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6:人与自然(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6:人与自然(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01 09:5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6:人与自然
一、单选题
1.(2021·宁波)宁波月湖景区的梧桐树因被天牛的幼虫蛀食,生长受到影响。化学防治以喷洒农药为主,导致抗药性天牛数量增多,所以效果不明显。2021年5月初,园林部门通过释放花绒寄甲成虫(花绒寄甲是天牛的天敌之一)的方法,以虫治虫。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月湖景区内所有的梧桐树构成一个群落
B.?天牛的抗药性只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C.?花绒寄甲与天牛构成一条食物链:天牛→花绒寄甲
D.?“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具有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2.(2021·宁波)使用公筷公勺正成为甬城市民文明用餐的良好风尚。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使用公筷公勺属于(???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染途径????????????????????C.?保护易感者????????????????????D.?清除病原体人
3.(2021·杭州)吸食或注射毒品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下列关于吸毒危害和禁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且毒瘾会越来越大
B.?吸毒会损害人体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等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
C.?吸毒成瘾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人类遗传病
D.?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严禁种植大麻、罌粟等能提取毒品的植物
4.(2021·金华)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21年中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实行垃圾分类,节约使用资源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D.?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5.(2021·温州)19世纪晚期,德国医生科赫从患炭疽的牛甲体内采集到细菌S和R,将细菌S注入健康牛乙体内,细菌R注入健康牛丙体内。结果乙患上炭疽,而丙没有。这证明了炭疽的病原体是(??? )
A.?牛甲???????????????????????????????????B.?牛乙???????????????????????????????????C.?细菌S???????????????????????????????????D.?细菌R
6.(2021·绍兴)目前我国已经累计接种自主研制的新冠疫苗超5亿剂,并在世界各地推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属于传染源
B.?从免疫学角度看,新冠疫苗属于抗体
C.?注射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D.?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7.(2021·嘉兴)今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与2010年第六次普查结果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率仅5.38%。但浙江省的人口增加了1014万,增长率高达18.6%。浙江省人口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
A.?迁入人口多??????????????????????B.?年龄结构合理??????????????????????C.?出生率高??????????????????????D.?性别比例合理
8.(2021·湖州)控制传染源是防止新冠肺炎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属于控制新冠肺炎传染源的是( ??)
A.?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B.?接种新冠疫苗,产生抗体
C.?设立专用病房,隔离新冠肺炎患者??????????????????????D.?对皮肤进行酒精消毒,杀灭病原体
9.(2021·丽水)2021年全国各地陆续设立方舱医院,便于人们接种新冠疫苗(如图)。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来看,给健康人注射新冠疫苗属于(??? )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消灭病原体
10.(2021·衢州)青少年的健康事关国家的未来,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远离毒品不要吸烟??????????????????????????????????????????????B.?体育中考后不再参加体育运动
C.?为了学习经常不吃早餐???????????????????????????????????????D.?面对心理困惑不向任何人倾诉
11.(2021·宁波)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B.?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C.?空矿泉水瓶回收利用
D.?大量开采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12.(2021·杭州)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数学方法,如公式、图像、比例等。下列科学概念可以使用数学方法表示的是(?? )
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②压强: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③种群密度: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 ?④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都可以
13.(2021·杭州)近年来,在世界多地出现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列措施不能有效预防新冠肺炎传染的是 ( ???)
