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暑假新初三科学 第6讲 酸碱复习、酸碱之间的反应(知识讲解+针对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 暑假新初三科学 第6讲 酸碱复习、酸碱之间的反应(知识讲解+针对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30 22:1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暑假新初三
第6讲
酸碱复习、酸碱之间的反应
【学习目标】
1.熟悉酸碱的性质。
2.掌握并酸碱之间反应的原理与实质
一、酸碱知识回顾
常见的酸及其性质:
常见的碱及其性质:
二、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1、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之间发生反应生成

,其实质是酸中的
离子和碱中的
离子结合成为中性的

2、常见的碱和常见的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
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
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
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
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
[思考与讨论]
上述活动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以后,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这说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
酚酞在

的条件下显无色,遇
性溶液显红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溶液由
性变为
性或
性(若盐酸或稀硫酸过量,则溶液显酸性)
[思考与讨论]
用什么办法能够知道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过程中,酸和碱没有剩余,恰好完全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图1表示盐酸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请从曲线图1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
"http://img./upload/201307/51d5c02bb39cf.png"
\
MERGEFORMATINET
(1)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___
_____.
(2)实验操作是按照以上_____
___(甲或乙)图所示进行.
(3)图中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
____;
(4)已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能与100g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
①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
___.
②当pH=7时,烧杯内未见固体沉淀,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
二、中和反应的实质和复分解反应
1、酸溶液中的
离子和碱溶液中的
离子结合成
分子。
2、离子表达示:
3、复分解反应:
表达通式:
化合反应:
表达通式:
分解反应:
表达通式:
三、中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可向土壤中洒适量的熟石灰中和其酸性。
相关化学方程式:
(2)处理工厂的废水:工厂的废水应处理后再排出,防止造成水源的污染。如硫酸厂的污水中
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相关方程式:
(3)用于医药: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帮助消化,但胃酸过多,反而消化不良,可遵医嘱服
用碱性的药物(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
相关方程式:
(4)皮肤被蚊虫叮咬会脓肿起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皮肤内注入蚁酸(甲酸:HCOOH),可涂抹含碱性物质的药水来减轻痛痒。
相关方程式:
【课堂练习】
1.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2.(2018重庆中考)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人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溶液为酸性???????B.b点恰好完全反应
C.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D.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
3.(2019荆州中考)在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生成沉淀的质量(m1)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m1)的关系是(  )
4、向一定体积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pH变化的曲线合理的是(

A
B
C
D.
5、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a(OH)2+CO2=CaCO3↓+H2O
B、MgO+2HCl=MgCl2+H2O
C、HCl+AgNO3=AgCl↓+HNO3
D、2NaOH+H2SO4=Na2SO4+H2O
6.
含agKOH的溶液与含bgHCl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KOH+HCl=KCl+H2O,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KOH和HCl发生了中和反应
B.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KCl
C.产物KCl与NH4Cl都属于化肥的一种,但不属于同一类化肥
D.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蒸发,可得到KCl晶体的质量为(a+b)g
7.汽车安全气囊中有一种物质,能在汽车碰撞时迅速反应,如图是反应的
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如下图所示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分子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
__。
(2)请写出上述变化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标出反应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__
__,
(3)上述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可以和Fe(OH)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红褐色的物质,尝试书写该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9.据2010年1月6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位于我国西北的渭河发生严重污染,经环保部门检测,某河段河水的pH已达3.3(呈酸性),严重影响了沿岸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为使河水能用于农作物灌溉,有的农民不得不在引入水渠的河水中加入某种物质,来改变河水的pH。你认为农民加入的这种物质可能是
(
)
A.硫酸
B.烧碱
C.熟石灰
D.氯化钠
10.酸和碱的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酸和碱的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食物过咸时加食醋调和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11.
某工厂原来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所排废水中的硫酸,现改用氢氧化钾溶液中和以得到钾肥,若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此时碱流量阀调节的方法是(  )
A.不用变动
B.减小流量
C.加大流量
D.无法确定
12.(苏州中考)中和反应在工农业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
(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
①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
②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图2所示。
由图1、图2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9杭州)兴趣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与假设】
a:二者混合发生了化学反应;
b:二者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并实验】
实验人员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甲同学
向盛有10
mL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1~2滴稀硫酸,振荡,同时测定溶液的pH
溶液pH减小但仍大于7
乙同学
向盛有10
mL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再加入稀硫酸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得出结论】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根据改进后的实验现象说明二者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认为乙的实验设计也不合理,你是否赞同,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
丙同学在绝热装置中,向分别盛有10
mL
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不同体积某浓度的稀硫酸,充分混合后溶液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混合前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均为18
℃)。
根据图示分析,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加入稀硫酸________mL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后,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
乙同学猜想:溶质只有NaCl
丙同学猜想:溶质有NaCl、HCl
你的猜想:溶质有 _________ .(填化学式)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_____
____ .
【实验设计及验证】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 
丙同学的猜想正确
 _________ 
有蓝色沉淀生成
你的猜想正确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室温的条件下(温度为20℃),为了测定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在图1的小烧杯中加入8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密度1g/mL),并滴入3滴酚酞,测量其温度;另取过量的稀硫酸(密度1.12g/mL),测量其温度后逐量缓慢地加入到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测得烧杯中溶液温度的变化与加入稀硫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2所示.
(1)当加入5mL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填写溶质化学式).
(2)当加入约为????mL稀硫酸时,烧杯中溶液的温度达到最高.此时烧杯中溶液的温度
约为(填写整数)????℃,烧杯中溶液颜色?
???.
(3)当加入稀硫酸的体积大于10mL时,溶液温度下降的原因是????.
(4)当溶液温度升到最高时,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6.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氯化镁样品(仅含氯化钠杂质)进行如下检测:各取5.0
g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25.
0g溶液,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沉淀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g)
35.0
40.0
45.0
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
(g)
2.5
2.9
2.9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________同学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一定过量。
(2)求样品中氯化镁的含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计算乙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