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小学美术第九册《字的联想》教案
一、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联想能力。
培养学生美化字体的能力,学写变体美术字。
发掘学生的创造力,用丰富的联想装饰文字。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美化字体的能力,学会创作变体美术字。
2.教学难点:发掘学生的创造力,以丰富的联想装饰文字。
三、教学准备:
教具:范图若干,教学课件,绘画工具。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彩色纸,油泥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学习用品准备情况。
2.师生交流情感。
(二)导入新课。
1.出示象形字。 “猜猜这是什么字?你为什么这么猜?”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3.小结:“这些文字就象画一样,和现实中的物象非常的相似,因此被称为象形字。我们的祖先在发明文字的时候,受到了大自然和生活的启示,创造出了象形文字,它不同于英文的二十六个字母,是十分形象逼真地来表达文字意思的。我国出土的最早的象形文字发现于河南安阳一处名叫殷墟的地方,在哪儿出土了大量的乌龟及兽类的骨头,这些甲骨上面就刻着古人遗留的象形文字,也因此,象形字又被称为甲骨文。”如今的文字在经过几千年的演化之后,已经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
4.出示变体美术字“冰天雪地”,学生欣赏,用动作表现你看到这组字的感受并说出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5. 小结:“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一回古人,将文字进行变化,变成有趣、好玩的变体美术字,一起来学习《字的联想》。”
6.板书课题:《字的联想》。
(三)讲授新课。
1.找找你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变体美术字资料,小组间欣赏、讨论,说说你的感受。
2.讲解变体美术字的美化装饰方法。
(1)结合字意装饰。
①出示“花”字,“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尝试字体美化装饰练习。
②生生互评作业练习,师总结提出优缺点。
③出示课件“花”的多种装饰美化方法。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字?说说理由。”
④ 小结
(2)结合字型装饰。
①出示字“木”,“这是什么字?你发现字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②教师示范字型装饰法装饰“木”。
③小结
(3)夸张变形装饰。
①出示变体装饰字“高、矮,长、短”,学生对比观察。
②师示范“肥”的装饰写法。
③小结。
3.出示课件,佳作欣赏、学生优秀习作欣赏。
4.学生作业。
(1)要求:每人独立完成至少两个变体字。用绘画或多种材料工具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作业。
(2)提供文字:大、小、风、雨、雷、电、胖、瘦、高、矮、田、地、天、叶尺、草、舌……
(3)出示:《超级变变变》擂台,激发学生参与竞争。
(4)展示学生作品,简要点评。
5.课内拓展。
出示课件:课后可尝试用多种物质材料表现作品,变废为宝。为校兴趣小组设计海报,体现学以至用。(共25张PPT)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写单线字
(用铅笔轻轻地起稿)
勾双线字
(适当的夸张变形)
上色装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拓展一
选择多种工具和实物材料(如各种蔬果、
废旧材料等),表现对字的联想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 7册
拓展二
用所学的文字联想设计方法,尝试为自己
参加的兴趣小组绘制一幅宣传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