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分类》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2、在按照角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3、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能够按三角形的内角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相互的关系。
教具准备:
量角器、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自学反馈
1、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角的知识,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什么是钝角、直角、锐角?
2、判断给出图形中的角各是什么角?
二、探索交流
1、小组活动:
(1)出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2)根据各个三角形数一数各有多少个锐角、直角、钝角?然后完成表格的填写:
1
2
3
4
5
6
锐角个数
钝角个数
直角个数
观察上表,这些三角形可以分成几类?怎样分?在小组里交流。
2、按角分的情况(学生说说这几个三角形的角的情况,然后说说自己打算如何分)
(1)分类:
根据上边三个三角形三个角的特点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
有三个角都是锐角;有一个角是直角,另外两个是锐角的;有一个钝角,另外两个是锐角的。
请同学再概括一下,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教师板书: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只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只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2)三角形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集合图表示这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圆圈表示。(画圆圈)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因为三角形分成三类,就好象是包含三个小家庭。
(边说边把集合图补充完整。)
每种三角形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反过来说,这三种三角形正好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
(3)拓展延伸:
一个三角形中可能有2个直角或2个钝角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学活动的过程”以活动促学习是本节的教学定位。在活动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由的、开放的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分一分、猜一猜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数学对话”的机会,力求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充分展现做中学,进而学会给三角形分类,促进学生的分类、概括、推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感悟出数学的真谛,逐渐养成探索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巩固练习
1、“连一连”说说你的理由是什么?
2、“剪一剪”把下边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应该怎样剪?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呢?
3、“猜一猜”给出两个角,猜猜会是什么三角形?
4、“分一分”你能在下面的三角形中分别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吗?
5、“判一判”下面的说法对吗?说明理由。
(1)3个角都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直角。
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最大的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设计意图】多形式、多层次的练习力求把学生带入一个活动场,一个思维场,一个情感场!学生在这个场域中游历,逐渐地内化知识、增长智慧、提升能力。
四、总结
这节课我知道了……懂得了……学会了……
五、课后作业:补充习题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分类》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对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进行的教学活动。我认为分类是一种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划分和组合的过程,三角形的分类在于给学生一种数学模型,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应用三角形,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三角形奠定知识基础。为了在课堂上有效地整合落实三维目标,我是这样设计:
激发兴趣,培养探索精
每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学生学习知识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自己去发现。在课堂上我为学生创设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悟中创。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2、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一节课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分类方法,学生在探究三角形分类过程中,我首先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观察、推理、验证、归纳。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学生动手操作,把三角形按角分: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然后引导学生分别起名字,我再用集合的形式加以总结归纳。三角形的分类是让学生用内心创造与体验学习数学乐趣,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操作,积极思考,与同学之间交流,展示自我的过程。
3、设计练习有技巧
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系统性,既注重操作性又考虑拓展性,助于学生对三角形有关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三角形分类》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和谐发展的过程;给学生创设了感兴趣的、有个性的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的活动过程,激发、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给学生创设了实践运用的空间,让学生真正亲近数学,让数学真正走进学生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