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植物的一生(第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3.5植物的一生(第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4-17 18:16:25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植物的一生
(第三课时)
工厂化育苗
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数据分析—交流和评价
如果有一个水稻的新品种,应该怎样确定育苗所需的
最适条件以获得较高的萌发率?
思考:
什么是种子的含水量?
什么是种子的萌发率?影响种子萌发率的因素有哪些?
最适宜温度与萌发率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可以通过调查其他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来确定新品种种子的适宜温度范围?一般种子萌发温度范围是10—35摄氏度,种子含水量15%--50%,你怎样来实验确定种子萌发最适宜温度和含水量?
一、提出问题:
1.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多少?
2.水稻种子萌发最适合的含水量是多少?
假定工厂在通风的条件下空气能满足种子萌发的需要,那么怎样控制温度和含水量才能找出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呢?
2、建立假设:
(1)先查阅资料和调查其他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确定实验的 、

(2)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最低含水量和
最高含水量之间设几个实验点进行实验。
(3)建立假设,你的假设 。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最高含水量和最低含水量
1.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可能是25 ℃ ?
2.水稻种子萌发最适合的含水量是50%?
三、制定计划,实验设计:
1、本实验要涉及哪些变量?
2、哪些是主要变量?哪些是次要变量?如何控制它们?
次要变量: 如种子自身的变量:空气、种子的大小、形状、饱满程度、土壤等。
主要变量:如温度、水分等
3、确定实验方案:
种子含水量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萌 发 率
(1)器材和材料
(2)实验过程
(3)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温度 100C 150C 200C 250C 300C 350C
萌发率
保持一定温度和空气的条件下:
保持一定含水量和空气的条件下:
1、当温度控制在22℃时,含有不同水分的种子生长7天后的萌发率:
种子含水量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萌发率 4% 11% 23% 42% 54% 73% 86% 81%
2、种子的含水量为75%时,在不同的温度下生长7天后的萌发率:
温度 100C 150C 200C 250C 300C 350C
萌发率 12% 18% 62% 81% 80% 48%
四、观察和实验,获得事实和证据:
如小明经过实验,获得两组实验数据。
五、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这个水稻品种最适宜的萌发温度是 ,最适的含水量是 。
25—300C
80%左右
六、交流与评价:
小明的实验设计还不够完整,如果要做得更科学、更完整,应该怎样设计?
实验变量的间隔点越小,结果越精确。
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
建立猜想和假设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检验与评价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表达与交流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万千枝条及绿叶是由什么发育而成的呢?
芽的发育
种子萌发产生的幼苗怎么会长成枝叶茂盛的植物体呢?
咏柳
芽是未发育的茎叶或花
顶芽
侧芽
长在主茎或侧枝顶端的芽
长在主茎或侧枝节上的芽
按芽的着生部位分:
顶芽的生长会使植物的茎增长;
侧芽的生长则会在植物体上形成侧枝;
顶端分生组织
叶原基
幼芽
芽轴
芽原基
芽轴伸长
幼叶


侧芽
芽的结构
你能从图上分析出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关系吗?
摘除顶芽的树形
保留顶芽的树形
1、植物茎的生长来自芽。
2、顶芽发育较快,往往会抑制侧芽发育。
3、摘除顶芽,会促使侧芽的发育,使侧枝长得快
读图
农民为增加棉花的产量,往往对棉花摘心,这样做目的是什么?
因为顶芽生长对侧芽生长有抑制作用,农民适时地去掉棉花的顶芽,会消除对侧芽的抑制,使侧芽发育成侧枝,从而在侧枝上开出更多的棉花。
使芽轴伸长
顶端分生组织
你能从图上分析出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关系吗?
摘除顶芽的树形
保留顶芽的树形
1、植物茎的生长来自芽。
2、顶芽发育较快,往往会抑制侧芽发育。
3、若摘除顶芽,就会促使侧芽的发育,使侧枝长得快。第五节植物的一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五节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芽发育的情况。
  ②知道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进行探究、讨论、举例、观看录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农业生产上的顶端优势及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
  ②教学难点: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及芽的形成
【教学准备】
教师设法录像、教具、动画等突破难点。 准备芽的种类枝条、挂图和扩充资料
【设计说明】
通过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目的:通过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研究,进一步熟悉变量控制法在工业和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二、新科教学
  (一)提出问题:有一水稻的新品种,要在工厂里育苗,如何获得它的最高萌发率?应怎样获得最适宜的条件?
  (二)分析和假设:教师提供其它种子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让学生确定实验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最低含水量和最高含水量。提出假设。
  提示:(1)注意给定的条件,空气可以满足,如何可以控制才能得到最适宜温度和含水量?
  (2)注意设置实验中的变量控制问题
  (3)首先要查找有关资料,看看水稻其它品种的萌发温度,含水量是怎样的?
  (4)找到最低、最高温度;找到最低、最高含水量。
  (5)分别给定区间内的不同点的温度,水分设计对照组,观察纪录。
 (三)实验设计:
  (四)实验数据分析:(参考课本上小明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五)交流和评价: 
  二、芽的发育
  (一)芽的种类:
  课前可准备一些枝条(杨树、柳树等)、挂图或投影片,告诉学生芽分类有许多种类,分类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
  学生讨论,经常会说到书上的分类方法,即芽分为顶芽和侧芽。
  教师扩充,如杨树等植物的芽外有些鳞片保护,这种芽叫鳞芽。没有鳞片的芽叫裸芽。按芽的生长季节可分为夏芽和冬芽,按芽的性质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等。提示:顶芽可能是叶芽也有可能是混合芽,也可能是花芽,但发育成枝条的芽应该是叶芽或混合芽。
  (二)芽的结构:
  出示挂图,观察芽的结构。
  教师可用圆白菜心,制作成“叶芽纵剖教具”,用来表示芽的各部分的结构和名称,用模型说明芽发育的过程,也可用伸缩教鞭示意芽的伸展情况。
  有条件的可放一段录像片,进一步展示芽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三)侧芽发育和顶芽发育:
  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侧芽发育与顶芽发育是否有关?
  举例说明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如向日葵、松树、杨树等)。
  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它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地方。生长素多集中在顶芽等生长旺盛的地方,并能往下运输。在含量微小时会促进植物的生长,含量稍多时就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一般情况下顶芽生长素含量少生长快,侧芽生长素含量多生长慢。但顶芽去掉后,生长素向下运输的量减少了,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解除,侧芽开始生长,便能发育成侧枝。侧枝上也有顶芽,同样的道理会抑制侧枝上的侧芽的发育,以此类推。可在黑板上画简单的图来表示,学生更易接受。
  放录像,看顶端优势和整枝摘心在农业实践和植物栽培中的利用。
  教学反思
  在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时,总有些纸上谈兵的感觉,因为城市的孩子很少建国水稻,因此研究就更不可能,在选取材料时教师可选取一些易得的材料,例如玉米、蚕豆、花生米等,更易被学生接受。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