A.?在公众场合戴口罩????????B.?隔离患者及密切接触者????????C.?接触公共物品后洗手????????D.?接种流感疫苗
14.(2021·金华)新疆地区不仅棉花产量大,而且所产棉花品质好,特别是新疆长绒棉因其棉纤维长、柔软细腻、光泽度好,成为棉花界的明星。决定棉纤维长短这一性状的是(?? )
A.?基因??????????????????????????????????B.?DNA??????????????????????????????????C.?染色体??????????????????????????????????D.?细胞核
15.(2021·温州)小明发现学校农场里有青菜、菜青虫、食虫鸟、细菌等生物。其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细菌??????????????????????????????????B.?菜青虫??????????????????????????????????C.?食虫鸟??????????????????????????????????D.?青菜
16.(2021·湖州)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每时每刻向外辐射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C.?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
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二、填空题
17.(2021·杭州)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寄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它主要随按蚊叮咬进入人体,导致人体发病。近来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沃尔巴克氏菌的细菌可以感染按蚊,从而导致蚊子唾液中的疟原虫含量大幅减少,而且感染某种沃尔巴克氏菌的雄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雌性蚊子交配后所产生的卵大概率不能孵化,而受感染的雌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雄性蚊子交配所产生的后代都会感染沃尔巴克氏菌。
(1)按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进行分类,疟疾属于________传染病。
(2)疟原虫与沃尔巴克氏菌在细胞结构中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
(3)下列示意图中能准确表示受感染的雌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雄性蚊子交配产生后代的选项是________。

(4)与使用化学杀虫剂灭杀蚊子相比较,用沃尔巴克氏菌感染蚊子控制疟疾流行的优势在于________(写出一 点即可)
18.(2021·衢州)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1)棉花是被子植物,小科利用以下二歧分类检索表对新疆棉花进行分类,它对应检索表中字母________。
(2)新鍋棉的棉纱纤维长度比普通棉的长,这一性状是由________控制的。
植物检索表 la有种子……2
1b无种子……3
2a有花……P
2b无花……Q
3a有根……R
3b无根……S
19.(2021·台州)世界各地陆续发现新的新冠病株、给疫情的防控带来一定难度。
(1)新病毒的出现是由于病毒在传播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新老病株间的这种性状差异现象属于________(选填"变异”或“遗传")
(2)我国目前陆续开展了新冠疫苗的注射。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属于________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从传染病预防角度分析,该措施主要是为了________。
20.(2021·温州)通过对化石和遗传物质的研究,既可以确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也可以获得生物进化的证据。科学家在一个岛上发现了多具某种动物的化石,并通过研究化石发现这一动物具有脊柱、眼、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等特征。从而推出该种动物的外形以及生活环境(如图)。这一发现又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提供了证据,
(1)根据该动物化石的特征,科学家认为它是一种从水生动物到陆生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生物,其证据是________。
(2)科学家通过研究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来推测其亲缘关系。例举生物的一种遗传物质:________。
(3)下列关于过渡类型生物的观点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是___________。(可多选)
A.过渡类型生物是不会发生变异的
B.爬行类到鸟类也存在过渡类型生物
C.不同过渡类型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D.过渡类型生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E.过渡类型生物个体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性状
21.(2021·绍兴)一种难降解药物Y由于某种原因进入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
(2)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药物Y会在________体内浓度最高。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
22.(2021·绍兴)盐地碱蓬是一种耐盐碱的植物,能高度吸纳盐碱集聚于体内,实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
(1)某地种植的所有盐地碱蓬构成一个________?(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盐碱地中的盐分进入碱蓬细胞,受细胞中的 ________(填细胞结构)控制。
(3)碱蓬能适应高浓度盐碱环境,这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23.(2021·嘉兴)如图为能捕捉昆虫的猪笼草,其叶片的叶中脉延伸成卷须,卷须的顶端膨大为捕虫囊。
(1)当有昆虫落入捕虫囊时,囊口的囊盖就会合上,这属于植物的________(选填“感性”或“向性”)运动。
(2)捕虫囊只是把昆虫转变为含氮的无机物加以吸收利用,以弥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不足,因此即使剪掉所有的捕虫囊,猪笼草也不会死亡。从生态系统成分看,猪笼草属于________。
24.(2021·嘉兴)有袋类哺乳动物的化石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但现在地球上的有袋类主要生活在大洋洲,这是为什么呢?
(1)哺乳动物刚起源时,其中一支演化成了有袋类,当时地球上的大陆是一个整体,有袋类遍布世界各地,后来大洋洲与其它大陆因________分离开,各地的有袋类开始了各自演化。
(2)随着其它大陆上更高等的哺乳动物的崛起,有袋类由于母体子宫内没有发育完全的胎盘而使胎儿早产,需在母体的育儿袋里完成后期发育,使其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面被淘汰。有袋类的胚胎发育方式为________。
(3)大洋洲由于与其他大陆已经分离,更高等的哺乳动物没有侵入,同时由于大洋洲与其它大陆具有各种相似的________,最终大洋洲的有袋类在形态功能上演化出类似于其它大陆的各种类群,如类似狼、猫、兔的袋狼、袋猫、袋兔等。
三、解答题
25.(2021·衢州)“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随着衢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候鸟南下衢州栖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连续3年造访龙游“天鹅湖”湿地。如图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只画出部分生物)。

(1)这片湿地中的秋沙鸭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2)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3)通过生态治理,该湿地的自动调节能力明显增强,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26.(2021·湖州)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认知都是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地修正和深化的。
(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几代科学家通过实验和思维不断地进行修正的。其中卢瑟福基于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事实,经过思考得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________里”这一结论,该结论是对汤姆生关于正电荷均匀分布观点的修正。
(2)“谁控制生物的遗传?”人类对这一命题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直到________双螺旋结构的问世,才标志着对遗传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
