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30 20:0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例1是整十数乘一位数,例题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3个20是60。连加的算法体现 了算法的多样化,最后通过对2个十乘3得6个十的思考,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想口诀来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乘法。例2则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通过例1的学习进行类推,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两位数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两位数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难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法学法 讨论法  总结推理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引入
1.口算(见课件)
2.填空
6+6+6+6=()×()=()  3+3+3+3+3+3=()×()=()
4×5=4+()+()+()+()=()  
7×2=()+()=()
3.每盒2个鸡蛋,3盒一共多少个?(见课件图)
4.多媒体课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看,在这样一个大森林里好热闹啊,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着做什么呢?
教师:这个大森林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生活中遇到过吗?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吗?
教师:这节课就用我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 1.学生填空后,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并总结出“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结论。
2.学生说出生活中也遇到过这样的事,例如我们买玩具的时候、买菜的时候,都要遇到这样的问题。
3.学生用连加的方法可以解决,也可以根据前面学习的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但计算不出结果
个体自学 自学提示:
1.从例1中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列式?
学习例2的方法同上。 1.抽生说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自己列式,教师巡视指导。
同伴助学 1.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2.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吗?能不能通过小组合作知道20×3的积是多少?并说说计算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展示评学 抽生汇报交流计算方法
2.教师小结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题都可以用口诀二三得六来算,不同的是,两道题的计数单位不一样,所以结果就不一样,2个一乘3得6个一,2个十乘3得6个十。
3.及时练习:
(1)试一试:见课本p9
(2)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对比这两道题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1题左图,第3题第一横排的题目。 1.因为20+20+20=60,所以:20×3=60。
2.因为:2个一×3=6个一,所以:2个十×3=6个十。也就是20×3=60。
4.课堂活动1重点对比这两道题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5.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提升延学 1.想一想“三五十五”,你能计算哪些乘法?
2.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怎样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还有哪些你没有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0×3=60
想:2个一乘3得6个一,2个十乘3得6个十,
6个十是60,所以20×3=60。
13×2=26
想:2×3=6
10×2=20
20+6=26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例1是整十数乘一位数,例题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3个20是60。连加的算法体现 了算法的多样化,最后通过对2个十乘3得6个十的思考,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想口诀来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乘法。例2则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通过例1的学习进行类推,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两位数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两位数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难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法学法 讨论法  总结推理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引入
1.口算(见课件)
2.填空
6+6+6+6=()×()=()  3+3+3+3+3+3=()×()=()
4×5=4+()+()+()+()=()  
7×2=()+()=()
3.每盒2个鸡蛋,3盒一共多少个?(见课件图)
4.多媒体课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看,在这样一个大森林里好热闹啊,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着做什么呢?
教师:这个大森林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生活中遇到过吗?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吗?
教师:这节课就用我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 1.学生填空后,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并总结出“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结论。
2.学生说出生活中也遇到过这样的事,例如我们买玩具的时候、买菜的时候,都要遇到这样的问题。
3.学生用连加的方法可以解决,也可以根据前面学习的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但计算不出结果
个体自学 自学提示:
1.从例1中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列式?
学习例2的方法同上。 1.抽生说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自己列式,教师巡视指导。
同伴助学 1.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2.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吗?能不能通过小组合作知道20×3的积是多少?并说说计算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展示评学 抽生汇报交流计算方法
2.教师小结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题都可以用口诀二三得六来算,不同的是,两道题的计数单位不一样,所以结果就不一样,2个一乘3得6个一,2个十乘3得6个十。
3.及时练习:
(1)试一试:见课本p9
(2)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对比这两道题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1题左图,第3题第一横排的题目。 1.因为20+20+20=60,所以:20×3=60。
2.因为:2个一×3=6个一,所以:2个十×3=6个十。也就是20×3=60。
4.课堂活动1重点对比这两道题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5.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提升延学 1.想一想“三五十五”,你能计算哪些乘法?
2.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怎样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还有哪些你没有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20×3=60
想:2个一乘3得6个一,2个十乘3得6个十,
6个十是60,所以20×3=60。
13×2=26
想:2×3=6
10×2=20
20+6=26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两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一)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例3的问题是估算8棵树大约能摘多少千克梨。这个问题都带有明确的估算要求,这是因为每棵树上摘的梨只能大致相等,不能完全相等,所以这里精确计算的意义不大,最好采用估算。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并掌握两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2.应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法学法 观察法  讨论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1.检查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学习情况;
2.逐一出示下面各数,43 38 98 52 91 32 48 59
3.课件展示主题图:一户农户住房前有8棵梨树,爸爸刚摘完其中一棵树上的梨,用秤称了称说:“这棵树摘了91kg梨。”妈妈问:“那么8棵树能摘多少千克梨呢?”
4.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乘法的估算。(板书课题:两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1.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40×9= 60×5= 6×30= 80×5= 50×7= 30×7= 9×80=并选择一个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说出最接近它的整十数、整百数。
3. 看主题图说说怎样理解“大约”,求大约是多少用用什么方法?
个体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
1.怎样求这8棵树大约能摘多少千克梨呢?请列出算式
2.你把哪个因数看作整十数呢?看作整十数后又怎样估算?

