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与液化
【学习目标】
1、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2、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沸腾吸热;理解沸点;
3、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
4、能用液化知识解释生活及自然当中的液化现象。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汽化
(一)自主阅读教材第16页内容,完成以下内容。
汽化: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过程;
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
3、沸腾:在液体的 和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
(二)科学探究水的沸腾规律
水沸腾实验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在右侧图像中做出水的沸腾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2、思考讨论:
①从图像中可以观察到: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升高、不变),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升高、不变),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停止对水加热,水_____沸腾(停止、继续)。说明沸腾需要______(吸、放)热。
②由上述实验可知:沸腾时水由液态变为______,水沸腾时要_____大量的热, 温度______,这温度叫______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
③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蒸发
1、蒸发:只在 发生的汽化现象。
2、你晒过衣服吗,通过晒衣服,请讨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忆:在打针注射前,用酒精棉球擦皮肤时,会感到 ,说明蒸发 热。
(四)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发生时温度
发生位置
剧烈程度
影响因素
沸腾
蒸发
二、液化
1、液化:物质由 态变为 态的过程。
2、液化是 的相反过程,因此液化_____热。
3、液化的两种方式: 和 。
4、讨论分析:
(1)夏天,小草上的露水是怎么来的? 。
(2)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矿泉水瓶很快就“出汗”是怎么回事? 。
(3)冬天,从人体的鼻孔呼出的“白气”是 而成的。
【典型例题】
1、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从而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此现象是一个 热过程。
2、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
3、夏天我们吃冰棒时,撕开冰棒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这是由于冰棒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 而形成的,据你的观察,冰棒冒的“白气”是向 (填“上”或“下”)的。
4、在在卫生间里洗过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5、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 “白气”的构成是 ( )
A.水蒸气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小冰晶和小水珠的混合
6、气温高游泳会觉得不太冷,但上岸后会觉得冷这是因为 ( )
A.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B.人刚上岸,还没有习惯岸上的环境
C.空气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D.人体热量一部分传到空气中所以人冷
7、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会凉爽,如把一只温度计放在这个吊扇下,温度计的示数将(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发生
8、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部分枝叶
C.地膜种植 D.湿衣服展开晾在向阳、通风处
9、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10、对锅加热,里面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 ( )
A. 沸腾时水不蒸发
B.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高于100℃
C. 止火后水分开始大量蒸发
D. 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100℃;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形成“白气”
11、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若从烧瓶中往外抽气,会看到水又沸腾起来,这是由于 ( )
A.气压升高,水温升高
B.气压降低,水温升高
C.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D.气压升高,水的沸点降低
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同时将水加热16min.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明应按照__________顺序进行(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的读数如图的丙所示,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
(3)图的丁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①由图象可知水表面的气压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②请根据图象分析,若小明、小红所选水的质量为m1、m2,则m1 ______ m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题例训练】
1、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
①吃冰棒解热; ②烧开水时冒“白气”;
③夏天湿衣服晾干; ④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外浸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降低了人的温度;
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赶走了人周围的热气。
3、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剧烈的汽化现象。
4、图中有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酒精,过了一会儿,则 ( )
A. 甲容器中酒精多 B. 乙容器中酒精多
C. 两容器中一样多 D. 无法判断
5、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 )
A.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 B.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
C.开水不易散热 D.水蒸气散热快
6、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7、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块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再放入病人口中,目的是 ( )
A.给小镜子消毒????? ????????????????????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D.使病人不感觉到冷
8、炎热的夏天,打开电风扇,就会感到凉爽一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风扇吹来的风是凉的
B.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水的蒸发,而汗水蒸发时要从身上吸收热量
C.电风扇吹来的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
D.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了我们周围空气的热量,所以我们感到凉爽
9、炎炎夏日,绿地中央比马路中央凉爽,其主要原因是( )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 B.马路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较弱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D.马路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10、某班级利用图甲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你认为以下哪种安装顺序更合理 ( )
A.从上到下? ??B.从下到上
(2)他们按照图甲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 ______。
(3)在撤掉酒精灯后,某同学发现水温能保持一段时间不变。那么,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
(4)在分析数据时,出现了图乙的A、B两种图象,请分析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