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随堂清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随堂清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01 13:0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新教材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随堂清练习:第三单元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一、单选题
1.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材料反映出清政府
A.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B.注重维护天朝尊严
C.产生近代维权意识 D.大力提倡华工出国
2.19世纪上半期,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把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向西扩展到太平洋沿岸。随着疆界的不断扩张,新的领土的开发和利用,急需大批劳动力。外来移民迅速增加,形成了一股空前规模的移民浪潮。在这股移民潮中,大量华工从事的主要工作是
A.开矿筑路 B.金融证券 C.建立牧场 D.买办经商
3.1851年2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巴瑟斯特发现金矿;8月,又在距墨尔本不到100英里的巴拉腊特和本迪戈发现了金矿。澳大利亚于是掀起了淘金热潮,世界各地的淘金者潮水般涌来。这一现象
A.说明世界市场首次实现跨洋资源整合
B.证明全球自由贸易网络正在迅速形成
C.有利于面临资本困境的欧洲得到补充
D.吸引了大量黑人奴隶前往实现发财梦
4.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的“第一舰队”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学湾,当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说明当时的澳大利亚
A.是英国流放罪犯的场所 B.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
C.原住民遭到驱赶屠杀 D.是英国“第一舰队”发现的
5.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诸多以“新”为前缀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源于
A.工业城市涌现 B.新兴国家独立 C.民族区域增多 D.早期殖民扩张
6.有学者认为,“澳洲淘金华工……具有高度封闭性,中西文化融合现象业已出现但远非主流,因而以淘金史为代表的早期华人史更多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海外延伸”。这意味着澳洲淘金华工(  )
A.传承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 B.遏止了中西文化融合现象的出现
C.奉行独立自主和闭关锁国政策 D.深受济世安民思想的影响
7.1870年后,随着“淘金热”的降温,许多华人矿工投身其他产业。下面漫画反映了(  )
漫画为1888年发表在《墨尔本潘趣》杂志上的《黄色浪潮》。
(该漫画的创作背景是当时美国采取排华政策,大量加州华工离境。在这幅图画中,山姆大叔冷漠地叼着烟卷,坐看华人离开美国。而由无数颗头颅构成的跨越太平洋而来的华人浪潮则如长蛇蜿蜒游走。每一个华人的面孔都是狰狞而贪婪的,他们的手被丑化成禽兽才有的爪子,争先恐后死死攀住一块陆地,而这块陆地上写着“澳大利亚”。)
A.澳大利亚的白人期望美国的华工涌入澳大利亚
B.华人缺乏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与改造能力
C.澳大利亚的白人眼中的华工形象建立在“物种入侵”基调上
D.美国与澳大利亚争夺华工的矛盾愈演愈烈
8.19世纪上半叶,澳大利亚实行了“牧者有其地”的鼓励政策。在澳大利亚东南地区,农民曾与牧民争夺土地。与这一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
A.美国向澳大利亚流放犯人 B.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C.发现煤矿后牧民辍牧为耕 D.澳大利亚自然条件优越
9.“清朝光绪年间,巴西政府曾多次派遣使节来中国与清朝官员商谈华工移民巴西的问题,但是……在此之前,中国已经与古巴、秘鲁分别签订《古巴华工条款》和《中秘通商条约》,一些华工到达古巴、秘鲁等地以后,受到当地种植园主的不公正待遇。1879年,巴西总理派遣使节喀拉多来华……并未涉及华工移民巴西的问题。”这说明清政府对巴西关于华工移民的商谈和要求(  )
A.持非常消极和谨慎的态度 B.因应对“三国干涉还辽”无暇顾及
C.提出了提高华工政治地位的条件 D.因古巴和秘鲁华工的抵制而拒绝
10.太平洋邮船公司于1866年从美国邮政总局拿到了与中国和日本通邮的长期合约,开始了茶叶和丝绸等交易。1867—1877年间,中美建立了正常的通航服务,从旧金山经日本横滨到香港,不仅给美国带来了劳动力,也给邮船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这表明(  )
A.华人移民给太平洋铁路建设带来转机 B.中美正常通航服务的建立启动了茶叶和丝绸交易
C.华人移民带动美国航运和邮政的发展 D.华人移民推动了中日通邮的长期合约
11.一场持续了400多年的“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它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经济社会的倒退,同时也把非洲的古老文化传播到美洲,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场“贸易”是(  )
A.香料贸易 B.黑奴贸易 C.鸦片贸易 D.烟草贸易
12.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而被迫在矿山劳动的印第安人却在残暴的奴役下大量死亡。上述材料凸显了
A.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 B.殖民者的贪婪与残暴
C.拉丁美洲的富有 D.殖民者的能力强大
13.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运送到美洲,黑奴贸易随即开始,盛行了三个多世纪。通过黑奴贸易,殖民者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黑奴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A.天赋人权理念深入人心 B.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
C.种族歧视问题得到解决 D.非洲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14.人口迁徙有利于世界联系加强。阅读下表,对该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
表:欧洲移民表
①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②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
