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认识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认识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30 20:0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理解面积的意义”、 “认识面积单位”和“不同策略比较面积大小”三个学习内容。由于“面积”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面积的感知较弱,学习起来会相对较难,再加上学习内容太多,会使教学太仓促,学生不容易接受。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进行了教材重组:把“理解面积的意义”和“不同策略比较面积大小”作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把“认识面积单位”放到第二课时,以便学生能更充分地感受和理解面积的意义,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能较好地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过程,并且学习用观察、重叠、数格子等不同策略比较图形的大小。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认识了物体的面,真切感知过面是什么?三年级上学期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样的平面图形和它们的周长。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面积” 这个抽象的概念,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加“活动教学”模式,课堂上的自主展示,困惑处的解答都采用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实物展台等现代教育技术支撑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云系统和学生平板带给学生一系列富有思考性的互动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交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在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加深对面积的认识;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初步认识面积的意义
师:同学们,大家好!你们认识我吗?了解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真厉害!能通过认真观察获取信息,这也正是我们数学上一个非常好的品质!认识新姚小学吗?今天朱老师就当你们的导游,带你们去新姚小学进行为期40分钟的旅游好吗?
瞧,新姚小学到了,这就是我们的新教学楼——映雪楼!【课件呈现新教学楼图片】映雪楼漂亮吗?映雪楼长45米,宽20米,高18米,建筑面积2865平方米!在我的这段话中,你有没有哪个词不理解的!面积,看到这两个字你有什么问题?这么多问题呀!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面积的认识!(贴板书)两个字不理解,那我们就一个字一个字的解决?
面?啥叫面?你能给它组个词吗?哪里是桌面?你能向我介绍一下你身边物体的面吗?(脸面,桌子面,墙面,地面),
教师特别关注:物体和面之间的区别,重点将周长和面积区分开
(设计意图:由于是借班上课,教师和学生之间会有一定陌生感。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课件认识我,然后带孩子们去新姚小学旅游,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上好课提供了良好的情感基础;通过让学生在组词中寻找物体的面,在教者逐步引领下,学生正确认识了物体的面)
二、亲身体验,丰富对面积意义的认识
活动一:摸一摸,说一说(课件点击)
师:你先摸摸桌子的表面,再去摸摸文具盒的面。你有什么发现?对呀!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我们把(桌子)面的大小叫做桌子的面积(一起说一遍),我们把(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课件呈现】
你还会说吗?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教师提醒:说的时候,语言加动作(用手掌),那就更加到位啦!
三、灵活比较,加深对面积意义的认识(小标题)
(一)摸、说面积。
师:既然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那你会比较出两个面的面积的大小吗?让我们一起来看“面积我来比”,期待你们有更精彩的表现!
你们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也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里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开始吧,孩子们!
教师引领:刚才我好像听个别同学说的
课件呈现:请看屏幕,这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对呀,这是它的周长,那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在哪里呢?
教师强化: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周长和面积的表述一定要精确!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本环节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面积的大小,又让孩子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并为下面例题比较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基础。进而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示范让学生真正区分周长和面积的区别,使面积的实质内涵在孩子们心中根深蒂固!)
(二)玩转面积,建构方法
1.师生互动,生成方法
师:下面请两个同学来做面积大小比较的示范动作!
师:谢谢这两位朋友!我能不能和你握个手?你的手掌面和我的手掌面相比较,哪个手掌面的面积大?
师:像这样一看就知道面积大小的方法,我们叫它观察法(板书:观察法)。
你们俩的手掌面的面积哪个大?能一下子看得出来吗?哪位同学帮我想个办法?
非常好!你的方法非常重要!你是把他们两个人的手( )在一起,那你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重叠法!)我建议大家为他的精彩表现给予最热烈的掌声!
我们又会了一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板书:重叠法)
(设计意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意识的互动,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活学活用,男女PK
刚才孩子们的表现真的很不错,但是我没有看清楚是男孩子优秀还是女孩子表现更出色。这样吧,我们男女生来个pk赛吧!请拿出朱老师发给你的图形(男正:边长3厘米;女长5宽3),我们来个涂色比赛。请男女同学各选一个代表上台!预备,开始!
下面我宣布男生获胜!女孩子有话要说?你是怎么知道面积的大小的?(实物展台)
你非常棒,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大家为她的精彩表现鼓鼓掌!貌似刚才的一些题目都太简单了,我能出稍微难一点的题目考考你们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一个比赛,让学生对面积的认识从具体过渡到抽象,由于比赛图形面积大小的不等,在老师一再强调公平性的前提下,在尊重个体的情况下,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从而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高潮!为下面灵活选用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开启了非常好的空间模式!)
3.挑战难度,提炼方法
(出示两个二号图形)
教师:大家来帮我看看,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如何?
