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期末调研测试
历史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一第16题,共16题)、非选择题(第17题一
20题,共4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
请将答题纸交回。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
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
答题纸上。
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
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
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
符合题目要求。
《韩非子》记述: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令尹曰“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
父,报而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
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
臣也。据此可知A.春秋时期社会道德沦丧C.孝廉成为做官主要途径
B.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D,家国一体观念尚未形成
自唐朝以来,一批占有财富和良好文化教育者崛起形成“富民阶层”。但富民“虽田连
阡陌,家资钳7J,亦只与耕种负贩者同是一等齐民”,没有任何特权。伴随国家赋税征
收方式和乡里制度的变革,富民逐渐成为乡村控制的主要力量。"富民阶层"的形成
A.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成为基层治理的倚重力量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D.表明阶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宋朝时期,土地买卖、典当等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
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也比前代
更为松弛。这说明A.
土地兼并获得合法地位C.社会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B.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D.社会成员实现了自由平等
明人王圻在《续文献通考》中说“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方物,官
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市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互市。”据此可知
A.明朝政府取消海禁政策
B.明朝始设市舶司
C.外夷朝贡带动民间贸易发展
D.明朝海外贸易繁荣
康熙时期,允许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直接送交宫中内奏事处,皇帝亲手
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通过奏折了解各种情报,尤
其是官员操守、才具、吏治、交际等方面的内容。该制度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强化了对官员的控制
C.革除了吏治腐败现象
D.注重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咸丰三年(1853年),清廷让曾国藩出任湖南团练大臣,创建湘军,继咸丰十年,授任
两江总督、钦差大臣。清朝执政者对以曾国藩为首的地方督抚,由重用而变为依赖,授
予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下列对该则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冲击晚清统治格局
B.地方分权肇始于洋务运动C.军事变革是抵御外患的基本前提
D.清廷中央集权已名存实亡
7.下列关于清末新政时期
部分商务法规、章程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商会简明章程(1904年)
商务繁富之区设立商务总会,商务发达稍次之地则设商务分会。
商人通例(1904年)
肯定商人的地位,规定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循的通行规则等。
公司律(1904年)
规定公司的创办程序、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商办公司与官办
公司、官商合办公司“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奖给商勋章程(1906年)
凡制造新式机器者,奖以三等至一等商勋,赏加四品至二品顶
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1907年)
凡集股创办企业的华商,根据资本额多少,可分别获一、二、
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赏。
A.与戊戌变法经济措施近似
B.标志着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C.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D.表明政府固守的抑商政策逐渐式微8.土地革命时期,各地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消灭文盲的运动.,并开始普及免费教育;推行工
农兵代表会议制度;建立广大的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借贷合作社;工会、贫民团、
妇女代表会、少先队等组织纷纷建立。这表明A.中共尝试推进社会体制革新
B.文化教育是根据地建设的先导C.妇女儿童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根据地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老照片是珍贵的历史记忆,也是史学硏究的重要史料。1941年3月,陕甘宁边区八路军
A.民营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B.经济所有制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己经完成
D.扩大开放释放了非国有企业外贸活力
20世纪60年代,非洲很多国家刚获得独立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洲做了调查,
非洲学生很少有机会读到本国的历史、地理,也接触不到科学和技术的知识,他们读的
是欧洲的历史,特别是一度称霸欧洲的欧洲名人的历史。在法属非洲,书本告诉他们,
他们的祖先是高卢人,有着一双蓝色的眼睛,并详尽叙述了拿破仑的一生。这一现象