③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④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美国向欧洲输出资本等做为重要论据,该论文主题最有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确立经济霸主地位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D.工业文明的崛起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1年,为解决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和内地流民无地可种的问题,乾隆命令陕甘总督杨应琚招募内地流民前往鸟鲁木齐种地,是为民屯。 同年秋天,杨应琚从甘肃省安西、肃州、高台等处共招募贫民四百户,携券前赴乌鲁木齐屯种。1762年, 杨应琚又从张掖、山丹、东乐等县招民二百户、男妇大小七百八十余口。移居的民户,都由政府提供车辆,派专人护送到乌鲁木齐。1764年, 甘肃大旱,乾隆再次提出移民鸟鲁木齐,杨应琚从肃州、敦煌共招七百雾八户前往。1765年, 杨应琚又于肃州招民八百户、高台县四百户,“现饬道员,在瑚图毕、宁边城、昌吉等处,查明余地,给与车辆口粮,送往安插。”至乾隆末年,乌鲁木齐地区民屯,共开垦土地五十多万亩。
——据《清高宗实录》
材料二 美国独立前,东部的贫民、冒险者和商人等不顾英王禁令越过阿巴拉契亚山向西推移。从1769年来自西弗吉尼亚的移民在瓦陶加河畔建立一一个小村落开始,到1775年已有数千移民在这一带定居下来。1783 年,在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居民已达25000人. 1790年, 美国总人口为400万人,但在1821- -1850 年间,迁移到西部的人口数就达400万.早期的移民西进之后,农场主、资本家、医生、律师、教师、牧师和各种技工等也接踵而至。小的村庄逐渐发展成城镇,开始组成地方自治组织。进而按照国会通过的法令,在西部组织起州政府.到1868年,西部先后建立起17个新州。1890年, 美国在西进运动中开发的土地面积达800万平方公里。随着领土西扩,美国人不断向西迁移,形成了西进运动中的人口洪流。西部地区愈益成为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
——摘编自 王洪慈《美国西进运动及其西部开发》等
(1)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内地民众向乌鲁木齐移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西进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共1 530人的船队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园湾,这些人当中就有736名囚犯。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而每年的1月26日后来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材料二 1900年全部六个殖民地的居民举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用投票决定是否把六个殖民地统一成一个联邦国家,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成立。
一个个原住民男子排成一排,他们的脖子上挂着铁链,旁边持有步枪的白人则看管着他们。这组黑白照向人们真实地揭露了19世纪末白人定居者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残酷统治。
材料三 19世纪50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逐一发现,并发现大量其他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发展和致富。
(1)据材料和所学,概述英国对澳大利亚地区扩张方式的变化?
(2)据上述材料,说明英国的殖民统治对澳大利亚产生的影响。
三、论述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68年,为扩大英帝国的版图,政府派海军军官库克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1769—1770年,库克到达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并宣布澳大利亚为英国所有。同行的植物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331种新植物。库克在航海中绘制了大量海图,给世界地图增加了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后来,库克到达了夏威夷等岛屿,在与土著人冲突中被杀死。
1788年英国在澳大利亚建立殖民地。大量的英国移民涌向澳大利亚,英国从澳大利亚获取大量黄金、羊毛等财富。英国移民为库克建立纪念碑和雕像。西方史学家将库克描绘成伟大的航海家和科学家。但在澳大利亚一些土著社区里,库克被当成道德沦丧者的典型;在土著人的艺术品中,库克船长的形象丑陋不堪,是一个带枪的大袋鼠和大海盗。
——摘编自郭方《看得见的英国史》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参考答案
1.C2.A3.C4.A5.D6.A7.C8.B9.A10.C11.B12.B13.B14.B15.A
16.(1)原因:乌鲁木齐兵屯地荒;内地流民无地可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政府政策的推动。
(2)影响:拓展了美国的疆域;加速了人口西移的进程;推动了美国人口中心的西移;扩大了美国国内市场。
(3)关系:人口迁移有利于移入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某一地域社会经济地位的发展可以吸引外来居民的移入,改进居民构成结构;盲目的人口迁移会造成被移入地区资源紧张,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17.(1)变化:英国人最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者开始掠夺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19世纪中期,随着金矿和其他矿藏的发现大力在澳大利亚发展采矿业。
(2)悉尼城市的兴起;国庆日的来源;单一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原住民惨遭奴役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客观上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18.示例情节:库克到达澳洲的航行使这些地区相继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成为英国重要的原料产地和收入来源。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工业革命中的英国对外殖民侵略扩张。
概述和评价: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需要开辟更加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库克航抵澳大利亚等地和英国在澳大利亚建立殖民地,英国从澳大利亚获取大量黄金、羊毛等财富。大量的英国移民涌入澳大利亚等地,打破了澳洲与世隔绝的状态,客观上促进了澳大利亚等地的开发。但是,库克的航海活动给当地的土著居民带来巨大灾难,使他们经历了残酷的殖民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