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暑假新初三科学 第8讲 常见的盐(知识讲解+针对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 暑假新初三科学 第8讲 常见的盐(知识讲解+针对练习)(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2 09:1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暑假新初三
第8讲
常见的盐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盐的概念。
2.掌握常见的几种盐的制取方法
3.重点研究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性质
1、常见的几种盐的认识
1、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成的化合物。是

中和的产物
2、碳酸钠俗名

,化学式为
。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为

3、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常见的有汉白玉、

等,碳酸钙是一种
的盐,化学式是

4、氯化钠俗名
,化学式是
,主要来自海水,除了食用,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医用生理盐水:
5、写出下列常见盐的化学式:
氯化钾
氯化银
氯化钡
氯化铜
氯化铁
氯化铝
硝酸钠
硝酸银
硝酸钡
硝酸铜
硝酸铁
硝酸铝
硫酸钠
硫酸钾
硫酸钡
硫酸铜
硫酸铁
硫酸铝
碳酸钠
碳酸钾
碳酸钡
碳酸钙
碳酸镁
碳酸铜
2、常见盐类的制取
(1)纯碱的制取(侯氏制碱法)及相关性质
总反应方程式:①NaCl
+
CO2
+NH3+H2O=NaHCO3↓+NH4Cl(可作氮肥)
②2NaHCO3Na2CO3+H2O+CO2↑(CO2循环使用)
(2)
其他盐的制取
酸碱中和反应:
盐和盐之间反应:
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
②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
3、碳酸盐及碳酸盐的性质
(1)碳酸钠化学性质:
①与酸的反应:
②与碱溶液的反应:
(这两个反应可用于检验NaOH是否变质)
(2)检验溶液中存在CO32-的方法:
①取样少许与试管中,加入稀HCl,若有无色气泡产生,然后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存在CO32-
②加入石灰水或Ba(OH)2溶液,若溶液变浑浊,然后加入稀盐酸浑浊消失,则存在CO32-Ca(OH)2+Na2CO3=CaCO3↓+2NaOH
③加入CaCl2或Ca(NO3)2溶液,若液体变浑浊,则有存在CO32-
CaCl2+
Na2CO3=
CaCO3↓+2NaCl
Ca(NO3)2+
Na2CO3=
CaCO3↓+2Na(NO3)2
(3)碳酸钙的化学性质:
①与盐酸的反应:
②高温分解:
(4)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①与酸反应:
②受热易分解:
【随堂练习】
1.
下列关于“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    B.食盐是盐中的一种  
C.盐晶体在自然界很常见    D.盐就是由两种金属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
下列物质中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碳酸钠、硝酸、硫酸锌
B.硫酸亚铁、氢氧化钙、硫酸
C.
盐酸、氢氧化镁、硫酸铜
D.
氯化钙、碳酸钙、氧化钙
3、用石灰浆抹墙,日久变硬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蒸发
B.粘土结块
C.熟石灰变碳酸钙
D.熟石灰变生石灰
4、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下列物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是(

A、三氧化硫
B、盐酸
C、碳酸钾
D、硫酸铜
5.碳酸钠俗称纯碱,有关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纯碱其实不是碱,它属于盐类
B.可用纯碱代替洗涤灵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C.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D.冬天捞碱可说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
6.下列有关常见的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a2CO3的俗名叫烧碱
B.CaCO3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C.NaCl通常从海水中提取
D.NaHCO3呵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下图3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
(1)实验I可以证明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Il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3)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溶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渐滴人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
现象。由实验I、Ⅱ、Ⅲ得出结论:CO32-;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存在OH-的原因是
8.小明学了碳酸钠后,查得它还有一个俗名为小苏打的“弟弟”。它们间的不同点如下表:
俗名
苏打 纯碱
小苏打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微观构成
Na+和CO32-
Na+和HCO3-
两者的转化
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Na2CO3+CO2↑+H2O
下面是小明同学进行的探究:
(1)用两个试管分别取适量Na2CO3与NaHCO3溶液,并分别向两个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试液颜色变化。此实验的目的是

(2)在研究NaHCO3转化为Na2CO3时,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若观察到
(填“A”或“B”)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
(3)兴趣小组同学又对NaHCO3的其他性质进行了探究,发现
“兄弟”
两既有相似的共性也有不同的个性。从微观构成分析,造成
“兄弟”
两不同个性的原因是两者电离时生成的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