系
9
分散质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液
固
分散剂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空气
雾
烟、灰尘
泡沫
酒精溶液
食盐水
泡沫塑料
珍珠
有色玻璃、
合金
新知讲解
②按分散质粒子_____的大小
直径
1nm
100
nm
溶液
胶体
浊液
新知讲解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实例
食盐水、碘酒
牛奶、淀粉溶液
泥水、油水混合物
性
质
外观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
稳定性
______
____稳定
____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_____
_____
_____
能否透过半透膜
_____
_____
_____
鉴别
___丁达尔效应
___丁达尔效应
静置______
均一
透明
稳定
√
√
不均一
不透明
不
×
×
分层
均一
较
√
×
无
有
(4)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新知讲解
【例7】现有如下各实验:①将1gKCl加入99g水中,搅拌均匀;②将1g鸡蛋白加入100g水中,搅拌均匀;③将1gCaCO3粉末加入100g水中,充分振荡;④将0.1g植物油加入10g水,充分振荡混匀;⑤将96mL乙醇与5mL水充分混合。
所得到的分散系中,属于溶液的有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胶体的有____,属于浊液的有______。
①⑤
②
③④
课堂练习
【例8】将少量FeCl3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3个烧杯中,得到三种分散系①②③,如图甲所示。则图乙中从左到右三个方框内应填入的分散系序号是__________
①③②
课堂练习
【例9】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到:“薄薄的青雾……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班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nm
B.发生丁达尔效应
C.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的布朗运动
D.雾是胶体,胶粒带相同电荷
A
课堂练习
胶体的制备和特征
2
(1)
Fe(OH)3胶体的制备
①制备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备操作
往烧杯中注入40
mL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
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______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色,停止加热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饱和
红褐
新知讲解
(2)胶体特性——丁达尔效应
当平行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新知讲解
(3)胶体的其他性质和应用
性质
内容
应用
介稳性
电泳
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原因:
①同种胶体粒子电性相同,相互排斥
②胶体粒子不断作无规则运动
涂料、颜料和
墨水的制造
带电的胶体粒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做定向移动。如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
静电除尘
新知讲解
性质
内容
应用
聚沉
渗析
卤水点豆腐、
入海口形成沙洲
由于胶体粒子不能通过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可通过,用此方法可提纯胶体
血液透析
加热、加电解质、加入的胶体中含有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粒等会导致胶体粒子聚集,从而形成沉淀析出
新知讲解
【例10】下列有关溶液和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通过过滤的方法从
Fe(OH)3胶体中分离出Fe(OH)3
B.可通过观察液体是否澄清、透明来区别溶液和胶体
C.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D.将FeCl3饱和溶液加入沸水中并煮沸一段时间能制得Fe(OH)3胶体
D
课堂练习
【例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荷
B.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C.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胶体的依据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C
课堂练习
【例12】下列关于Fe(OH)3胶体和Fe(OH)3悬浊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呈红褐色
B.都不稳定,放置一段时间后都会有沉淀析出
C.前者带正电荷,后者呈电中性
D.都能与盐酸反应,逐滴滴加稀盐酸,两者现象相同
A
课堂练习
知识点三、物质的转化
酸碱盐的性质
1
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与活泼金属反应
H2SO4+Mg=MgSO4+H2↑
置换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H2SO4+CuO=CuSO4+H2O
复分解反应
与碱反应
H2SO4+2NaOH=Na2SO4+2H2O
复分解反应
与某些盐反应
2HCl+CaCO3C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新知讲解
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与酸反应
NaOH+HCl=NaCl+H2O
复分解反应
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
与某些盐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盐的主要化学性质
与较活泼金属反应
CuSO4+Zn=ZnSO4+Cu
置换反应
与某些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与某些碱反应
Na2SO4+Ba(OH)2=BaSO4↓+2NaOH
复分解反应
与某些盐反应
AgNO3+NaCl=AgCl↓+NaNO3
复分解反应
新知讲解
物质的转化
2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是不会改变的,这是考虑如何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时最基本的依据
金属
非金属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
酸
盐
盐
新知讲解
序号
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Ca+O2=2CaO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C+O2
CO2
CO2+H2O=H2CO3
H2CO3+Ca(OH)2=CaCO3↓+2H2O
新知讲解
【例1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a2CO3→NaOH
B.CaCO3→Ca(OH)2
C.NaNO3→NaCl
D.FeSO4→Cu
A
课堂练习
【例14】稀硫酸、碳酸钠、二氧化碳、铜片、氢氧化钡、氢氧化钠、生石
灰、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中的几种存在如图所示关系,选择适当的物质,使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酸、碱、盐均配制成稀溶液)。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__;c______;d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和b:_____________________
b和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和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和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
H2SO4
Ba(OH)2
CO2
Fe+H2SO4=FeSO4+H2↑
H2SO4+Ba(OH)2=BaSO4↓+2H2O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Ba(OH)2+Na2CO3=BaCO3↓+2NaOH
课堂练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