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醉翁亭记
原文再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自主研习
作者作品
走近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诗话》传世。
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疏替他分辩,得罪了当权派,被贬为滁州知州。被贬后,欧阳修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南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1046),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结构图解
主旨点睛
本文极其生动地描绘了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
字音字形
环滁( chú ) 壑( hè )
琅琊( láng yá ) 潺潺( chán )
酿泉( niàng ) 辄( zhé )
霏( fēi ) 暝( míng )
伛偻( yǔ lǚ ) 山肴( yáo )
野蔌( sù ) 觥筹交错( gōng chóu )
颓然( tuí ) 阴翳( yì )
文言知识梳理
1.古今异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意趣,情趣
今义:心愿,意向
(2)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开放
今义:散发
2.一词多义
(1)临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居高面下
②临溪而渔 到
(2)乐
①山水之乐 乐趣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快乐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意动用法,以……为乐 快乐
(3)归
①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
(4)秀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
②佳木秀而繁阴 茂盛
(5)而
①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连词,表顺承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连词,表递进,而且
③泉香而酒洌 连词,表并列
④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连词,表因果
⑤往来而不绝者 连词,表修饰
3.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3)名之者谁 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4)故自号曰醉翁也 名词用作动词,起名号
(5)杂然而前陈者 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4.重点实词与虚词
(1)环滁皆山也 环绕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茂盛的样子
(3)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飞泻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5)饮少辄醉 就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寄托
(7)至于负者歌于途 背着东西的人
(8)山肴野蔌 肴,野味 蔌,菜蔬
(9)非丝非竹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10)弈者胜 下棋
(11)觥筹交错 觥,酒杯 筹,酒筹
(12)颓然乎其间者 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
(13)树林阴翳 遮盖
(14)太守谓谁 为,是
5.句子翻译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于泉水之上,这就是醉翁亭了。
(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译:太守和宾客到这里来喝酒,他喝得很少却总是喝醉,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作醉翁。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意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秀丽的山水之间的美景。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译:像那太阳出来了,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晨进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
(6)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译: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欢乐的样子。
(7)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鸟儿欢乐起来。
(8)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山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综合探究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是全文的核心,是全文的抒情线索,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寄情于山水,从自然造化的神秀中领略山川水色的纯真美。
2.第3段中有四幅画面,请用简洁的文字概述出来,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表达情感: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人民安居乐业而高兴,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3.本文以“乐”为线索,由景生情,情景交融,表达了欧阳修怎样的情怀?
答: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
4. 《岳阳楼记》中“后天下之乐”的“乐”和本文中欧阳修的“乐”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相同点:二者都是触景生情,抒发自己的抱负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適,却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不同点:欧阳修的乐是与民同乐,表明他心中以百姓安居乐业为重,范仲淹的乐则是心怀天下的先忧后乐,立意更加深远。
能力提升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1~4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命名,取名
(2)四时之景不同 之:的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人在树下休息。
3.课文第2段描写山间的美景,先写朝暮变化之美,再写四季变化之美,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4.文章以“乐”贯穿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这些“乐”反映出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文中描写的“山水之乐、禽鸟之乐”反映出醉翁亭环境优美,生态保护好;“宴酣之乐”反映出太守与下属关系亲切自然,太守善于与人相处;“游人之乐”反映出滁州人生活和平安宁;“太守之乐”反映出作者治理滁州的功绩、与民同乐的思想和热爱祖国山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