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我们身边的物质变化
玻璃破碎
食物变质
老师提供几张纸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让它们华丽变身。
看我七十二变
将纸折成各种形状
将纸剪成碎片
将纸张点燃
世间的万物总是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可分为几类?从化学的角度看,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变化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条件)。
变化时: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变化后:
观察判断有无其他物质生成,如果有其他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等是怎样的?
你会观察实验吗?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
无物质生成
1-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1-2
蓝色块状的胆矾
蓝色粉末的胆矾
1-3
蓝色的胆矾溶液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1-4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
二氧化碳气体等
现在我做几个小实验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实验1-1】
操作: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现象: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逐渐减少,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实验1-2】
操作:
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
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细小蓝色粉末。
【实验1-3】
操作:
1.把少量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的溶液。
2.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在两支试管的蓝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都有蓝色沉淀生成。
【实验1-4】
操作:
1.把少量石灰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
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
现象:
1.试管内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2.石灰石逐渐变小。
3.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实验现象的记录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1
液态的水
1-2
蓝色块状的胆矾
1-3
蓝色的胆矾溶液
1-4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
有水蒸气放出遇冷变液体
由晶体变粉末
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气泡放出,石灰水变浑浊
有
有
无
无
液态的水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二氧化碳气体等
想一想:
一、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水的沸腾;将蓝色块状的胆矾磨成粉末汽油、酒精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
以上变化中均没有生成其它物质即新物质
这都是物理变化
往石灰石中加盐酸有气体生成报纸、木柴燃烧;铁的生锈
以上变化中均有其它物质(即新物质)生成
这样的变化就叫化学变化
一、物理变化
举例:
伴随现象:形状变化、状态的改变
撕纸、折粉笔、木材制成桌椅 … ;
酒精挥发、铁水铸成锅、水的三态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则该变化为物理变化。
判断方法:
二、化学变化
伴随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还伴随有能量变化(发光、放热或吸热)。
——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举例:
木柴(纸张、天然气等)燃烧、菜刀生锈、
食物腐败、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动植物的呼吸 …
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发 光 发 热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此类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等。
提示:虽然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变化的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电灯发光放热
加热水至沸腾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融化
蜡烛燃烧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融化
但融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同时发生
你认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
D
C
【课堂练习】
变化前: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变化前:
变化后:
将纸折成各种形状
将纸张点燃
变化后:
纸
纸
灰烬等
将纸剪成碎片
纸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
C
3.下列 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牛奶变酸
C、煤气泄漏遇火爆炸 D、蒸汽锅炉爆炸
知识
方法
收 获
感悟
相信你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