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9 世界地理
一、选择题
(2011·上海地理·T12~14·6分)(五)亚洲某地,位于45°E、20°N,该地所在国家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1.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该地在世界文化圈中属于
A.伊斯兰文化圈 B.南亚文化圈 C.东南亚文化圈 D.非洲文化圈
3.该地所属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是
A.茶叶 B.锡矿 C.石油 D.咖啡
【思路点拨】本题借助经纬度位置考查对世界区域地理中主要地区的判断,解答该题要抓住所给的经纬度位置,进一步判读气候、民族宗教及主要矿产等。
【精讲精析】1选C,2选A,3选C。具体分析如下:
(2011·重庆文综·T6-9·16分)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3,回答4~6题。
4.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
5.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 )
根系不发达 B. 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6.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 )
A.干流流速缓慢 B.峡谷险滩广布
C.支流短小急促 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7.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太阳辐射 B. 洋流性质
C. 距海远近 D. 地形差异
【思路点拨】本题借助赞比西河水系图,考查非洲地区的气候、地形、水系、洋流等自然地理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地形特征、海陆分布等信息,由此判断气候、植被、水系、洋流分布等特征。
【精讲精析】4选A,5选B,6选A,7选B。具体分析如下:
二、非选择题
(2011·上海地理·T37~40·20分)(十四)读乍得湖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3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同时出现。
8.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
9.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乍得湖水位随季节而变化的原因。
10.根据卫星影像示意图,说明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演变的总体趋势,并简析该趋势发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
演变趋势: 。
演变原因:
。
产生后果:
。
11.面对严峻现实,沿湖国家计划从刚果河调水补充乍得湖。说明从刚果河调水的主要理由。
【思路点拨】该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应把握的关键点是:
(1)地理位置一般要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分析。
(2)热带草原气候具有明显的干湿季,降水多少影响湖泊水位高低。
(3)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产生的后果可从对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对农业等方面综合分析。
(4)可以联系我国的南水北调,结合气候分析水源调出区的优势及距离的远近、成本等。
【精讲精析】第8题,从经纬度位置看,乍得湖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属于热带;从海陆位置看,乍得湖位于非洲大陆中部,距海远,位于四个国家之间。第9题,从气候图可以看出,乍得湖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干湿季明显,湿季降水丰富,湖水水位上升;干季降水较少,湖水水位下降。第10题,对比图3的三幅图即可看出,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的面积急剧缩小。导致其缩小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全球变暖导致蒸发加剧,加剧了荒漠化程度,会导致北部撒哈拉沙漠向南入侵,人为原因要充分结合所给材料,分析人口增加,农业发展,无序引水等方面的原因。由于湖泊面积缩小,导致湖区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减少,同时湖泊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气候干旱更加剧了荒漠化的程度,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从而影响到周围地区的农业生产,危及人类生存。第11题,选择刚果河作为水源地,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刚果河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流量大且稳定,是较好的水源地;二是相对其他河流距离相对较近,调水成本低。
【参考答案】
8.地处非洲中北部内陆,位于低纬度、热带,周边有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个国家。
9.乍得湖地处热带稀疏草原气候区,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水位上升;干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干旱少雨,水位下降。
10.演变趋势:卫星影像示意图说明,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的面积急剧缩小
演变原因:全球变暖导致干旱加剧,荒漠化趋势严重造成沙漠逐步南侵;人口增长过快,农牧业过度发展,沿湖国家缺乏统筹安排等(任答两点即可)产生后果:湖水日趋枯竭,湖区生物多样性缺失(任答一点即可)干旱程度加剧,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任答一点即可)农牧渔生产难以维系,生存条件恶化(任答一点即可)
11.刚果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巨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稳定。乍得湖距离刚果河相对较近。
(2011·重庆文综·T39(3)-(5)·20分)12.朝鲜半岛的经济发展是东北亚和平稳定的基础之一。半岛南北差异化的区域发展受到了区域地理要素的影响。图7反映了朝鲜半岛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状况,表2是图7所示区域四个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表。
表2
3~5月(占全年%) 6~9月(占全年%) 10~11月(占全年%) 12~2月(占全年%) 年均降水量(毫米)
雄基 15.8 70.5 11.0 2.7 767.8
新义州 15.9 72.9 7.9 3.3 1050.0
全州 17.9 66.9 7.5 7.7 1240.7
西归浦 29.5 52.2 8.8 9.5 1675.7
(1)图7中松林与浦项相比,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优势有哪些?(6分)
(2)浦项资源贫乏,但钢铁工业发达。根据图7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源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钢铁工业布局影响的变化。(4分)
(3)表2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根据图7,表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半岛降水的总量和时空分布主要特征。(8分)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分析题干要求,判断准确答题要点的方向;二是获取图表中的线索信息,关注图例,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归纳提炼。答题时还要注意以下要点:
(1)比较松林和浦项的地理位置和周围自然资源分布状况以及所属国家的差异;
(2)联系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3)观察表中四地的纬度位置,分析四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状况。
【精讲精析】第(1)题,结合图例,可以看出松林周围有丰富的铁矿石、煤炭等资源,靠近大同江,水资源丰富。这些资源优势都为该地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条件。第(2)题,浦项在日本海沿岸,海运便利,便于运输发展钢铁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克服了资源对发展工业的限制性。浦项所在的韩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力量雄厚,钢铁的市场需求量大,这些都促进了该地钢铁工业的发展。第(3)题,从表中可以看出,6~9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为新义州,达72.9%。根据四地的位置分析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比较表中的数据,归纳四地降水的降水总量及季节分配规律。
【参考答案】
(1)①原料(铁矿石)丰富
②燃料(煤炭)充足
③水资源丰富
(2)①资源因素的影响减弱 ②(市场、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增强
(3)新义州
降水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①大部分地区年降水总量丰富;
②降水集中在6~9月份;
③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北向南减弱(或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南向北增强);
④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增加(或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经纬度位置(45°E、20°N)
西亚的沙特阿拉伯
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属于伊斯兰文化圈
盛产石油,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输出国家
南纬10°~20°之间
高原地形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干季降水少、蒸发量大
树木叶质坚硬,树皮厚,以减小蒸发
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东西两岸热量水分不同
景观差异显著
地形起伏相对较小
无高大山脉,不存在冰雪融水,以降水补给为主
缺少峡谷险滩,干支流水流平缓,支流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