27.(2021·衢州)日前,我国已在接种的新冠疫苗有三种,其中灭活疫苗是一种典型的传统疫苗,由己杀灭的新冠病毒制成。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报告接种已超6亿剂次。
(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人体通过注射灭活疫苗获得免疫的方法属于________?免疫。
(2)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过程中,衢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八个一”的行为要求,其中下列行为要求与预防传染病有关的是???? 。
A.车让人 B.行作揖礼 C.不随地吐痰 D.使用公勺公筷
28.(2021·台州)如图所示,随着深海载入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深海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1)早起科学家任务1000米以下的海洋深处没有生命,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19世纪科学家推测,深海生物的食物主要来自上次水域生物下沉的排泄物、尸体等,是因为他们认为深海生态系统缺乏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某一成分。该成分是________。
(3)深海地壳内喷出丰富的硫化氢、氢气等物质.周围微生物可以通过氧化硫化氢、氢气来获取能量,从而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附近的动物提供能量,形成了特殊的热泉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
A.核能
B.化学能
C.机械能
(4)研究深海生物的科学意义有________。
29.(2021·宁波)我们通常说的“棉花”不是花,而是棉籽表皮长出的绒毛。如图所示为新疆长绒棉,它具有纤维柔长、整齐度佳、强度高等优良性状,被誉为“棉中极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长绒棉的这些性状主要由________决定的。
(2)棉籽是棉花的种子,它由________?发育而成的。
(3)棉铃虫是棉花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害虫,它的卵孵化后,必须经过幼虫、蛹和成虫各阶段,这种出现蛹期的变态发育叫做________(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30.(2021·金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全球气候变暖,而气候变暖会对物种数量产生重大影响。
某森林中生存着冷杉、云杉卷叶蛾和一种特有鸟类。这种鸟的雏鸟只能以云杉卷叶幼虫蛾为食;云杉卷叶蛾的幼虫只以冷杉嫩芽为食。
科学家们为了研究气候变暖对这三种生物数量的影响,通过控制实验的环境温度,测定并记录了不同环境温度下冷杉开始萌芽、蛾幼虫和雏鸟最早孵出的日期,以及冷杉嫩芽、蛾幼虫、雏鸟存在的日期,如图所示。发现气候变暖能显著提早冷杉开始萌芽和蛾类幼虫最早孵出的日期,对于雏鸟最早孵出的日期影响不大。
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该森林内所有云杉卷叶蛾个体的总和是一个________;
(2)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考虑,冷杉属于________;
(3)若不考虑气候变化,该森林中的生物物种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4)通过该研究的结果可推测:随着气候变暖,该森林中这种鸟类的数量会________(选填“增多”或“减少”)。
31.(2021·湖州)世界是不断运动的。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认为现今的地球陆地原来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才逐渐分离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哈勃的现代宇宙学说告诉我们“宇宙在不断地膨胀”。
(1)魏格纳提出这一假说的事实是:①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是对应的。②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群在形态结构方面具有相似性,确定当时的生物具有________,从而推测它们曾经生活在同一大陆上。③.....
(2)如图图是“气球充气”活动,若将小圆点表示星系,该活动模拟了________(选填序号,不定项选择)。

①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②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③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
32.(2021·丽水)2021年5月1日,位于丽水市区的华东药用植物园正式开园,该园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药用植物园。园内的美女樱、柳叶马鞭草、孔雀草等近2000种植物多数可入药,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药学植物库。请回答:
(1)柳叶马鞭草常用分根法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叫做________。
(2)孔雀草(如图)的花和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孔雀草在分类上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园内所有绿色植物属于________。
(4)华东药用植物园是一个生态系统,其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33.(2021·嘉兴)疫苗接种被认为是医学科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疫苗研发的主要阶段包括:分离获得毒株→制成疫苗→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审批上市。那么如何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
【探究目的】探究疫苗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动物实验】
(1)实验方案:
实验过程中,B组注射的是________。
(2)实验结果:仅A组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两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标________,说明疫苗X对小鼠是安全有效的。
(3)交流反思;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小鼠实验筛选出的疫苗,还需要用灵长类动物(如猴)实验评估疫苗,进一步确认安全有效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从进化角度分析,支持用灵长类动物实验评估疫苗的理由是________。
(4)【临床试验】疫苗X的生产上市还需要经过三期的临床试验:
结果分析:Ⅲ期临床试验在疫区招募了20000名志愿者,试验结果如表所示,则该疫苗保护率是________。
注:疫苗保护率=(安慰剂组患病率一疫苗组患病率)÷安慰剂组患病率。
分组 志愿者 患病数
疫苗组 10000人 8人
安慰剂组 10000人 160人
【社会参与】接种疫苗是对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防范措施。当接种疫苗达到一定比率后就可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疫情蔓延,因此接种疫苗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健康,更是为了全社会的健康。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尽打快打疫苗。
34.(2021·湖州)细菌等微生物是土壤的成分之一,它必须从土壤中吸收含碳的物质、含氮的物质、水和无机盐等,以维持其生命活动。有的土壤细菌(以下简称为“X细菌”)能将环境中的尿素转化为氨气。为探究某土壤样品中是否含X细菌,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制备土壤浸出液。
②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配制培养基(内有除含氮物质外的其他必需物质),将培养基分装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
③在A培养皿中再加入________,B培养皿不加(如图甲)。
④将等量土壤浸出液涂抹在A和B两个培养皿的培养基表面,并在适宜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如图乙)。
⑤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加入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B培养基表面不显红色。
实验结果分析:
⑴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是由于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氨水。这是由于X细菌在适宜环境下进行________生殖(填生殖方式),产生较多的X细菌所致。
⑵X细菌能将尿素转化为氨气,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填生态系统的成分)。