根据自学提示估算91×8

同伴助学 出示讨论要求:
1.交流估算方法,比一比哪种算法更接近实际产量,为什么?
2.小结梳理一下估算方法 1.根据提示,交流估算方法:(1)把91看作100, 100×8=800(kg);(2)把91看作90, 90×8=720(kg);
2.小结估算方法:把一个因数两位数看作整十数,再根据前面所学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算出估算结果。
展示评学 1.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板书91×8的估算方法
2.引导学生归纳出:乘法估算时,先找出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因数的近似数,然后用口算求出这些近似数的积。
3.引导全班学生口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4.问:还能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5.布置练习任务:(1)P11课堂活动第3、4题;(2)P12练习二第6-9题。
1.交流91×8的估算方法
2.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小结估算方法
4..想想还能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5.根据提示完成练习作业。
提升延学 1.引导学生总结今天这堂课的收获
2. 出示提升练习:
1.总结本堂课的收获
2.估一估,哪些算式的积是三位数。
3.说说估一估的选择理由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一)
例3: 91×8≈720(㎏)
90
答:这8棵树上大约能摘720㎏梨。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例1是积的每一位都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例题直观形象的材料,通过一盒一盒的与一个一个的茶杯与计数单位1个十和1个一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在计算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对话框提示孩子把估算和笔算结合起来。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发现问题、说算理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主动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法学法 讲解法  讨论法  合作交流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导入
口答。
3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教师出示口算题
3.教师:这些算式同学们会算吗?把你会算的算式计算出来?遇到了什么问题?
师:12×4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这种计算我们以前还没有学过,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要求学生开火车
口算出结果,抽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2.口算2×4= 6×7= 30×4= 500×3= 12×4=,生质疑12×4不会计算。
个体自学 自学提示:
1.从例1中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求一共有多少个茶杯,该怎样列式?为什么?
3.估算一共有多少个杯子?并说明理由。 1.抽生说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自己列式,老师巡视指导。
3.说说怎样估算的。
同伴助学
1.怎样计算12×4的结果呢?
2.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又怎么书写呢? 小组合作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展示评学 抽生汇报交流口算方法
2.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1 2
× 4
4 8 先用4乘两位数个位上的2得8,积个位上写8。
再用4乘两位数十位上的1得4,积十位上写4。
师生一起口述计算过程:用4乘个位上的“2”得8,表示8个一,在积的个位上写8,再用4乘十位上的“1”得4,表示4个十,在积的十位上写4。(强调积“4”写的位置及表示的意思)
3.及时练习:试一试课本P20
4.小结算法: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在写积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5.巩固练习:见课件练习
1.先算2×4=8,再算10×4=40,最后算40+8=48。
2.写竖式时要把一个因数的个位和另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3.用4乘个位上的“8”,表示8个一,在积的个位上写8,注意与个位上的2和4对齐。
用4乘十位上的“1”得40,在积的十位上写4。
5.独立完成,抽生板演。并说说计算方法。
提升延学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 1 □ 2
× □ × □
□ 4 3 6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结合笔算方法来解决。
板书设计 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例1:12×4=48(个)
1 2
× 4
4 8 先用4乘两位数个位上的2得8个一,积个位上写8。
再用4乘两位数十位上的1得4个十,积十位上写4。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例2是乘积个位上的数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的乘法。让学生探讨积满十如何进位的问题,从中归纳出“从个位,乘积满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法则。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法学法 观察法 讨论法、 合作交流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复习旧知
口算。(见课件)
笔算。
21×4= 23×3= 34×2=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1.要求学生开火车比赛。
2.笔算全班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抽生说一说笔算过程。
个体自学 自学提示:
1.从例2中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求一共有多少个茶杯,该怎样列式?为什么?
3.估算一共有多少个杯子?并说明理由。 1.抽生说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自己列式,教师巡视指导。
同伴助学 1.怎样计算27×3的结果呢?比一比谁的计算方法多。
2.比较、归纳上节课和这节课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有什么异同? 小组合作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展示评学 1.抽生汇报交流口算方法
2.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3乘两位数个位上的7得21,向十位进2,在积的个位上写1;3乘两位数十位上的2得6,加上进位的2得8,表示8个十,在积的十位上写8。
3.小结算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个位上的积满几十,要向十位进几。
3.及时练习:试一试课本P20
4.巩固练习:
(1)见课件练习。
(2)指导完成课堂活动1、2、3题。
(3)完成练习四1-3题。
1.口算:先算3×7=21,再算20×3=60,最后算60+21=81。
2.抽生说竖式的写法,两个因数的相同数位对齐。
3.全班回忆上节课的算法: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4.抽生说笔算方法,师板书过程。
4.相同点: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
不同点:上节课是没有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这节课新学的有进位的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5.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用课件集体订正,最后同桌讨论每一组3道题有什么联系。
(3)第3题:学生观察计算后回答错因,强调:“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提升延学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 3 □ 2
× □ × 3
9 2 3
1.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交流的收获和掌握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
例2:27×3=81(个)
2 7
×2 3
8 1 3乘个位的7得21,向十位进2,在积个位上写1。

