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课件+教案+练习)(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2.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课件+教案+练习)(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9-14 14:40:49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相等
相等
2、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SAS、ASA、AAS、SSS
直角边
直角边
斜边
认识直角三角形
Rt△ABC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
直角三角形的全等该如何判定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想一想
A
B
C
A′
B′
C′
已经有什么元素对应相等?
你准备添上什么条件就可以证明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呢?
∠B=∠B′=90°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A
B
C
A′
B′
C′
1、满足一边一锐角分别相等。
在Rt△ABC和Rt△A’B’C’
∠A=
∠A’,AB=A’B’
Rt△ABC≌Rt△A’B’C’(ASA)
∠A=
∠A’,BC=B’C’
Rt△ABC≌Rt△A’B’C’(AAS)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A
B
C
A′
B′
C′
2、满足两直角边分别相等。
在Rt△ABC和Rt△A’B’C’
BC=B’C’,AB=A’B’
Rt△ABC≌Rt△A’B’C’(SAS)
如果AB=A’B’,AC=A’C’,三角形全等吗?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A
B
C
任意画一个Rt△ABC,使∠C=90°,再画一个Rt△A′B′C′使∠C′
=90°.B′C′=BC,A′B′=AB,然后把画好的Rt△A′
B′
C′剪下来放到Rt△ABC上,你发现了什么?
探究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A
B
C
1.画∠MC′N
=90°;
2.在射线C′M上取B′C′=BC;
3.以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点A';
4.连接A′B′.
  现象:两个直角三角形能重合.
  说明: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A'
N
M
C'
B′
画法: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斜边、直角边”或“HL”。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注意这里的直角边是任意一个都可以哦!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几何语言:
AB=A?B?
∵在Rt△ABC和Rt△A?B?C?中
Rt△ABC≌
Rt△A?B?C?

(HL)
BC=B?C?
A
B
C
A′
B′
C′
(1)“HL”是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方法.
(2)注意分别相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例5:如图:AC⊥BC,BD⊥AD,AC=BD.
求证:BC=AD.
A
B
C
D
证明:
∵AC⊥BC,BD⊥AD,
∴∠C和∠D都是直角。
在Rt△ABC和Rt△BAD中,
AB=BA
AC=BD
∴Rt△ABC≌
Rt
△BAD
∴BC=AD
(HL)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1.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
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B.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C.
一条边对应相等
D.
两条边对应相等
D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解析:A、一个锐角对应相等,利用已知的直角相等,可得出另一组锐角相等,但不能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故选项错误;
B、两个锐角相等,那么也就是三个对应角相等,但不能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故选项错误;
C、一条边对应相等,再加一组直角相等,不能得出两三角形全等,故选项错误;
D、两条边对应相等,若是两条直角边相等,可利用SAS证全等;若一直角边对应相等,一斜边对应相等,也可证全等,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2、如图,四边形ABCD中,CB=CD,∠ABC=∠ADC=90°,∠BAC=35°,则∠BCD的度数为(

A.
145°
B.
130°
C.
110°
D.
70°
?
?
C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
?
解:∵∠ABC=∠ADC=90°,
∴Rt△ADC与Rt△ABC中,
CB=CD,AD=AD
∴△ABC≌△ADC,又∠ACB=55°,
∴∠ACD=∠ACB=55°,
∠BCD=110°.
故选C.
3.在Rt△ABC和Rt△A′B′C′中,∠C=∠C′=90°,如图,那么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使Rt△ABC≌Rt△A′B′C′的是(

