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考点点拨与精析:考点6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人教大纲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考点点拨与精析:考点6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人教大纲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4-17 19:0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6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
(2011·全国文综卷·T6~8·12分)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1~3题。
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2.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3.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
【思路点拨】试题解答,抓住以下关键词:保持列车高速运行,特别强调“高速”这一运行特点;平原地区采取高架的形式,强调“平原”地区这一运行地区;对其他客运方式造成的冲击,强调是“民航”业。
【精讲精析】1选A,2选B,3选A。第1题,地形平坦的地区,有利于列车高速运行。第2题,一般平原地区是重要的农耕区,采取高架的形式,可以较少的占用耕地;目前我国高速铁路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不可能是保护野生动物。第3题,高速铁路的运行,会对短途航空客运产生冲击,对远程航空客运影响较小。上海至杭州距离过近,没有民航班机。
二、非选择题
(2011·四川文综·T39·20分)4.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
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3)请在答题卡数码代号的横线上,回答图12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抓住因果关系,燃烧化石能源释放酸性气体,酸性气体通过大气、水影响到人体健康。
【精讲精析】燃烧煤、石油、天燃气释放的酸性气体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水汽结合形成酸雨导致河湖水酸化影响人体健康,残留在大气中的酸性气体随着呼吸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
【参考答案】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酸化,呼吸。
材料四
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图13)
(4)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材料四,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
(5)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思路点拨】由题目可以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1)亚马孙河河口口大内小,河口受信风影响大。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位于季风区,受季风影响大。
【精讲精析】第(4)题,亚马孙河河口为喇叭形,潮水随着河道变窄而被推高,位于信风区,风吹使水位抬高,亚马孙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流量大,水位高。第(5)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位于季风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冬夏季风、白天和晚上的海陆风强劲。
【参考答案】
(4)河口为三角洲(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5)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纬度低,热带气旋频繁。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海陆风。下垫面平坦,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作用小,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