3乘十位上的2得6,加上进位的2,得8,表示8个十,在积的十位上写8。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进位)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例3是运用所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要注意的是,小孩的对话框“每辆车准载35人”也是题中的一个重要条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用哟生的应用意识。
重、难点 能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法学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1.课件出示:口算、估算、笔算题,引导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2.揭示并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用所学的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引导学生关注“最多”的含义,是既不能超载又不能不坐满。也就是说,每辆车的准载乘客就是这辆车最多的载客量。。 1.口算7×9,30×8, 90×7 , 600×5, 70×9, 30×7, 6×60, 2.先估算再笔算34×9 22×4 25×3 91×5
选择性的说说计算方法
3.读取例3中的数学信息。

个体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1)选择恰当的方法计算;
(2)想想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2.关注学生,针对差生个别指导。 1.独立计算35×9
2.想一想,计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展示评学 1.根据学生回答交流计算35×9的情况板书:
2.根据学生交流解决问题所用的方法,作必要补充:由于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并且要进位,多数学生用口算计算有一定困难;这道题又要求要准确地算出最多载客多少人,因此用估算来计算不恰当。所以要选择笔算来计算。
3.组织学生完成P25练习四第8题:买玩具
(1)指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式为:买6辆小汽车需要的钱是(57×6)元;买2辆小火车需要的钱是(89×2)元。
(2)指导学生估算出结果:57×6≈360(元),89×2≈180(元)。
(3)指导学生笔算
(4)指导学生说出在估计自己带的钱够不够买这些玩具时就要选择估算,而具体到收银台付钱时就要选择笔算。
4.布置课堂练习作业:来练习四第4、5、6、7题 1.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计算方法;
2.口述笔算35×9的方法
3.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时一定记得加上下一位进来的几哟。
4. 完成P25练习四第8题:买玩具
(1)列式
(2)估算
(3)笔算出结果,要求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并且把笔算结果与估算结果比较一下,看两个结果相差多少。
5.先独立完成练习四第4、5、6、7题,再集体订正答案。
提升延学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四思考题
补充:89×9还表示9个89,我们也可以把9个89看成10个89减1个89即10×89-89来计算。…… 1.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完成连练习四的思考题:89×9表示的意思是89个9,我们可以把89个9看成90个9减1个9即90×9-9来计算;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
例3: 35×9=315(人)
3 5
× 4 9
3 1 5 9乘个位的5得45,在积个位上写5。

9乘十位上的3得27,加上进上来的4得31,向百位进3,在积的十位上写1。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例1是整百数乘一位数,例题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4个300是1200。但在计算方法中,省去了连加这种思路,直接思考3个百乘4得12个百,用这种方式强调计数单位在计算整百数乘一位数时的作用,同时也表明对学生的要求逐步提高。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整百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难点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法学法 比较分析法  总结推理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引入
1.听算。
70×4=  20×3=   80×4=  5×20=  7×40= 60×5=  3×90=  4×40=  6×70=  30×4=
教师:这节课就用我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继续学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 要求学生开火车口算出结果,并说一说怎样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个体自学 自学提示:
1.从例1中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可以怎样列式?
1.抽生说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自己列式,教师巡视指导。
同伴助学 1.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2.根据你们前面掌握的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300×4呢?
小组合作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展示评学 抽生汇报交流计算方法
2.教师小结计算方法:整百数和一位数相乘,口算时,我们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然后乘一位数。即先用整百数最高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然后看整百数末尾有两个0,就在乘得的积后面补上两个0。
3.及时练习:
(1)试一试:见课本P9
(2)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对比这两道题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2题右图及填空第2题,第3题第二、三横排的题目。
1.300×4可以用300+300+300+300=1 200来算出结果,也就是通过连加算式知道300×4=1 200。
2.学生说出可以借助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来推想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如借助30×4的口算方法来推想300×4的口算方法。
4.课堂活动2重点对比这两道题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5.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提升延学 1.填空:2400=( )×( )=( )×( )
2.巧算:205+180+220+195=
3.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怎样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还有哪些你没有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解决。
1.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交流的收获和掌握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30×4=120
300×4=1200
想:3个百乘4得12个百,就是1200.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例2也是要用估算解决的问题,孩子们可以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迁移类推过来。
学习目标 1.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在学习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初步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重、难点 能应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法学法 讲解法 总结归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复习题
2.以前我学会了怎样估算两乘一位数,那三位数乘一位数又该如何估算呢?(板书课题)
1.写出最接近下面各数的整十数、整百数。69 199 203 801 496 72 403 39 702 799
2.估算下列各题。
497×6≈ 71×9≈ 58×5≈ 699×3≈
7×696≈ 7×93≈ 598×5≈ 9×31≈
3.填空。三年级六班有学生( )人,大约是( )人,如果每天老师为每个学生批改9道题,一天要批改( )道题。
20+20+20+20+20=( )×( )=( )
400+400+400+400+400+400=( )×( )=( )
个体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读例题,找到给出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怎样估算296×3? 1.根据提示学习例2,知道把表中数据一一加起来不能实现“很快”的计算要求,因此根据表中数据的近似数来进行计算。
同伴助学 出示助学要求:
1.交流怎样快速地计算出小东3分钟大约跑了多少米?
2.你是怎样估算的,为什么要这样估算?
1.交流怎样快速计算的方法。
2.把296看作300,300×3=900,所以小东3分钟大约能跑900米。
展示评学 1.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板书估算方法
2.引导学生理解把每分钟跑的米数估成整百数。在计算出结果。
3.出示“试一试”:小兰呢?
4.肯定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议一议怎样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5.布置练习任务:完成练习四的相应习题。 1.交流理解估算方法;
2.估计本年级学生人数,说说估算方法;
3.交流:把204看作200,再计算。
4.议一议:怎样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5.完成作业,及时巩固练习,掌握估算方法。
提升延学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出示拓展练习:帮小笨笨算账
游乐园的成人票107元/人,
儿童票69元/人
(1)小笨笨与4个同学一起去游乐园,买票大约要用多少元?
(2)小笨笨和哥哥、姐姐、爸爸、妈妈一起去大约要花多少元?
3.比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异同。 1.总结今天这节的收获
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灵活运用;二、都是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成接近它的整十整百数来进行估算;三、本来就是乘法的就直接按照以上的方法来估算;是求几个同时接近某个整十或整百数的数的和时,要先找出它们都同时接近哪个整十、整百数,再用乘法来估算。
2.帮小笨笨算账。
3.比较估算的异同。