A.
AB=A′B′=5,BC=B′C′=3
B.
AB=B′C′=5,∠A=∠B′=40°
C.
AC=A′C′=5,BC=B′C′=3
D.
AC=A′C′=5,∠A=∠A′=40°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B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
?
解:∵在Rt△ABC和Rt△A′B′C′中,∠C=∠C′=90°
A选项:AB=A′B′=5,BC=B′C′=3,
符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HL,
∴A选项能使Rt△ABC≌Rt△A′B′C′;
B选项:AB=B′C′=5,∠A=∠B′=40°,
不符合符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
∴B选项不能使Rt△ABC≌Rt△A′B′C′;
C选项符合Rt△ABC和Rt△A′B′C全等的判定条件SAS;
∴C选项能使Rt△ABC≌Rt△A′B′C′;
D选项符合Rt△ABC和Rt△A′B′C全等的判定条件ASA,
∴D选项能使Rt△ABC≌Rt△A′B′C′;故选B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4、已知:如图,在△ABC和△DEF中,AP、DQ分别是高,
并且AB=DE,AP=DQ,∠BAC=∠EDF,
求证:△ABC≌△DEF
A
C
P
D
E
F
Q
B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证明:∵AP、DQ是△ABC和△DEF的高
∴∠APB=∠DQE=90°
在Rt△ABP和Rt△DEQ中
AB=DE
AP=DQ
∴Rt△ABP≌Rt△DEQ
(HL)

∠B=∠E
在△ABC和△DEF中
∠BAC=∠EDF
AB=DE
∠B=∠E
∴△ABC≌△DEF
(ASA)
A
C
P
D
E
F
Q
B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SAS”

ASA


AAS


SSS


SAS


ASA


AAS


HL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2.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课题
12.2.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单元
第十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HL,并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如何探索研究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画图、比较、验证,培养学生注重观察,善于思考,不断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重点
理解利用“HL”来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难点
正确利用判定定理进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问题引入。【过渡】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几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大家谁能告诉我都是什么吗?课件展示问题。【过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SAS、ASA、AAS、SSS。在运用这几种定理进行判定时,一定要注意适用条件。在三角形里,有这样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对于直角三角形来说,我们刚刚的定理是否适用呢?(学生回答)【过渡】直角三角形的特殊地方在于有一个角是90°,那么对于它
的全等判定,是不是也有特殊的地方呢?我们今天一起来探究一下。
复习引入,学生回忆之前所学习过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在对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学习时,能够进行联系。
通过问题的引入,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进而引出对于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方法,在结合了普通的方法后,挖掘独特的方法。
讲授新课
1.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过渡】大家自己动手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而言,已经有什么元素对应相等?(学生回答)【过渡】大家说的很好,直角三角形首先就有一个角的对应相等的,结合我们之前学习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我们还需要哪些条件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呢?(学生回答)【过渡】首先,我们来看满足一边一锐角分别相等。大家自己动手画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满足这样的条件,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教师进行指导)【过渡】对于满足一边一锐角相等的条件,我们来分析,若这条边不是两角的夹边,则满足AAS的判定,这说明这样是可以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若这条边是两角的夹边,则满足ASA的判定条件。因此,我们知道,结合直角三角形隐含的条件,通过一边一锐角相等,就可以判定全等。【过渡】接下来,我们来看另外一种情况:满足两直角边分别相等。很明显,结合90°的隐含条件,我们通过SAS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除了这两种情况外,还有别的条件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探究的内容。大家一起动手,按照这个步骤来画一下这样的直角三角形吧。(学生动手,讨论)课件展示绘画过程。【过渡】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两个直角三角形能重合。这就说明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因此,结合探究的内容,我们得到了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另一种方法: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斜边、直角边”或“HL”。【过渡】在这里,注意这里的直角边是任意一个都可以哦!在直角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中,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条件来进行判断。【过渡】对于“HL”判定定理的应用,我们需要注意:(1)“HL”是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方法.(2)注意分别相等.(3)“HL”仅适用直角三角形。【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如何运用这样的定理吧。课件讲解例5.【过渡】学习了今天
的内容,我们在运用过程中,要能够挖掘隐藏条件。【知识巩固】1、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
C

