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0 中国地理
(2011·上海地理·T26~28·20分)(十一)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构建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
1.图1所示的各农产品主产区中,位于我国暖温带与半湿润区的是汾渭平原、
农产品主产区;位于我国最大平原的是 农产品主产区;水稻一年三熟的地域位于 农产品主产区的南部。
2.比较长江流域和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完成下表。
主产区项目 长江流域 河套灌区
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有利方面
不利方面
3.新疆绿洲农业是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中的特色农业。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熟悉中国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如地形区名称、气候、熟制、主要作物、农业地域类型等。
(2)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应从地形、气候(光、热、水)、土壤、水源四方面分析。
(3)西北地区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水源,农业布局与水源分布密切相关。
【精讲精析】第1题,结合材料所给的七大农产品主产区信息,与汾渭平原同属于暖温带与半湿润地区的只有黄淮海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为东北平原,因此为东北平原农产品主产区。能够实现一年三熟的主要是华南地区,为华南农产品主产区。第2题,长江流域地形平坦,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长期耕作形成水稻土,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生长,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水稻种植业;河套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靠近黄河,有灌溉水源,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甜菜等作物,属于旱作农业。第3题,新疆地区发展农业的主导因素为水源,故大多绿洲都分布在山麓地带,便于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南疆地区南部为昆仑山,北部为天山,西部帕米尔高原地势较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因此绿洲农业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呈半环状。北疆地区主要是利用天山北坡的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因此农业多呈带状,分布在天山山麓。
【参考答案】
1.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华南
2.
主产区项目 长江流域 河套灌区
农业地域类型 水田农业 旱作农业
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有利方面 地势较为低平;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土壤较肥沃(任答两点即可) 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有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任答两点即可)
不利方面 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气候干旱,降水不足;多风沙、盐碱地
3.南疆绿洲农业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半环状分布,北疆沿天山北麓呈带状分布。前者是因为塔里木盆地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绿洲主要依靠两大山脉的冰川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后者是因为绿洲主要依靠南边的天山冰雪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
(2011·四川文综·T36·36分)4.(36分)图8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①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______;
②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6分)
(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6分)
(3)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8分)
(4)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8分)
(5)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8分)
【思路点拨】由题目可以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1)图示地区包括:新疆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南部直到南海。
(2)A地冬冷夏热,B地夏季气温高,冬季也在20°C以上。
(3)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为河南郑州,丙位于青藏高原。
【精讲精析】第(1)题,图中西北部为塔里木盆地,中部为青藏高原,东南部为高原盆地,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中部高,两侧低;根据A、B两地冬季气温图可知A地气温低,B地气温高;第(2)题,甲盆地为塔里木盆地,地广人稀,环境恶劣,交通建设路线长、难度大,发展航空运输可有效避开这些困难;第(3)题,乙城市为河南郑州市,位于华北平原地区,粮食产量大,交通便利,距离南方市场近;第(4)题,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阻挡了我国夏季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使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形成干旱地区,由于迎风坡的原因,在青藏高原东南形成大量降水;第(5)题,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表现为热量和降水方面:最南地区热量多、降水多,最北地区热量少、降水少,从而影响到种植业的不同。
【参考答案】
答案:(1)①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②东南暖(高)、西北寒(低),南北温差大。(2)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或者城市间相距远),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云雾天少,有利于飞机航行。乙城市位于华北平原,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来源丰富;乙城市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该区域粮食消费量大;乙城市地处东西、南北交通枢纽(或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地),交通运输便利;乙城市是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4)丙地形区(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深入内陆,使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在丙地形区东南缘形成丰富降水,丙地形区西北部降水稀少。(5)最南地区:水田农业,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粮食作物水稻为主、热带经济作物;最北地区:绿洲农业,熟制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