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例2: 296×3≈900(米)
204×3≈600(米)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练习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在计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的数来算。结合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强化学生掌握估算方法是有必要加强练习的。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正确应用估算的方法。
2.结合实际生活进一步体验估算的合理性,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3.渗透环保教育。
重、难点 提高估算能力,正确应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法学法 分析法  讨论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直接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这节课我们一我们来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练习。
板书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练习。 明确本节课任务: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练习。

自主练习
课件出示:基础练习
根据课件完成相应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大约多少克?
2.估算下面各题。
29×3≈ 502×4≈ 91×5≈ 298×3≈
39×5≈ 303×7≈
3.列式计算。
4个39大约是多少?
89的5倍约是多少?
4.解决问题:
李老师要买7本字典,每本54元,李老师大约要会多少元?
同伴助学
让学生分组交流回顾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说说是怎样进行估算的?回忆一下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学生回答之后,课件出示:两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就是把两、三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数,再乘一位数。
展示评学 1.第7题
(1)抽生理解 “每月丢弃的这2种废品数都差不多”,教师强调意思是可以用4月份丢弃废品数量去估算。
(2)结合第2小题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充分发表建议。
2.第8题:指名说出题意。
3.第9题:让学生先口述条件和问题,再独立解答。
4.第10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独立完成,同时渗透珍惜时间教育。
完成课堂练习P17、18
1.独立解答第7题第1小题,同桌互相说一说估算的思考过程。
2.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分步列出算式估算。
3. 学生先口述条件和问题,再独立解答
4. 联系自己的实际独立完成第10题再交流。
提升延学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引导完成思考题。
如果学生不能回答,要引导学生先把海鸟图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1份海鸟数,再估算出所有海鸟数。 1.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想想怎样才能估计图中有多少只海鸥 ?先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交流,再操作。
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练习
7. 饮料瓶: 32×6≈180(个)
塑料袋: 89×6≈540(个)
答:小军家6个月大约丢弃180个饮料瓶和540个塑料袋。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例1是积的每一位都不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情境图只呈现生活中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教学时要关注对“往返两次”就是单项走4次的理解。主要借助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类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 1.在学生已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法学法 对比分析法  总结归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1.引导学生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直接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3.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往返两次”表示单项走四次。 1.笔算。
28×4= 16×7= 29×4= 43×2= 12×4=
2.通过“从座位到讲台”模拟演示理解“往返两次”。
个体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根据所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类推尝试计算212×4;
2.若又困难的同学可以参考教材P26例1.
3.想一想,准备向同伴口述计算过程。
根据提示完成计算,尽可能用两种方法算。