'A.反映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
B.说明非洲缺乏民族文化土壤
C.根源于欧洲对非洲的殖民扩张
D.表明欧非文化交流成果明显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
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
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该材料反映了
A.总统对政府缺乏有效制约
B.中央与地方存在权力争夺
C.总统与国会之间权力制衡
D.最高法院拥有法律解释权
'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时代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
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但马克思在1867年的《资本
论》中又认为:“在英国,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无疑已经达到最高度的、最典型的发展。
但甚至在这里,这种阶级结构也还没有以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里,一些中间的和
过渡的阶层也到处使界限规定模糊起来”。此变化反映了马克思
A.认为工业革命使阶级对立消失
B.坚持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主张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斗争
D.对于阶级关系的认识具有时代性
1944年10月9日,丘吉尔飞赴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二人就瓜分巴尔干达成秘密的
“百分比协议”(内容见下表),而美国也默许了这一协议。该“协议”
国家
苏联
英美
保加利亚
75%
25%
希腊
10%
90%
匈牙利
50%
50%
罗马尼亚
90%
10%
南斯拉夫
50%
50%
斯大林在《红星报》上发表文章,提出“目前党在农村中的政策,是从限制和排挤农
村资本主义分子的旧政策,逐渐向消灭富农阶级的新政策方面的转变。'‘
一场暴风雨般
的消灭富农阶级的运动在全国掀起。凡是被划为富农的,地方政权机关立即没收其财产,
将他们“扫地出门”。这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其中第17题13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
第20题12分。
(13分)解放军档案馆保存了
1929年1月朱德、毛泽东联名发布的《红军第四军司令
部布告》,这份珍贵档案是红军第四军自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途中发布的布告。阅读
布告内容节选如下:
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
公历一千九百二十九年一月
——摘自张文友《从两份布告看朱毛红军在井冈山的斗争》
概括提取布告中关于中共民主革命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
多角度概括提取信息,持论有据,论述充分,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15分)所谓负面清单,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
产业。学术上的说法是,凡是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业
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限制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墨西哥对外签署FTA
(自由贸易协定)所附负面清单中,多采用"保留采取或
维持任何措施的权利"这一措辞,以NAFTA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附件7为例,附件中对
金融领域的开放也多处使用“保留自行决定权”“在个案基础上”“在符合正常条款与条件
的前提下"的说法。在附件7墨西哥明细表B部分,“金融机构的设立与运行”中明确规
定,“在过渡时期内使用本部分第2款至第10款”“本部分第2款、第5款、第6款与第8
款的限额"。墨西哥的负面清单虽然种类较多,但主要是在金融、通信交通运输和专业服
务等行业。墨西哥在NAFTA的多个附件当中,均列明不符措施的国内法依据。在附件3,
墨西哥国家保留的产业均是《墨西哥合众国政治宪法》《公共通信法》等国内法律所限定
的,负面清单中还专门列出“行业分类”
一栏,说明该行业在《墨西哥行业与产品分类》
(国家统计、地理与信息协会1988年发布)中的代码和相应名称。
?
一一摘编自武芳《墨西哥负面清单设计特点及借鉴》
高二历史
第5页
共6页
(1)
根据材料概况墨西哥负面清单设计的特点o
(6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墨西哥负面清单设计的作用。(6分)
(3)
墨西哥制定负面清单的做法能给我国负面清单的设计提供哪些有益的启示。(3分)
(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字是汉族人所创制和使用的文字,在古代,汉字流传到日本并被长期使用,
但在近代,日本逐渐出现了文字改革的思潮。这一过程从明治维新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
19世纪''兰学"在日本逐渐兴起,使日本认识到了荷兰文字的简便,他们对汉字的复杂构
型产生不满,民间逐渐产生了排斥汉字的意识。明治维新前有人提出废除汉字,但遭到了
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的反对,所以最终没有被政府采纳。随着明治维新的推行和中国被侵
略的加深,日本反思了对中国文化和文字的学习,政府将文字改革提上日程,尤其在甲午
中日战争后,他们更加反对中国文化,把文字改革推向了高潮。政府推广假名(借助汉字
音形不用其意义)和罗马文字过程中,由于人民使用不习惯,推广受到了阻碍,废除汉字
改革势力遭到一定程度的压制。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人们发现假名不能完全表达意思和
情感,于是在日本废除汉字的势力被完全削弱,日本政府决定在日本国内长期使用汉字,
但受到汉字改革的影响,汉字在日本教育中的数量还是被减少了,而且多为简化后的汉字。
一一摘编自次仁桑珠《日本近代文字改革及文字使用概况研究》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文字改革的原因。(6分)
(2)
根据材料概括日本文字改革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文字改革的认识。(6分)
(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明末清初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引起了中西方文化的第
一次大碰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康熙帝从小对西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喜爱数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
