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塔瓦河》背景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交响诗,被称为捷克第二国歌。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最大的河流,它由南北纵贯捷克国土,是捷克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是捷克民族繁荣昌盛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从河水的源头开始描写,逐渐映现出奔腾不息的河流、岸边茂密的森林、富有生气的乡村、宁静的月夜、险要的峡谷、古老的城堡,这些景致与民俗生活和神话传说相联系,展示了捷克山河的美丽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沃 尔 塔 瓦 河
(交响诗)
斯美塔那
交 响 诗
交响诗(symphonic poem),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是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多采用单乐章的曲式,结构较自由。音诗、音画、交响童话等,这些也是与交响诗相类似的音乐体裁。
斯 美 塔 那
(Bedoich·Smetana)
捷克作曲家,钢琴
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
音乐的奠基人。捷克民
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
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
1874年不幸耳聋,继续
坚持创作,其中最著名
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被誉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新音乐之父”、“捷克的格林卡”。
斯美塔那曾为《沃尔塔瓦河》的内容写了如下文字:“……两条小溪流过寒冷呼啸的森林,汇合起来成为沃尔塔瓦河,向远方流去。它流过响着猎人号角回响的森林,穿过丰收的田野。欢乐的农村婚礼的声音传到它的岸边。在月光下水仙女们唱着蛊惑人心的歌曲在它的波浪上嬉游。……沃尔塔瓦河从斯维特扬峡谷的激流中冲出,在岸边轰响并掀起浪花飞沫。在美丽的布拉格的近旁,它的河床更加宽阔,带着涛涛的波浪从古老的维谢格拉德的旁边流过……”。
引子
两支长笛吹出如淙淙细水般的流水音调,代表沃尔塔瓦河的第一源头;接着两支双簧管相继加入,代表沃尔塔瓦河的第二源头。
主部1:沃尔塔瓦河
基本主题在连绵不断的流水背景上,由双簧管和第一小提琴声部奏出,曲调酣畅、优美,具有捷克民歌的风格。
插部1
由圆号主奏
表现沃尔塔瓦河流经森林,林中传来狩猎的号角声。
插部2
由单簧管和第一小提琴主奏欢快、跳跃的波尔卡风格的舞曲音调。
表现沃尔塔瓦河穿过田野时,岸边回响起乡村婚礼的欢乐音乐。
插部3
小提琴在高声区加弱乐器演奏,长笛象水波和仙女的午姿。色彩朦胧而神秘。
表现了夜幕降临,传说中的水仙女们跳起了水仙女之舞。这是一首充满传奇色彩的夜曲。
插部4
沃尔塔瓦河水继续向前奔流,当它穿越圣·约翰峡谷时,巨浪猛烈的冲击着石头、峭壁,发出雷鸣般的吼声。这里的音乐没有旋律,只有紧张、阴暗、严峻的音响在不断增涨,铜管乐器和定音鼓的加入,使音乐更加凶险。
尾声
沃尔塔瓦河来到了离布拉格不远的城堡—维谢格拉德,所有的管乐器高昂地奏出这来自第一首交响诗中的古老城堡的主题,象征着捷克民族历史的悠久。
基本主题
沃尔塔瓦河
基本主题
沃尔塔瓦河
更为宽广
基本主题
沃尔塔瓦河
浩浩荡荡流向
布拉格
插部4
冲过圣约翰峡谷
尾声
经过维谢格拉德古堡,远去
引子
两股泉水在山间交流、交汇
插部3
夜幕降临—水仙女月下之舞
插部2
流过村庄—婚礼上欢乐的舞曲
插部1
穿过森林—传来猎号声
回 旋 曲 式
基本主题
基本主题
基本主题
插部
对比性段落
插部
对比性段落
回旋曲式----主要主题周而复始的循环反复,在其重复之间插以对比性的”插部“,在回旋曲中主要主题至少要重复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