同伴助学
巡视小组学习情况并参与小组交流,给予辅助。 1.分组交流怎样计算212×4的过程;
2.讨论:怎样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比较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异同。
展示评学 1.根据学生来讲解怎样计算212×4,板书并梳理计算方法。
①口算:先算2×4=8,再算10×4=40,然后算200×4=800,最后算800+40+8=848。
②用竖式计算 2 1 2
× 4
4 8
2.引导学生说出算法: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先用4乘三位数个位上的2,得到8个1,因此把8写到积的个位上;然后用4乘三位数十位上的1,得到4个十,所以把4写到积的十位上;最后用4乘三位数百位上的2,得到8个百,就把8写在积的百位上。
3.出示及时训练题,抽生汇报243×2的计算过程,全班一起口述132×3的计算过程。
4.引导学生小结梳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5.布置课作:P27课堂活动上面一排和P28练习五第1题。 1.全班交流212×4的计算方法
2.用掌握的方法及时练习:243×2,414×2,132×3,完成后汇报243×2的计算过程,全班一起口述132×3的计算过程。
3.小结梳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个位相乘的积写在积的个位上,十位相乘的积写在积的十位上,百位相乘的积写在积的百位上。
4.先独立完成P27课堂活动上面一排和P28练习五第1题,再集体检查订正。

提升延学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课件出示练习拓展题: 列式计算
(1)4个212相加,和是多少?
(2)甲数是312,乙数是甲数3倍,乙数是多少? 1.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列式计算,并口述说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例1: 往返两次 单向走4次

212×4=848(米)
2 1 2
× 4
8 4 8

表 表 表
示 示 示
8 4 8
个 个 个
百 十 一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笔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例2是乘积个位、十位和百位上的数都满十,要向前一位进几的乘法在计算方法上相对开放些。还是用“计算时应该直一些什么”的对话框提示学生要关注连续进位的问题,还通过竖式展示连续进位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地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
2.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笔算方法,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3.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 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笔算方法,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法学法 演示、练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1.引导学生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2.揭示并课题
3.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 1.笔算29×4、17×8、213×2、322×3
2.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3.看图获取相关数学信息?
个体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1)老师想买3个微波炉要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2)根据前面所学知尝试计算;
(3)计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参考教材P26例2,找到计算方法。
2.监督学生独立计算,针对差生个别指导。 1.根据提示完成笔算758×3;
2.想一想,准备向同伴叙述计算过程。

