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列举我国古代汉、唐、清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典型事件
汉
武力
和亲
唐
和亲
设立机构
清
册封
设立机构
册封
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另一位为“班禅额尔德尼”,设驻藏大臣、伊犁将军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设立安西都护府等;册封怀仁可汗等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设西域都护
设立机构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结合地图及地理知识,说说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有何特点?
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周恩来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历史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②现实情况:民族分布呈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有其特殊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
1、背景:
1949年
《共同纲领》中,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1954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地位)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2、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在哪些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和自治机关的依据是什么?
民族自治区有哪些权力?
自治机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自治权:立法、经济、文化管理、交通执行权等
1949年:确定
1954年:载入宪法
1984年:颁布实施
3、形成过程(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共同纲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地位: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怎样的意义?
5、意义: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力的精神;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最晚的)
①
②
③
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④
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佤族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西藏农奴
共同繁荣发展
共同繁荣发展
2、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采取的措施
(1)政治上: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和压迫
佤族人民的生活
彝族人民的生活
藏族人民的生活
(2)经济上: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总人口16万,由撒拉、藏、回、汉等多个民族组成。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主线,融入产业协作、人才支援、劳务协作、社会帮扶等各个方面,脱贫路上携手并进,助力循化成为全国人口较少民族第一个区域性整体脱贫摘帽自治县,并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3)文化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侗族的文字
傣族的泼水节
青藏铁路
西电东送
国家在西部地区建成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重点工程;修建了一批机场、铁路、公路、水利枢纽等基础设施。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西藏交通落后的状况,使西藏与内地之间有了一条经济、快速、全天候的运输通道,为西藏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4)西部大开发
西气东输
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援藏干部孔繁森
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
1979年和1988年两次进臧,
1993年工作期满,继续选择留在西藏。
被誉为:
“新时代的雷锋”
“90年代的焦裕禄”
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②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③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3、效果: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共同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侗族大歌
苗族蜡染
维吾尔族的舞蹈
蒙古族“那达慕”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进一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中共十九大报告》
结合本课所学,谈谈青少年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习近平2014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