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品表面的周长》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但还没有真正体会图形周长的实际含义。要让学生理解周长就是“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则是一个较难的过程,需要适当让学生结合实际例子,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 
2、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会测量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一周和什么是封闭图形,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具】多媒体课件、线、直尺等。 
【学具】直尺、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一周。 
1、从“一圈”抽象到“一周”。 
 师:孩子们,你们看过《熊出没》吗? 
 生:看过。 
 师:最近,森林正在举行雪岭运动会呢,光头强做了这次运动会的裁判员,为了让小动物们在这次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光头强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每天围着操场跑一圈,我们先去看看熊二是怎么跑的。 
课件动画演示熊二跑步的情景。 
 师:熊二跑对了吗? 
 生:不对,他偷懒跑到里面去了。 
 师:怎样才对呢? 
 生:应该沿着最外面的线跑。 
 师:最外面的这条线就是操场的边线。 
 师:光头强看见了偷懒的熊二,生气极了,狠狠地批评了它一顿,其它小动物都不敢再偷懒了。下面我们看看吉吉国王是怎么跑的。 
课件演示吉吉跑步的情景。 
 师:吉吉跑完操场的一圈了吗? 
 生:没有,它只是沿着操场的边线跑了一半,可是它已经跑不动了。 
 师:这时光头强跑过来跟它说:“吉吉,你得加强锻炼啊!请你看看熊大是怎么跑的。” 
课件演示熊大跑步的情景。 
 师:你看见了什么? 
 生:他沿着操场的边线跑完了一圈。 
 师:像熊大这样沿着操场的边线跑了一圈也就是这个操场的一周。(板书:一周)那,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操场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周长”。(板书课题) 
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描一描,说一说。 
呈现实物: 
师:孩子们,请观察这几个物体,它们的表面有周长吗? 
生:有。 
师:请打开书本页,用彩色笔把这四个物体表面的周长描出来。 
学生描画,老师巡查,并给以帮助。 
师:(请学生上台演示)你最喜欢哪个物体?说一说你是怎么描的,好吗? 
(生若说喜欢钟,生指着一点)师:哦,你从起点出发,接着呢?(生接着描)师:沿着钟面的边线描一周,最后回到了(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钟面的周长。(尽量让生说) 
师:刚才那位孩子是从这点开始描的,我从这点开始描,可以吗? 
生:可以。 
师:请你们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试一试。(从起点出发,沿着钟面的边线描一周,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也是钟面的周长。)(师又指着另外一点)从这点出发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就是说,从任意一点出发,沿着边线描一周,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钟面的周长了。 
师:孩子们既会描,又会说了,真厉害。 
(师拿走钟面,留下钟面的边线)师:孩子们,你们描的跟老师的相同吗?相同的请举手。真聪明。 
师:喜欢描三角尺的孩子在哪里?(师做举手的动作)请你上来演示。 
师:现在老师想换一种方式,你指挥,老师描。好,开始。 
生:从起点出发,沿着三角尺的边线描一周,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是三角尺的周长。 
师:你指挥得真好。 
(师拿走三角尺,留下三角尺的边线)师:老师拿走三角尺,剩下的是一个(三角形)。你们也是这样描的吗? 
生:是的。 
师:你们真棒。 
师:请看这片叶子,(拿走叶子)跟老师描的一样的请举手。你们真厉害。 
师:那数学书又是怎样描的呢?跟老师相同的请举手。 
2、得出周长的概念。 
师:这些首尾相连的图形叫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板书) 
师:你认为哪些词语最重要呢?(封闭、一周、长度) 
(生说出一周)师:还有吗?还有其它意见吗?你认为呢?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 
3、判断封闭图形。 
Ppt出示书本84页的图形。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些是封闭图形?是的请用 √表示,不是的请用×手势表示。准备好了吗?(手指第一个图形)好,开始。厉害。 
师:第二个呢? 
师:这个呢? 
师:第四个图形呢? 
生:不是。 
师:为什么呢? 
生:它有缺口。 
师:哦,像这种首尾不相连的图形,叫不封闭图形。 
师:最后一个呢? 