同伴助学 1.出示分组讨论要点:
(1)比较今天的计算和前面所学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议一议怎样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计算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2.巡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弱势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得出结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数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准备选举代表向全班交流;
展示评学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演计算过程:
7 5 8
×1 2 3
2 2 7 4
重点引导:积的十位上的7是怎么算来的?百位上的2又是怎么算的?强调: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要记住加上进上来的几。
2.根据例2图,让学生分组提问并解决:[买——(10个内)——要多少钱?]
3.用实物投影仪评讲。
4.布置及时训练题:P27课堂活动下面一排和P28练习五第2、3、4、5题。 1.交流758×3的计算过程;
2.交流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方法。
3.每小组按要求提出问题并解决。
4.先独立完成及时训练,再集体订正。
提升延学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梳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课件出示拓展题:下面题中的汉字各表示什么数,才能使算式成立?
真 好 玩 4
× 3
真 好 玩
真 = ( )
好 = ( )
玩 = ( ) 1.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思考完成拓展题,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
例2: 758×3=2274(元)
7 5 8
× 1 2 3
2 2 7 4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例1和例2是在学生已经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基础上,具体讨论中间有0的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不同的是,例1是积的每一位都不进位的乘法,而例2是个位相乘的积要进位。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0乘任何数都得0的道理,能应用这一知识正确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
2.正确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 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法学法 讲解法  讨论法  合作交流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引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0+6= 8-0=
10+0= 0+250= 25-0= 100-0=
学生计算后教师追问:“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从上面的计算中我们知道0和任何数相加得任何数,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那么0和一个数相乘,结果又会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教学:
1.鱼缸有几条鱼?用什么表示吗?现在两个鱼缸里一共有几条鱼? 应该怎么列式呢?
2.如果列成乘法,该怎么列式?3个、4个、5个。。。。。。鱼缸该怎么列式?结果等于多少呢? 抽生口算。
2.学生发现规律:
(1)每道算式都有0。
(2)任何数加、减0都得原来的那个数。
3.观察鱼缸图,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个体自学 例1自学提示:
从图中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要
求的数学问题是什么?
2.应该怎么列式呢? 1.独立解决问题
2.想一想,计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例2自学提示:
1.学生自己试着计算例2这两道题。积十位上写几?为什么?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计算过程发现两道的不同之处。即积要进位的问题。
同伴助学 1.怎么计算203×3的结果呢?说说自己的算法。
2.小组讨论这两道题不同的地方? 1.分组交流怎样计算203×3的过程;
2.讨论: 在计算过程发现在计算401×2和406×7的不同之处。即积要进位的问题。
展示评学 根据学生汇报交流计算方法随
机板书过程:
2. 提问:积十位上的数是怎样计
算的?(0×3=0,在积的十位上写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不能不写,不写积的数位就少了一位,609变成69,三位数变成两位数了)这时重点强调0占位问题,可以多提问几个学生。
3.重点强调,提问:积十位上写几?为什么?
4.尝试练习:完成课本第32页“试一试”。
5.布置作业:完成课堂活动1及练习六1题
1.用口算:200×3=600,3×3=9,600+9=609。
2.用笔算:用3乘个位上的3得9,表示9个一,在积的个位上写9;用3乘十位上的0得0;表示0个十,在积的十位上写0。用3乘百位上的2得6,表示6个百,在积的百位上写6。
3.在401×2中,1×2的积不进位,十位上0×2=0,积的十位上写0。在406×7中,6×7的积要进位,十位上0×7=0,0加进上来的4等于4,在积的十位上写2 0
4.先独立完成P32试一试,再集体检查订正。
提升延学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中间有0的的乘法
0×2=0 203×3 3×0=0
①用口算:200×3=600,3×3=9,600+9=609。
②用笔算:板书:(略 )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例3是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研究这类题的计算方法及竖式样和简便写法。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景,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2.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用不同的策略。
3.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熟练地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法学法 合作交流、讨论法、演示法、练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复习引入
口算。
6×0= 0×7= 5×0= 6+0= 7-0= 0+9= 9×0= 0×4=
2.回忆:怎样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首乘一位数?
3.笔算。
206×8= 502×9= 108×5= 要求学生开火车
口算出结果。说说计算有0的算式中要注意些什么?
2.全体练习,指名生板演后订正。
3.说出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个体自学 自学提示:
1.从图中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数学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2.学生试着计算120×9的结果。 1.抽生说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自己列式,老师巡视指导。
3.说说怎样计算的。
同伴助学 1.巡视小组学习情况并参与小组交流,给予辅助。
2.想一想: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1.分组交流怎样计算120×9的过程;
2.讨论:怎样计算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展示评学 1.根据学生来讲解怎样计算120×9,板书并梳理计算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解法一:
先用9去乘个位上的0得0;然后用9去乘十位上2得18,写8进1;最后用9去乘百位 的1得9,加上1得10,写0进1
解法二:
先用9去乘12 个十,得108个十,然后在108的末尾添上1个0,就是1080。
3.及时练习:完成例3下面的“试一试”。
4.小结算法。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用竖式进行计算时,可以有两种计算方法。简便写法就是先把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看这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5.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六2、3、及6题。 1..用掌握的方法及时练习:230×3,370×2,560×4,完成后汇报370×2的计算过程,全班一起口述5602×4的计算过程。
2.小结梳理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用竖式进行计算时,可以有两种计算方法。简便写法就是先把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看这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并抽生板演。再集体订正。
提升延学 1.完成课本第34页“课堂活动”第2题
2.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讲评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与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设计 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解法一: 1 2 0 先用9去乘个位上的0得0;然后用9去乘十
× 9 位上2得18,写8进1;最后用9去乘百位
1 0 8 0 的1得9,加上1得10,写0进1。
解法二:1 2 0
× 9 先用9去乘12个十,得108个十,然后在108
1 0 8 0 的末尾添上1个0,就是1080。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课型 练习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后,为了进行巩固算法而进行的教学,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2.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法学法 引导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图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1.出示口算题目,培养口算能力。
2.谈话导入:前面学习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你都会算吗?你知道是怎么计算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1.积极口算。
1.听清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积极认真做好上课准备

自主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目
指名板演,全体订正。 完成练习:
207×4= 305×6= 120×7= 260×8=
同伴助学 1.出示题目,指名板演,同桌互评,全体订正。
2.对比不同的算式,说说不同之处。
3.说说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1.对比练习:
315×7= 305×7= 350×7=
2.在计算中要注意:
(1)记住进位。
(2)在算前一位时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3)如果哪一位上的积是0时要写0来占位。

展示评学 1.布置练习任务,完成练习。
2.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评价。
1.巩固。
5 0 3 6 0 8 × 2 × 5

3 2 0 1 3 0
× 7 × 3
2.填表。
(内容见课件)
3.解决问题。
为抗震救灾,支援灾区建设,实验小学组织献爱心捐款活动。
(1)三年级共有208人,平均没人捐8元,三年级学生一共捐款多少元?
(2)四年级共有学生220人,平均每人捐了9元,四年级学生一共捐了多少元?
提升延学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六第4、5、7、8及思考题。
学生讨论完成练习六第4、5、7、8及思考题。
和同桌、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练习)

在计算中要注意:
(1)记住进位。
(2)在算前一位时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3)如果哪一位上的积是0时要写0来占位。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解决问题(一)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例1主要是用两位数乘一位数、求两数和等知识解决问题,教材在这道题中只安排了两步计算,和前面学习的一步计算的解决问题的题目比起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了降低难度,教材中用“可以这样想”的方式对解题思路做了提示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抓题中的主要数量关系。
学习目标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估算、口算、笔算的计算知识和已学过的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学法 分析、演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1.课件出示:先估算再笔算题,引导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2.出示对例1的改写题:解决问题
3.揭示并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用所学的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引导学生获取相关数学信息。 1.先估算再笔算。
25×4 8×23
2×703 318×5
240×6 175×2
2.解决问题:学校的小会议室的主席台上可以坐6人,台下可以坐207人,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3. 观察情境图,获取有关数学信息。

