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并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在探究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以及它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索发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以及它们的特征.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例6中的三个等腰三角形和例7的等边三角形
提问:谁来说说这四个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2.谈话:上两节课我们都研究了三角形的内角,今天我们换个角度来研究研究它们的边。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等腰三角形。
1.谈话:要研究三角形的边,那我们首先就要做什么呀?(测量三角形的三条边)
(1)学生动手操作测量例6的三个三角形的边长。
(2)指名交流测量结果。
2.谈话:三个三角形都有两条边相等,我们把这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板书) 3.谈话: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的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名称。
出示第一个三角形图:
(1)学生看图说说等腰三角形的哪两条边叫做腰,哪条边叫做底?说说什么地方的角是顶角,什么地方的角是底角?(两条腰的夹角是顶角,腰和底的夹角是底角)
(2)同桌互相指一指剩下的等腰三角形的腰、底、底角和顶角。
4.谈话: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了,那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剪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吗?
(1)学生思考后交流制作等腰三角形的方法。
(2)若学生想不出的可出示书本制作方法,学生理解后再进行操作。
5. 谈话:你确定这样做出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把这个三角形对折,两条边重合,说明这两条边是相等的,所以它是等腰三角形。)
5. 提问:通过对折,你发现等腰三角形还有哪些特征?
(学生操作后交流。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角也重合,说明这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二)认识等边三角形。
1.出示例7的三角形,量一量,这个三角形3条边的长度都相等吗?
说明:如果三条边都相等,那就叫做等边三角形。(板书)
2.你会照样子剪一个等边三角形呢?学生看书自学.
学生剪一个等边三角形,教师巡视指导。
3. 谈话:你能不用尺量,检验出你所剪出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
(可以沿不同的方向对折,只需折2次。)
4. 提问:通过刚才的对折,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发现:等边三角形的3个角也都相等。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1)学生独立判读后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若学生提出第3张图也是等腰三角形应予以肯定,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2.练一练第2题。
(1)学生审题后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2)指名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讲述:像这样既是等腰三角形,又是直角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3.练一练第3题。
(1)学生按要求拼三角形。
(2)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