学,并不断引进有科技才能的传教士来华并委以重任。他刻苦学习西方历法,重视钦天监
測报的准确性,以为授时乃国家要务,耕作活动需要按节气进行,无违农时,才能五谷丰
登。在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学过程中,康熙帝强调懂得了丈量法,就可以广泛搜剔隐匿田地,
在治理河域方面,也须具备几何学的知识。三藩叛乱期间,他提拔南怀仁,试制了适合山
地作战的新型火炮,这些火炮在平定吴三桂叛乱、回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战中都发挥了
很好的作用。在康熙皇帝的影响下,西学的应用成效显著,产生了一些水平高、影响大的
成果……康熙帝曾令法国传教士翻译《人体解剖学》,后发觉该书有悖于中国传统礼教,
便不予问世。由于西学的传播局限于社会的上层,甚至更囿于宫廷之内,因而中西交流与
广大民众联系不大,难于产生较大的社会效应。
——摘编自刘长江的《从康熙帝对待西学的态度看“中体西用"的早期实践》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帝主张"中体西用“的背景及实践的作用。(6分)
(2)
根据材料概括康熙帝"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原因。(6分)
边区注重军事斗争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百团大战的发动具备了物质基础
中共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D.军民团结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
下图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
变化情况。这表明
.国有■企业皿民奮企业和夕卜商投资企业
83-
5O^>
2017
A.标志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使巴尔干成为美苏斗争焦点
A.表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使农民的权益获得了更多保障
彻底消灭了苏联资本主义残余势力
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宗旨,民权革命,赣西一军,声威远震。平买平卖,
全国各地,压迫太甚,工人农人,十分苦痛。土豪劣绅,
洋货越多,国货受困,帝国主义,哪个不恨。国民匪党,
地主田地,农民收种,债不要还,租不要送。增加工钱,
军队待遇,亟须改订,发给田地,
士兵有份。敌方官兵,
事实为证,
横行乡镇,
完全反动,
老板担任,
准其投顺,
乱烧乱杀,
重息重租,
口是心非,
八时工作,
以前行为,
在所必禁。
人人怨愤。
不能过硬。
恰好相称。
可以不问。
城市商人,
积铢累寸,只要服从,
馀皆不论。外资外债,
概不承认,外兵外舰,不准入境。
统一中华,举国称庆,满蒙回藏,
全国工农,风发雷奋,夺取政权,
章程自定。国民政府,
为期日近。革命成功,
一群恶棍,合力铲除,肃清乱政。
尽在民众,布告四方,大家起劲。沐阳县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C
B
A
B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D
C
A
A
17.(12分)
信息概括提取
说明
革命宗旨是实现民权(1分)
赣南闽西地区曾受国民大革命影响,民权主义深入人心;当时国内面临严重的阶级对立和民族危机,中共以实现底层社会的民权为红军革命宗旨,易于发动群众和获得民众支持。(2分)
革命对象为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及南京国民政府
(1分)
国民大革命失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完成,封建势力的剥削压榨和列强侵略依旧严重,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其建立的国民政府走向人民对立面,它们都成为革命的对象。(2分)
红军以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为主要实现手段(1分)
中共吸取国民大革命失败之教训,认识到掌握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在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使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任答其中2点2分)
以工农为基础的各阶级各民族为革命依靠力量(1分)
中共代表并维护农民、工人、士兵、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并积极争取敌方士兵投顺,这都壮大了革命力量;中共提出国家统一后实行少数民族自治,以团结各民族共同革命。(2分)
注重革命政策宣传实效(1分)
文字浅显易懂,四言行文,琅琅上口,便于理解和传播;利用进军途中进行宣传,扩大了中共在广大民众中的影响力。(2分)
(每条信息概括提取及说明3分,能从四个不同角度概括提取信息,且说明持论有据,论述充分,得12分;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得1分。)
18.(15分)(1)特点:措施灵活、有过渡期安排;(2分)种类较多,但涉及产业较为集中,主要涉及国民经济命脉;(2分)不符措施与国内法律具有一致性,适用性较强。(2分)
(2)作用:负面清单的设计给予墨西哥一定的自由权,避免国内产业受到突然冲击;(2分)保障了国家经济安全,维护了国家利益;(2分)
国内法律依据明晰,保证了保留措施在墨西哥国内的适应性。(2分)
(3)启示:注重措施的可操作性与灵活适用性;注重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完善与负面清单相配套的国内法律法规;分门别类制定负面清单等。(任答其中三点3分)
19.(12分)(1)原因:兰学兴起;荷兰文字简便,汉字结构的复杂;民间人士的倡导;脱亚入欧的需要;(4分)近代中国的衰落,引发对中国文化的反思。(2分)
(2)特点:历时长、逐渐推进;由民间倡议到政府推广;过程曲折;文字混用;功利实用思想浓厚;由向中方学习转向向西方学习;(任答其中4点4分)
启示:文字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文字本身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不能以国家和文明的发达程度来判定文字的价值。(2分)
20.(12分)(1)背景:大量传教士来华,西学东渐;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先进,中国传统科技相对落后;康熙帝的个人兴趣。(3分)
作用: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有利于加强对国家的治理;有利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任答其中3点3分)
局限性:不违背儒家传统道德为前提;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封建统治;仅停留在器物层面;传播局限于社会上层,社会效应低。(任答其中3点3分)
原因: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缺乏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