个体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2)对复习题和例1进行比较,找出这两道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3)若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参考教材P37例1.
2.关注学生,针对差生个别指导。
1.根据提示尝试解决问题
2.准备与同伴交流

同伴助学 1.出示讨论要点:
对复习题和例1进行比较,找出这两道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2. 巡视小组交流情况并参与小组交流,给予辅助 1.与同伴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2.比较复习题和例1的异同,找出相同点:总人数=台上坐的人数+台下坐的人数;不同点是:复习题直接告诉台下207人;例1要先求台下多少人;复习题是一步计算,例1是两步计算。
展示评学 1.根据学生回答来板书并引导学生找出数量关系:总人数=台上坐的人数(6)+台下坐的人数(9×23);
9×23=207(人)
207+6=213(人)
2.反问差生上面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每步的结果是我们解答方案要求算的结果吗?加深学生对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
3.出示及时练习作业:练习七第1题
(1)引导学生获取有关数学信息;
(2)检查学生的解决思路。
4.布置作业:练习七第2、3题。待学生完成后评讲。 1.在全班交流解题思路和计算过程;
2.追问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加深对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
3.完成练习七第1题:
(1)说说解题思路:熊猫妈妈和熊宝宝一共的质量=熊妈妈的质量(198kg)+5只熊宝宝的质量(5×98)
(2)顺着思路思考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
4.先独立完成练习七第2、3题,在集体交流。
提升延学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解答这类需要两步才能解答的问题时,要看题中的数量关系,思考怎样才能一步算出结果,然后看差哪些条件,由此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解题方案,最后按这儿方案一步一步地进行解答。
2.出示拓展练习:看图写算式。 1.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今天学习的是两部才能解答的问题。
2.完成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一)
总的座位数=台上的座位数+台下的座位数。

知道   不知道:用算9×23
9×23=207(人) 207+6=213(人)
答:学校小会议室一共可以坐213人。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解决问题(二)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例2是用两位数乘一位数,求两数差等知识解决问题,它的主要数量关系是600张相片与7本相册能装的相片数量进行比较,这种数量关系理解起来就要比两数和的输啦ing关系理解起来困难些。由于条件和问题都比较多,而且比较分散,教学时可采用列表的方法引导学生把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相对集中起来。
学习目标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问题,利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求两数差等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能分析题中的主要数量关系和列出题中的相关条件和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得到成功体验。
重、难点 能分析题中的主要数量关系和列出题中的相关条件和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法学法 演示、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1.课件出示:先估算再笔算题,引导学生复习所学知识;
2.出示解决问题:(1)一个花瓶可以插9朵玫瑰,4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朵玫瑰?
(2)有40朵玫瑰花,够插在这样的4个花瓶里吗?
3.揭示并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用所学的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引导学生获取相关数学信息。 1.先估算再笔算。
58×9、8×64、700-357
2.解决问题:先理清主要数量关系,再解答。
3. 观察情境图,获取有关数学信息。

个体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找出信息和问题,完成表格;
(2)怎样快速判断“能不能装完” ?“剩下的相片数”与“已装入相片数”是什么关系?
(3)独立解答,若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参考教材P37例2.
2.关注学生,针对差生个别指导。 1.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信息
问题
一本相册装76张;
7本相册;600张相片。
1.能装完吗?
2.如果不能,还剩多少张?
2.找出数量关系,解答问题。
同伴助学 1.出示讨论要点:
(1)比较一下例2和我们前面所做的复习题,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怎样快速判断“能不能装完” ?“剩下的相片数”与“已装入相片数”是什么关系?
2. 巡视小组交流情况并参与小组交流,给予辅助 1.与同伴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2. 讨论得出:求能否装下和前面的复习题属于同一类型的解决问题,不同的是:前面只是一位数乘一位数,而在这道题中是两位数乘一位数。剩下的相片数等于一共的相片数减去7本相册可装入相册的相片数。
展示评学 1.根据学生汇报交流情况,梳理解题思路并板书:还剩的相片数=一共的相片数-装入相册的相片数
2. 引导学生回顾观察得知:共的相片数600张直接告诉了,可以装入相册的相片数没有直接告诉。但可以根据题中告诉的另外两个条件(即一本相册能装76张相片,有7本这样的相册)求出来。
3.引导学生小结:解决够不够这类解决问题,可以用估算,再比较就行了,而这里不仅需要知道够不够,还要求算出多多少或差多少,需用两步计算。
4,出示P39练习七第4题,再根据学生练习情况点评。 1.汇报交流情况
2.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次理解例2的主要数量关系,并解答。
3.梳理小结。
4.完成 P39练习七第4题.先理清主要数量关系: 应找回的钱=拿出的钱-买票应付的钱。其中拿出的钱已知,要先算出买28张票所需要的钱,再算应找回的钱。。