A.
AB=3,BC=4,AC=8B.
AB=4,BC=3,∠A=30°C.
∠A=60°,∠B=45°,AB=4D.
∠C=90°,AB=62、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C
)A.
CB=CDB.
∠BAC=∠DACC.
∠BCA=∠DCAD.
∠B=∠D=90°3、如图,三角形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请你填加一个适当的条件△AEC和△CDA中,已知了∠AEC=∠ADC=90°,AC=AC,因此只需添加一组对应角相等,或一组直角边对应相等即可判定两三角形全等.
,使△AEC≌△CDA【拓展提升】1.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
一个锐角对应相等B.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C.
一条边对应相等D.
两条边对应相等2、如图,四边形ABCD中,CB=CD,∠ABC=∠ADC=90°,∠BAC=35°,则∠BCD的度数为(
)A.
145°
B.
130°
C.
110°
D.
70°3.在Rt△ABC和Rt△A′B′C′中,∠C=∠C′=90°,如图,那么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使Rt△ABC≌Rt△A′B′C′的是(
)A.
AB=A′B′=5,BC=B′C′=3B.
AB=B′C′=5,∠A=∠B′=40°C.
AC=A′C′=5,BC=B′C′=3D.
AC=A′C′=5,∠A=∠A′=40°4、已知:如图,在△ABC和△DEF中,AP、DQ分别是高,并且AB=DE,AP=DQ,∠BAC=∠EDF,求证:△ABC≌△DEF
1、通过结合课前情景导入的内容,从不同的条件开始进行证明,在回忆之前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印象,并进一步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有新的认识。2、学生动手,对满足直角边和斜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比较,进而得出这样的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结论。
通过动画演示全等变换的过程及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形成直观感觉,从而分析总结出图形变换的本质,进一步加深对图形变换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态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在合作交流、比较中共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直观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反思中发现新知,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板书
1、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练习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②有两边和它们的对应夹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③一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④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AC,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且交于点O,则下面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五个三角形,它们不全等
B.图中只有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C.图中有四对全等直角三角形
D.
图中有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对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3.如图,在△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已知EH=EB=3,AE=4,则CH的长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1
B.2
C.3
D.
4
4.如图,AD=BC,∠C=∠D=90°,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DAE=∠CBE
B.CE=DE
C.△DAE与△CBE不一定全等
D.
∠1=∠2
5.如图,FD⊥AO于D,FE⊥BO于E,下列条件:①OF是∠AOB的平分线;②DF=EF;③DO=EO;④∠OFD=OFE.其中能够证明△DOF≌△EOF的条件的个数有(