你说……,你说……,
师:现在有两种答案,你同意谁的观点?现在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到底谁对谁错呢?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值不值得研究?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的两个图形,在小组里好好研究一下!

预设:如果有孩子用重叠后比较剩下图形大小的方法,首先给予肯定,然后让大家认为这种方法有点麻烦,然后另辟蹊径!
嗨,观察法能够比较得出来吗?重叠法呢?它们两个图形面积非常接近,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啦!咋办呢?啊哈,我知道方法了!远在天边,近在地上!你知道了吗?我们的地面被水磨石分成一块一块的。一数格子就知道地面的大小了!如果我们的图形上有格子该多好呀?你需要什么?——格子来了(当场分发格子纸)请你们立刻告诉我它们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结果了吗?
课件演示的时候,运用电子白板的拖动复制功能,拖动网格,数出它们的格子数!
(设计意图:数格子的方法不是单纯的教师给予,这种方法来自于生活实践,来自于比较大小的实际需要。当学生山穷水尽之时,教师让学生看教室里地面水泥方块,立刻达到心理和学识上的顿悟,数格子方法就油然而生、水到渠成!)
反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几种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对呀,第一种,观察法,直接就能看出来;第二种,重叠法;第三种,数格子的方法。看来新姚小学教室里的数学难不住你们,咱们走出教室,到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室去走走,你敢不敢跟我一起来,接受我的挑战!
(设计意图:挑逗性的话语更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激情,点起火来,引领探究)
四、勇闯四关,初步运用面积的意义
有勇气!我们每个行政办公室都给你们布置了一道难题,让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请大家拿出平板电脑,快速完成相关测试题,勇闯四关!
第一关:这是校长室的一副中国地图。先说正确率。你是哪个省的?江苏省(课件)再给你三个省,你能告诉我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教师的评价:我发现你的速度最快,你能告诉大家你用啥方法一下子就发现了呢?
我们来看具体的数据,检验一下你们是否正确!
完全正确,恭喜你们闯过第一关!看把你美的!
第二关:这是教导处赵主任给大家的一条题目。先说正确率
师:这条题目你能快速判断出来吗?你需要朱老师提供什么?
师:这四个图形中面积最大的是?你是怎么数出来的?(第4副图形的面积由来有好多种方法:最好能够生成割补法)
师追问,像这样一割一补的方法,你给它起个名字。
评价语:能告诉朱老师你的名字吗?我今天非常荣幸的认识到白蒲小学三年级如此聪明的你以及你命名的割补法!恭喜你们闯关成功,让我们进入第三关。
第三关:这是新姚小学远景规划图,放在总务处。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请看大屏幕,生活区的面积和办公楼的面积相比?与葡萄架呢?让我们再闯第四关:
第四关:用四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由六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先呈现正确率:大部分同学会选六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最后一关有这么简单吗?
师追问:有没有不同意见?六个的一定大吗?
课件展示的时候,运用电子白板的遮幕功能,先通过拉幕出现题目,再出现图形!
师:看来用数格子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孩子们都喜欢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闯四关的整个设计即由浅入深,又回归数学本质,使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在云处理系统的大力支持下,农村学生第一次在平板上完成题目,更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刺激。第二关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建构割补法。第四关让学生在思维定式中用“数方格”这种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在学生激烈的内心斗争和视觉冲突中形成共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大小,这也为下一节课《面积单位》学习打下坚实的伏笔。)
五、反思提升,内化面积的意义
孩子们,时间过得真快,短短的40分钟智慧之旅即将结束,你们走进映雪楼,参观了我们的教室、走进了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室!下面就来分享你的收获吧?
六、实践作业,外显面积的大小
小小设计师:
新姚小学正在招聘设计师,各位既然来了,有没有兴趣参与一下!请看课件:
新姚小学设计院要招聘设计师:通过设计一幅或几幅面积是12个格子的图形或图案。
设计要求:如果你是设计图形,我们就比一比谁设计的图形多而且有规律。
如果你是设计图案,我们就比一比谁设计的图形美观、有创意。
实物展台展示优秀作品!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的设计,实现了数学与美术的完美结合,并实现了五大功效:1.让学生内化数格子表示面积大小的方法;2.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3.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开发了学生的潜能;4.在展示中让学生享受数学成功的乐趣;5.为今后教学长方形的面积作有效铺垫)
六.课外延伸,拓展面积的意义
早就听张老师说她们班上的孩子同学个个都是精英,今天一见果然名副其实!你们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知道面积的意义、会用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真了不起!作为奖励,朱老师送两条题目给你们课后研究好吗?
课后小博士:
1.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除了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观察法、重叠法、数格子的方法外有没有其它方法?
2.不封闭图形有面积吗?
孩子们今天的旅游到此为止,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课后是这堂课的延伸,这些深度探索题有利于学力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让个别学生吃得饱!)
板书设计:
面积的认识
观察法 重叠法 数格法 割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