提升延学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引导学生说出:都是两步才能解答的问题,上一节课是求两数和,这一节课是求两数差。在解答时都要分析题中主要的数量关系,再确定解题方案,最后按这个方案一步一步地解答。
2.布置作业:练习七5、6题。
3.出示拓展练习:买彩笔。12枝装的彩笔18元/盒;18枝装的24元/盒。 1.总结本节课收获:比较今天学的内容和上一节课我们前面学的内容有哪些异相同?
2.完成课堂练习
3.完成拓展比较题:
青青买了3盒12枝装的彩笔,明明买了2盒18枝装的,比比谁买得更合算?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二)
还剩下的相片数=一共的相片数-7本相册可以装入的相片数
7本相册装入多少张照片? 76×7=532(张)
② 还剩多少张照片? 600-532=68(张)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复习(一)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整理与复习第1、2题主要针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先计算,再说一说的方式,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系统归纳。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总结口算、估算、笔算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包括中间有0的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估算。
2.进一步系统掌握计算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法学法 归纳、分析、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知识点 1.整理回顾本单元知识:口算、估算、笔算、解决问题。
分类练习 1.出示口算练习,引导学生回顾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然后结合因数的计数单位判断积是多少。
2.出示估算练习,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1.口算,说出口算方法。
60×4、2×300、80×7、500×6、7×40、120×3、3×110、7×14、6×210、 2.估算说出估算方法
367×7、607×4、410×3
同伴助学 1.出示整理与复习第1题,要求学生笔算出结果后,再说笔算方法。
2.出示整理与复习第2题。
1.计算并整理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2.判断并说出理由。
展示评学 1.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学生对照第2题的练习总结出以下几点: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不进位(包括十位相乘进位上来的数),这道题的乘积就是三位数;如果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进位,这道题的乘积就是四位数。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八第1~7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1.交流判断方法,加深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了解。
2.完成练习八第1~5题。

提升延学 1.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收获;
2.课件出示拓展练习题:判断
(1)600+0=600×0;
(2)305×4=12020;
(3)每套书29元,4套书大约120元;
(4)3 2×3,积一定是三位数;
(5)求6个相同三位数的和,可以用这个三位数乘6.
(6)一个数乘1一定大于这个数乘0;
(7)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则积的中间一定有一个0。
3.引导学生完成P45思考题 1.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完成判断题,并说明理由。
3.完成P45思考题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乘法口诀)
估算——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做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
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教学反思
武隆县长坝小学“222”助学模式导学案
课题 复习(二)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第 课时
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整理与复习第3题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说一说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是解决了生活中哪些问题,理解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从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进一步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4.结合练习情境对学生进行保护益鸟和爱护青蛙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难点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教法学法 练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导学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1.课件出示口算、估算、笔算练习;
2.谈话引入:今天继续整理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口算
40×6= 800×7= 200+0= 500×4=
700×5= 90×6= 40×5= 30-0=
60×0= 6×200= 800×2= 900×7=
2.先估算再笔算
292×3≈ 292×3= 304×6≈ 304×6= 397×7≈ 397×7=
分类练习 课件出示解决问题的题目 :
1.妈妈买一台收音机用去305元,买3台收音机的钱可以买一台洗衣机,一台洗衣机多少元?
2.修一条长600米的水泥渠,已经修4天,平均每天修120米,还要修多少米才能完成?
3.三1班开联欢会,同学们用50元班费布置班级,去商店了解到彩灯一盏12元,彩带一条2元,气球一个5角,共生一千克8元,水果糖一千克10元,你打算怎样安排比较合适?
1.独立练习解决问题

同伴助学
1.组织学生交流解题方法,集体订正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本单元知识,能解决生活中哪些问题?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分组讨论:运用本单元知识,能解决生活中哪些问题?(用估算方法可以算出大约有多少学生?买东西时经常用到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展示评学 1.引导学生总结本单元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先弄清楚题中的主要数量关系,再确定解题方案,最后按这个方案一步一步地解答。计算时要注意计算方法,细心计算。
2.布置练习作业:P45第8、9题。
3.组织学生交流练习情况,集体订正。

1.总结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2.完成P45第6、8、9题。
3.集体订正。
提升延学 出示拓展练习:
(1)租船
有50个同学去划船,大船每条可坐6人,租金9元;小川每条可坐4人,租金6元。怎样租船合算?
(2)卖橘子
马阿姨和王阿姨分别从同一水果店进了50千克橘子。马阿姨全部都卖3元/千克,王阿姨分别按4元/千克卖了30千克,按2元/千克卖了20千克。马阿姨和王阿姨谁的卖法更合算? 1.尝试解决问题:(怎样合算,要先确定有哪些租船方案)
2.比比马阿姨和王阿姨谁的卖法更合算?
3.讨论比较这两道题的异同。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还要修的长度=总长-已经修了的长度
600-(4×120)
= 600-480
= 120(米)
教学反思
24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