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8.1 用集合图表示问题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8.1 用集合图表示问题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01 10:2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集合图表示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的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并能用之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重复部分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导学案,集合圈,磁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脑筋急转弯)
房间里有两个爸爸,两个儿子,却只有三个人,这是怎么回事?(播放flash动画)
老师:在生活中这现象很多,我们经常会遇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数学广角,来研究一下这有趣的现象。(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出示下面是四(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跳绳 9人 杨明
1号 陈东
2号 刘红
3号 李芳
4号 王爱华
5号 马超
6号 丁旭
7号 赵军
8号 徐强
9号
踢毽 8人 刘红
3号 于丽
10号 周晓
11号 杨明
1号 朱小东
12号 李芳
4号 陶伟
13号 卢强
14号 ?
师: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问题:1. 哪些同学参加了跳绳比赛?哪些同学参加了踢毽比赛?
2. 哪些同学既参加了跳绳比赛又参加了踢毽比赛?
3. 参加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几个人?
生1:9+8=17(人) 生2:9+8-3=14(人)
师:看来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不同的意见,请你进行自主探究。
要求:1、根据图表,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图。
2、把学生的学号写在合适的位置上。
3、让别人清楚地看到哪些学号是跳绳的,哪些学号是踢毽的,哪些学号是都参加的?(学生把设计的图画在导学案3题下面)
三、小组交流,汇报展示
把你设计的图在组内说一说,推荐本组有特色的方法进行全班展示。
学生投影展示,教师注意追问:如何表示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的(体会两个集合中的公共元素构成的交集。)
生1 跳绳:1 2 3 4 5 6 7 8 9
踢毽:3 10 11 1 12 4 13 14
生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生3 跳绳的 踢毽的
2 5 6 7
8 9 1
3
4 11
13 14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强,并且画出了这么多不同的图示表示,上面的方案中,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生:第三幅,因为去掉了重复更直观。
师:数学上,我们把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看成一个整体,叫做一个集合;把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也看成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集合,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主题—集合(板书课题)。
四、绘制韦恩图,帮助解答问题。
师:集合通常用一个圈表示叫做集合圈,早在1881年,英国的科学家韦恩就想到了这一方法,并把它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韦恩图。现在我用蓝色的圈表示所有跳绳的同学,黄色圈表示所有踢毽子的同学,那么中间交叉的地方表示什么?
生: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同学。
师:左边这个月牙表示什么?右边的月牙表示什么?
生:只参加跳绳的同学。只参加踢毽的同学。
师:现在同学们都明白各部分表示的含义了,谁能帮老师把学号填在相应部位?(学生板演答案)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计算参加两项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么?
生1:8+9-3=14(人)
生2:6+3+5=14(人)
生3:8-3+9=14(人)
生4:9-3+8=14(人)
师总结:不管怎样,重复部分只能计算一次。
五、巩固练习,加深知识
105页做一做的1题,2题
六、总结课堂
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学会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知识等着你们去发现,探索,做个快乐的有心人吧,也许下一个韦恩就是你!
板书设计: 集合
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子的学生

方法1:8+9-3=14(人) 方法3:8-3+9=14(人)
方法2:6+3+5=14(人) 方法4:9-3+8=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