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比热容 第2课时 训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3 比热容 第2课时 训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02 06:2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2课时
考点一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1.下列是日常生活的实例,其中没有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的是( ADG )
A.花生,栗子等干果常常用干净的沙子来炒制
B.种植花草树木能有效改善气候
C.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
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
E.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于沙漠地区
F.在北方严寒的冬天,用水来作为传热的介质,给居民区供“暖气”
G.冬天户外的自来水管常会冻裂
H.农民伯伯为了防止植物在夜间被冻坏,傍晚时常给田里灌水
2.多年来,福建各地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种植花草树木,提高绿地覆盖率,修建人工湖,扩大水域面积,大大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让全市民享受到了“绿城”带来的实惠。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修建人工湖可以调节气温的主要原因。
答:修建人工湖使该地区含水量增多,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土壤、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温。
考点二 热量的计算
3.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A )
A.9:2 B.2:9
C.3:2 D.4:5
4.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1,比热容之比是3:2,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1,则甲,乙两物体升高温度之比为( D )
A.9:1 B.9:4
C.1:9 D.4:9
5.一标准气压下,有2kg初温是20℃的水,吸收4.2×105J的热量后,它的末温是( A )
A.70℃ B.50℃
C.30℃ D.100℃
6.质量为5千克的水温度降低20℃,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4.2×103J/(kg?℃)]
解:Q放=cm△t=4.2×103J/(kg?℃)×5kg×20℃=4.2×105J。
答:水放出的热量为4.2×105J。
7.一定质量的水吸收Q=3.36×104J的热量,水温度升高8℃,求水的质量。(c水=4.2×103J/(kg?℃))
解:由吸热公式Q=cm△t得水的质量:
m===1kg。
答:水的质量为1kg。
8.用电加热杯给水加热,要使1L的水从20℃升高到100℃,则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解:1L水的体积:V=1L=1dm3=1×10﹣3m3,
由ρ=可得,水的质量:
m=ρ水V=1.0×103kg/m3×1×10﹣3m3=1kg,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t﹣t0)=4.2×103J/(kg?℃)×1kg×(100℃﹣20℃)=3.36×105J;
1.下列事实最能说明吸收热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D )
A.体积相等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其吸收的热量相等
B.质量不等的铜块,温度都升高10℃,其吸收的热量不等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其吸收的热量不等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块,温度都升高10℃,其吸收热量不等
2.甲铁块质量是乙铁块的3倍,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则甲、乙两铁块的比热容之比和升高的温度之比分别为( A )
A.1:1;1:3 B.1:3;1:3
C.1:1;3:1 D.3:1;3:1
3(多选).某学生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分别对质量为m1,比热容为c1的甲物质和质量为m2、比热容c2的乙物质加热,若在相等的时间内(甲、乙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甲物质的温度变化比乙物质的温度变化小,则( BD )
A.若c1等于c2,则m1小于m2
B.若m1等于m2,则c1大于c2
C.若m1小于m2,则c1小于c2
D.若c1大于c2,则m1可能小于m2
4.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25℃和75℃,现将一温度为65℃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45℃,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乙容器中水温为(不计热量散失和水的质量的变化)( B )
A.65℃ B.60℃
C.55℃ D.50℃
5.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2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6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甲杯中水和A温度相同时水温降低了10℃,乙杯中水和B温度相同时水温降低了20℃,不考虑热损失,则 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A )
A.1:3 B.3:5
C.1:2 D.4:9
6.茗茗将一块质量是2kg的金属块放入92℃的水中加热足够长时间后,迅速取出放入另一个装有5kg水的绝热容器中,容器中水温为40℃,放入金属块后水温最终上升到44℃,不计热量损失。(c水=4.2×103J/(kg?℃)求:(1)水吸收的热量。(2)该金属的比热容。
【解答】解:(1)水吸收热量:
Q吸=c水m水(t﹣t水)=4.2×103J/(kg?℃)×5kg×(44℃﹣40℃)=8.4×104J,
(2)不计热量损失,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即Q放=Q吸=8.4×104J,
由题意可知,金属的初温为92℃,末温为44℃,
则该金属的比热容:
c金===0.875×103J/(kg?℃),
答:(1)水吸收热量为8.4×104J;
(2)该金属比热容为0.875×103J/(kg?℃).
7.实验测得1kg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c1=2.1×103J/(kg?℃),设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
(1)在最初2min内,物质温度升高了40℃,则吸收的热量为 8.4×104 J;
(2)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 3.36×105 J;
(3)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是 4.2×103J/(kg?℃) ;
(4)该物质加热到第4min时的内能 小于 第8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个过程不考虑能量和质量的损失)
8.小明先向隔热容器中装一些0℃的冰块,再倒入0.4kg、40℃的水,刚好装满并将其密封,一段时间后水温稳定,温度为35℃.在熔化过程中,冰吸收的热量为Q1。
【已知:c水=4.2×103J/(kg?℃);不考虑与容器、外界的热交换】
(1)0.4kg、40℃的水降温到35℃放出的热量Q2为 8.4×103 J。
(2)Q2 = Q1(选填“<”“=”“>”);与原来相比,冰熔化后容器内的物体的内能 增大 (选填“增大”“不变”“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