4、测量三角形的周长。 
师:孩子们,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呢? 
(师拿起尺子)生:用尺子量。 
师:量完之后呢? 
生:再把量的长度加起来。 
师:为什么要加起来呢? 
(生不会说师说)生:加起来才是总长度,就是周长。 
师:老师经过测量,得出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ppt出示),那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你会算吗? 
生1:5+5+6=16(厘米)。 
师:对。 
生2:5×2+6=16(厘米)。 
师:这种方法更简便。 
5、测量圆和树叶的周长。 
①测量叶子的周长。 
(师指着叶子)师:老师想知道叶子的周长,我用尺子这样量,可以吗?(师动作比划) 
生:不行,圆的线是弯的,尺子是直的。 
师:有什么办法呢?请同位交流,待会汇报。 
(生在下面说:用软尺围一圈或用绳子围一圈。) 
师:有结果了吗?请你汇报一下。 
(如果生直接说用绳子绕一圈)师:好办法。请看屏幕。(播放ppt) 
(如果生说用软尺)生:用软尺量。 
师:好办法。如果我们没有软尺,只有绳子,该怎么办呢? 
生:用绳子绕一圈,再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 
师:你说得真好。请看屏幕。(播放ppt) 
②测量钟面的周长。 
师:现在老师又想知道钟面的周长,有什么好办法呢? 
(如果生说用软尺)生:用软尺量。 
师:好办法。还有其它办法吗? 
生:用绳子绕一圈,再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 
师:你说得真好。请你来示范一下。 
生示范。 
师:接着呢? 
生: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 
师:绳子的长度是? 
生:73厘米。 
师:73厘米就是这个钟面的周长。 
师:老师还有一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想知道吗? 
生:想。 
师:请看。这是滚的方法。 
师:孩子们真是太了不起了!我们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周长,还研究出了用多种方法测量不同图形的周长。 
三、拓展延伸,运用周长 
师:下面,我们进入智力大比拼环节,有信心顺利通关吗? 
1、先分组量一量,再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书本做一做) 
师:请翻开书本,先量一量,再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师:先看这个四边形,这条边是?这呢?这条呢?这呢? 
师:四边形的周长:1+2+2+1=6(厘米)。 
师:请看三角形,你量了几条边? 
生:三条边。 
师:请你汇报。 
生汇报。 
师:周长呢? 
生:3+3+1=7(厘米) 
师:继续看,那平行四边形要量几条边? 
生:四条边。 
师:说说你量的长度? 
生汇报,师出示每条边的长度。 
师:刚才有的孩子量的特别快!有什么好办法? 
生:我只量了两条边。 
师:四条边只量两条边就行吗?为什么? 
生: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 
师:你真聪明,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真不简单!跟老师做法相同的请举手。 
师小结:看来,求三角形的周长,就是把三条边的长度合起来,四边形的周长就是把四条边的长度合起来。那五边形呢? 
生:把五条边的长度合起来。 
师:理解得真好。不管有几条边,所有边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 
师:自从光头强做裁判以来,他每天早上她都绕着公园边走一圈。孩子们,想一想,光头强是怎么走的呢?请你上来指一指。 
(生指错)师:他有没有绕着公园边走一圈? 
(生指对)师:哦,对,他绕着公园边走了一圈。一圈是多少米呢?请在课堂本上算一算吧。 
生做题,师巡查。生汇报。 
师: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20+80+180+100+150=530(米) 
师:列式后,还要(答)。跟老师做得相同的请举手。你们真聪明。 
3、提升练习 
师: 熊大和熊二早上起来练习跑步,锻炼身体,熊大绕着红色区域跑一圈,熊二绕着紫色区域跑一圈,熊二很不服气,觉得自己跑的太长了,你觉得呢?同位讨论。 
师:有结论了吗? 
4、他们的周长一样吗? 
让学生自由回答。 
五、总结归纳,畅谈感受 
师:孩子们,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生:知道了什么是周长。 
师:关于周长,我们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咱们以后再一起来学习。 
【课后作业】把今天所学的内容跟家长进行交流:说一说什么是周长,该怎么求周围物品的周长。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