A.1个
B.
2个
C.3个
D.
4个
6.如图在△ABC中,P、Q分别是BC、AC上的点,作PR⊥AB,PS⊥AC,垂足分别是R、S,若AQ=PQ,PR=PS,下面三个结论:①AS=AR;②PQ∥AB;③△BRP≌△CSP,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①②③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7.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AE⊥CD,且AE=OD,求证:△AOD≌△DEA。
8.
如图,已知AD,AF分别是两个钝角△ABC和△ABE的高,如果AD=AF,AC=AE.
求证:BC=BE。
9.如图,有一直角三角形ABC,∠C=90°,AC=10cm,BC=5cm,一条线段PQ=AB,P、Q两点分别在AC上和过A点且垂直于AC的射线AQ上运动,问P点运动到AC上什么位置时△ABC才能和△APQ全等。21教育网
10.如图,C是路段AB的中点,两人从C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两条直线行走,并同时到达D,E两地,DA⊥AB,EB⊥AB,D、E与路段AB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2.【答案】D
【解析】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AOB≌△COB≌△AOD≌△COD,△ABD≌△CBD,△BAC≌△DAC.
故选D。
3.【答案】A
【解析】在△ABC中,AD⊥BC,CE⊥AB,
∴∠AEH=∠ADB=90°;
∵∠EAH+∠AHE=90°,∠DHC+∠BCH=90°,
∵∠EHA=∠DHC(对顶角相等),
∴∠EAH=∠DCH(等量代换);
∵在△BCE和△HAE中
∠BEC=∠HEA,
∠BCE=∠HAE
BE=HE
∴△AEH≌△CEB(AAS);
∴AE=CE;
∵EH=EB=3,AE=4,
∴CH=CE-EH=AE-EH=4-3=1.
故选A.
4.【答案】C
【解析】∵AD=BC,∠C=∠D=90°,∠DEA=∠CEB
∴△DAE≌△CBE(C不正确)
∴∠DAE=∠CBE(A正确)
CE=DE(B正确)
∵AD=BC,∠C=∠D=90°,AB=AB
∴△ABC≌△ABD
∴∠DAB=∠CBA
∵∠DAE=∠CBE
∴∠1=∠2(D正确).
故选C
5.【答案】D
【解析】(1)∵OF是∠AOB的平分线,
∴∠DOF=∠EOF.
又∵FD⊥AO于D,FE⊥BO于E,OF=OF,
∴△DOF≌△EOF.(AAS)
(2)∵FD⊥AO于D,FE⊥BO于E,DF=EF,OF=OF,
∴OD=OE.
∴△DOF≌△EOF.(SSS)
(3)∵FD⊥AO于D,FE⊥BO于E,DO=EO,OF=OF,
∴△DOF≌△EOF.(HL)
(4)∵FD⊥AO于D,FE⊥BO于E,∠OFD=OFE,OF=OF,
∴△DOF≌△EOF.(AAS)
∴能够证明△DOF≌△EOF的条件的个数有四个.
故选D.
6.【答案】A
【解析】连接AP,
在△APR和△APS中,
∵∠ARP=∠ASP=90°,
∴在Rt△APR和Rt△APS中,

AP=AP
PR=PS

∴△APR≌△APS(HL),
∴AS=AR,故①是正确的,
∠BAP=∠SAP,
∴∠SAB=∠BAP+∠SAP=2∠SAP,
在△AQP中,
∵AQ=PQ,
∴∠QAP=∠APQ,
∴∠CQP=∠QAP+∠APQ=2∠QAP=2∠SAP.
∴PQ∥AB,故②是正确的,
Rt△BRP和Rt△CSP中,
只有PR=PS,
∴不满足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故③是错误的.
故选A.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7.【答案】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
∴∠AOD=90°.
在Rt△AOD和Rt△DEA中
AD=AD
AE=OD,
∴Rt△AOD≌Rt△DEA.
8.【答案】证明:∵AD,AF分别是两个钝角△ABC和△ABE的高,且AD=AF,AC=AE,
∴Rt△ADC≌Rt△AFE(HL).
∴CD=EF.
∵AD=AF,AB=AB,
∴Rt△ABD≌Rt△ABF(HL).
∴BD=BF.
∴BD-CD=BF-EF.
即BC=BE.
9.【答案】解: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可知:
①当P运动到AP=BC时,
∵∠C=∠QAP=90°,
在Rt△ABC与Rt△QPA中,
AP=BC
PQ=AB
∴Rt△ABC≌Rt△QPA(HL),
即AP=BC=5cm;
②当P运动到与C点重合时,AP=AC,
在Rt△ABC与Rt△QPA中,
AP=AC
PQ=AB,
∴Rt△QAP≌Rt△BCA(HL),
即AP=AC=10cm,
∴当点P与点C重合时,△ABC才能和△APQ全等.
10.【答案】 ∵DA⊥AB,EB⊥AB,
∴∠A和∠B都是直角。
又∵C是AB的中点,
∴AC=BC
∵C到D、E的速度、时间相同,
∴DC=EC
在Rt△ACD和Rt△BCE中,
AC=BC
DC=EC
∴Rt△ACD≌
Rt
△BCE(HL)

DA=E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