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十九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培优练习
一、单选题
1.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以后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初,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反映出本质问题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生产力发展进行相应调整
B.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2.日本学者福武直说:“日本越是在这条道路上迅跑,就越会被世人看作经济动物而唾弃。”其意图在于
A.对日本国内经济现状表示不满
B.要求日本摆脱美国的殖民控制
C.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
D.希望国际地位与经济实力相应
3.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她说的“安全网”应指
A.社会保障体系
B.强化国防保障
C.发展粮食生产
D.劳动安全保护法
4.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60年代进入经济增长“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
B.各国经济调整和改革
C.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和平环境
D.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在因素突出表现在
A.西方国家掀起采购日本物资热
B.美国对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
C.日本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D.朝鲜战争爆发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
6.下表是1951-1980年,世界上四个主要经济体的GNP(单位:10亿美元。GNP是国民生产毛额的简称,系指:一年中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统计。从这段期间世界经济发展的情势判断,甲国最可能是(
)
国家
年份
美国
甲国
乙国
丙国
1951
328.4
14.2
35.1
41.4
1960
503.8
39.1
60.0
71.9
1970
992.7
203.1
145.5
124.0
1980
2633.1
1040.1
657.1
525.5
A.日本
B.中国
C.英国
D.法国
7.《全国工业复兴法》亦译作“全国产业复兴法”,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因为该法
A.借鉴苏联经验,实行计划经济
B.实行“以工代赈”,扩大就业机会
C.依靠国家干预,缓和劳资矛盾
D.稳定金融秩序,重建银行信誉
8.历史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下列图片反映出共同的经济特征是( )
A.国有企业主导国家经济发展
B.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
C.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D.能源与交通业全由国家经营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模仿”苏联的典型表现有
A.企业的全部国有化
B.努力建设福利国家
C.制定“经济计划”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0.日本某学者说道:“(二战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
业进行高积累。最优先的是发展经……即一切为GDP.”这表明日本
A.政府掌握着经济政策决策权
B.成为明确实行经济发展计划的国家
C.构建起混合市场经济的模式
D.国家垄断了企业所有的经营自主权
11.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提出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调节经济,反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美国最有可能践行这一理论的时期是
A.二战后到50年代初
B.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进入“滞胀”时期。下列对“滞胀”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产发展滞缓,通货膨胀严重
B.生产停止发展,通货膨胀不断发展
C.生产的停滞导致通货膨胀不断发展
D.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造成了生产停滞
13.优越的社会制度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腐朽的社会制度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
A.西方各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改变
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和平过渡
14.1965~1970年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增长了11.6%,1970~1975年间增长了15.3%,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也从60年代的20%上升到了70年代的30%。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知(
)
A.政府干预经济未惠及所有国民
B.高福利会增加经济发展的包袱
C.国有化是实施福利政策的前提
D.福利政策拉动了西欧经济增长
15.马克思说:“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下列各项中,能与马克思这一观点相印证的是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第三产业的兴起
C.“福利国家”的建立
D.“新经济”的出现
16.19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1946年政府将800家公司收归国有,并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这些举措表明英国
A.强化了对经济的自由放任
B.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
C.加强了对经济的政府干预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17.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面临经济危机、越战以及美苏争霸不利局面等状况,但社会秩序仍保持相对的稳定。从政策方面看,主要有利因素可能是
A.实施“福利国家”政策
B.自由放任体制激发潜力
C.知识经济的全面确立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二、材料分析题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国家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材料二
二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为稳定政治和经济,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国内运输业、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等国有化。至1951年,国有化工矿企业约占全国总数的20%,约有200万人在其中就业。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两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各采取了什么策略?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二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用自身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1849年,贸易垄断的标志、实施了近两个世纪的《航海条例》被废除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英国》
(1)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航海条例》颁布的宗旨,分析英国废除《航海条例》并实行自由贸易的原因。英国是如何在中国实现自由贸易政策的?
材料二
美国许多商业和政治领导人则公开宣称:由于美国拥有“新经济”,而其它国家没有,因此美国无可争议地成为全球老大,其它国家必须采用美国的价值观念,如果要与美国平起平坐,则必须效仿美国的制度。
——摘编自保罗克鲁格曼《自负的美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在“新经济”时代,美国通过哪些措施来获取“全球老大”的地位?
材料三
到1979年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得越来越好,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进入世界市场,在其中扬长避短,获得利益……麦迪森运用PPP方法计算,1995年中国的GDP在世界的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5%上升到11%,因此,早在1995年,中国GDP就已经超过日本和前苏联地区,仅次于欧洲和美国。
——刘东等《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
(3)根据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1978年到1995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0.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19世纪八十年代俾斯麦执政时期的德国。当时的德国,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一触即发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俾斯麦被迫转向了软化工人与调和阶级对立的政策。在德皇威廉一世的支持下,帝国议会通过了法令,先后于1880年、1884年和1889年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和《老年保险法》三项法案。其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陆续予以仿效。而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全面建立和发展是在美国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时期。这与本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及凯恩斯福利国家理论的诞生是分不开的。
——王梅《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即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国家”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欧洲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变化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改革的启示。
参考答案
1.A2.D3.A4.B5.C6.A7.C8.C9.C10.A11.D12.A13.B14.B15.C16.C17.A
18.(1)美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2)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干预。
19.(1)宗旨:打击荷兰的航海、殖民势力,维护英国的海上贸易和殖民利益。
原因: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要求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英国已掌握经济霸权,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最强的竞争力;亚当斯密等人提出自由主义学说(或答“自由贸易政策”)。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达到其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
(2)措施;A、以军事实力为依托,先后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B、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推广其制度和价值观念;
C、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谋取世界经济主导权;
D、注重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3)原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国际地位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若答重视科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代企业制度等只要言之有理。)
20.(1)因素:工业革命后贫富差距扩大,工人运动高涨;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罗斯福新政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凯恩斯福利国家理论的影响。
(2)问题: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生产积极性降低(培养了懒汉),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3)启示:必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稳定社会秩序,促使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在完善社会保障过程中,国家不应大包大揽,应建立国家与个人共同的责任和风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