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结晶现象 课前小测(知识点+检测)-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科粤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4 结晶现象 课前小测(知识点+检测)-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科粤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01 11:0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468100120523007.4结晶现象
知识预习
1.形成晶体的过程叫做 。
2.从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中提纯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是 。
3.过滤操作用于 与溶液的分离。
4.过滤操作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是:① ;② 。
5.过滤操作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 、 、 。
【自我检测】
1.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7-4-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B.分别将t2 ℃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 ℃,肯定都有晶体析出
C.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在t2 ℃时,用a、b两种固体和水分别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量取相同体积的水
2.图7-4-2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根据图回答:
(1)S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在 ℃时SA=SB>SC;
(2)随着温度的升高,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有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是 。
(3)要将B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冷却”或“蒸发”)。
(4)t3 ℃时,90 g 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物质 g。
3.图7-4-3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按下列要求选择填空。
(1)当温度低于t1 ℃时,A、B、C的溶解度大小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
A.A>B>C B.B>C>A
C.A>C>B D.C>A>B
(2)当温度从t2 ℃降低到t1 ℃时,从B和C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的晶体为 。
A.只有B
B.只有C
C.B较多C较少
D.C较多B较少
(3)要除去B中混有少量C的方法 。
A.溶解 B.过滤
C.冷却结晶 D.蒸发结晶
(4)要使某温度下三种物质的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从乙组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其序号填入甲组的横线上。
甲组:对A采用 ,对B采用 ,对C采用 (填序号)。
乙组:①增加溶剂;②降温至刚有晶体析出;③升温至刚有晶体析出;④恒温蒸发溶剂至刚有晶体析出;⑤增加该溶质至不再溶解。
答案
知识预习
1.结晶2.冷却结晶3.不溶性固体
4.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5.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
【自我检测】
1.D
2.(1)t2 (2)C (3)蒸发 (4)40
3.(1)C (2)C (3)C (4)③④⑤②④⑤ 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