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疏通疑难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歌内容。
(二)通过对比鉴赏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三)反复诵读,背诵整首词。教学重点把握思想情感,赏析表达技巧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现出来深沉的家国情怀。深入体会诗歌中写景的妙处。教学时长一课时教学方法诵读品鉴法、合作探究法、引导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余秋雨曾经说过,中国传统文学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志士所写的咏史怀古诗词深受人们喜爱,一部优秀的怀古诗词,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不朽的艺术魅力。比如咱们曾经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家一起齐背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一下《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词,感受一下它的艺术魅力。
(二)文本初读王安石的这首词《桂》一直被认为宋词中的佳作。苏东坡对这首词做出了高度评价。他读完这首词后,称赞其为:“此乃野狐精也”。苏轼这么说有什么用意呢?“一花一世界”一个词人也有其独特的世界(展示课件),王安石构建了一个什么样子的世界呢?他的这首词有什么特点呢?咱们来看一下王安石的生平。(课件展示王安石生平)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卓越的文学家,出色的政治家,列宁称赞他为
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安石从小随父亲宦游南北,十七八岁便以天下为己任,二十二岁中进士,做过地方官,关心民众疾苦,曾上万言书,主张宋王朝改革法度。宋神宗时推行新法。然而由于旧党的阻挠,王安石屡次被罢相,又屡次被起用。熙宁九年,55岁的王安石主动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潜心研究学术和诗歌创作。元丰元年,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病逝。他的文学作品往往与他的政治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王安石一生诗歌创作颇丰,但他的词仅存
20余首。虽然王安石不以词出名,但也“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任绮靡风气的影响。《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其晚年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这首怀古词到底写了什么呢?播放录音朗读,请同学们听的时候注意节奏、感情、轻重。
听完朗读之后,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朗读,把握节奏、生字词。请学生分别朗读,最后齐读一遍。
(三)研读文本
(1)同学们读完诗歌,对诗歌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2)上片写景,写作者登临所见,一共四句话。请同学朗读上片,提出问题,上片第一句给了读者什么信息?时间、地点、节令、天气“登临送目”作为诗歌的总起句,作者在上片中所看到的景物,都是由这句话引出的。
(3)上片除了第一句外,后面三句,一句一景,大家一起共同赏析一下,写景的优胜之处表现在哪里。请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做补充。明确:从意象着手,上片在景物的描写中,作者描写了澄江、翠峰、归帆、残阳、西风、酒旗、彩舟、星河等意象。作者从色彩、远近、动静、空间转换等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壮丽秀美的山河图。请同学们齐读上片。
(4)作为一个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被罢相隐居的王安石,他面对如此美景,他又有什么感情呢?欣喜?欢快么?(提问)明确:在这一幅秀丽画面中,似乎有萧条、冷清的感觉。
从“晚秋”、“残阳”、“西风”这些意象中体现出来的。自古文人都有悲秋情节,我们接着看下片,看看究竟是什么感情,促使王安石写出这样深沉、萧条的景物的呢?
(5)请同学们齐读下片,下片以“念往昔”总起,一个“念”子,作者的视角从眼前的深秋美景,转入了对历史的思索。请同学们寻找下片中作者使用的典故,并思考,作者使用这些典故有什么用意?明确:“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使用了典故。陈后主因为荒淫而亡国,那么这种“悲恨相续”六朝天子倒台迅速,相继亡国,作者在文本中有给出原因么?明确:繁华竞逐正是由于竞相追逐繁华享乐,不思进取,才造成了这种后果。
(6)请同学们解释一下,“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这句?明确:谩:是徒劳,后人登上高出,只会空叹荣耀与耻辱。
(7)那么后人有没有吸取教训呢?作者又是通过哪一句来表达的呢?明确:没有吸取教训。通过“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这一句表达出来的。
(8)这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明确:《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句。
(9)这一句与本词中的相比,多了两个时间副词,“至今、时时”请同学们讨论、思考一下,为什么多了这两个时间副词呢?明确:至今,强调时间之长,从杜牧的唐末到王安石的宋初,这种繁华竞逐的生活却依然没有改变;时时,强调频率之高,每时每刻这种生活都在进行。作者并不只希望对历史发出空叹,而是警告统治者们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六国相继破灭悲剧不再重演。
(10)再回到咱们前面所学的《赤壁怀古》上来,二者都是怀古名作,都是借景抒情,但从人文精神、人生体验上看,二者有没有区别?明确:苏轼,感叹自己早生华发,壮志未酬,这是
对于自我人生价值方面的。而王安石,却是对国家命运、前途担忧,对社会的关照。
(11)回到之前所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同学能对“野狐精”做一个解释,在学完这首词后,大家是否明白苏轼为什么要给这首词这么一个评价?明确:野狐精本为佛教用语,本指旁门左道之人,但苏轼用之来称赞这首词,不拘常规,表达了由衷赞美。
四、总结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能感慨朝代兴亡,但王安石却在本词中表现出了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居安思危,非常希望宋朝的统治者能够励精图治,实现富国强兵。王安石摆脱了个人荣辱的小圈子,虽然第二次被罢相,但仍然把眼光放在国家前途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现出了对国家、对民族的无比热爱之情。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这一首词,感受一下王安石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