实验结论:土壤样品中含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解析: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食物链亦称“营养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
A、景区内所有的梧桐树是同一物种,构成了一个种群;故A错误;
B、天牛的抗药性与生物的遗传、环境有关;故B错误;
C、花绒寄甲与天牛构成一条食物链:梧桐树→天牛→花绒寄甲;故C错误;
D、以虫治虫的方法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没有污染;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 B
解析: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了与他人的间接接触,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B。
3. C
解析:吸毒危害极大,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
A、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且毒瘾会越来越大,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等都有很大的损害,并引发多种并发症,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吸毒成瘾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神经生物学、精神科以及社会学等问题,所以吸毒成瘾不属于遗传病的范畴,C错误,符合题意;
D、毒品种类繁多,大致可分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冰毒等。大麻、罌粟等是能提取毒品的植物,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严禁种植大麻、罌粟等植物,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 B
解析: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A、垃圾分类,有助于资源回收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故A错误;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导致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正确;
C、积极植树造林,可以增强光合作用,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C错误;
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符合人与自然共生的主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5. C
解析: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真菌)、寄生虫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
细菌S注入健康牛乙体内,乙患上了炭疽,而细菌R注入健康牛丙体内,丙没有患病,说明炭疽的病原体是细菌S;
故答案为:C。
6. C
解析: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AB、新冠病毒从免疫角度看,属于抗原;从传染病角度看,属于病原体;故AB错误;
C、人体注射疫苗后会产生对应的抗体,这种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故C正确;
D、注射疫苗可以让健康的人群获得对传染病的免疫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 A
解析:引起人口增长的因素主要有:(1)人口的自然增长,即新出生的人口和已死亡人口之间的差额;(2)迁移增长,即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的差额。
浙江经济高速发展,对外来人口吸引力越来越大,由于迁入人口不断增多,因此 浙江省人口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 C
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所以只要切断传染病的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A、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在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不符合题意;
B、接种疫苗,这一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保护易感人群,B不符合题意;
C、设立专用病房,隔离新冠肺炎患者是传染源,因此设立专用病房,隔离新冠肺炎患者是控制传染源的措施,C符合题意;
D、对皮肤进行酒精消毒,杀灭病原体的措施不属于控制传染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 C
解析: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给健康的人注射新冠疫苗,让其获得对新冠肺炎的免疫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10. A
解析: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必须和社会相适应,人也要和环境相和谐,要有健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一分为二地看待世界上的事,摆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A、毒品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吸烟也损害人体健康,所以要远离毒品不要抽烟;故A正确;
B、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保持适当的体育运动;故B错误;
C、一天三餐要按时,营养要均衡;故C错误;
D、心理困惑要适当的与人倾诉,有助于心理健康;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 C
解析:“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思想就是保护环境,减小环境污染,据此分析判断。
A.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会使水富营养化, 增大藻类植物的生长,对渔业生成造成重大影响,故A不合题意;
B.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会减小海洋面积,缩小海洋生物的栖息地,故B不合题意;
C.空矿泉水瓶回收利用,可减小环境污染,节约能源,故C符合题意;?
D.大量开采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增大温室效应,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2. D
解析: 数学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
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应用了数学公式,所以①?符合题意;? ?
②压强: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公式p=,应用了数学公式,所以②符合题意;
③种群密度: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 是个体数量与单位面积之间的比值,应用了数学比例,所以③符合题意;?
④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应用了数学比例,所以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13. D
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和免疫性;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A、在公众场合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隔离患者及密切接触者,这一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能有效预防新冠肺炎传染,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接触公共物品后洗手这一行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接种流感疫苗只能预防流感,对新冠肺炎的预防不起作用,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 A
解析: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作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决定棉纤维长短这一性状的是基因,基因决定性状。
故答案为:A
15. A
解析:分解者是指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
青菜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菜青虫、食虫鸟需要从外界摄入有机物,属于消费者;细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等,属于分解者;
故答案为:A。
16. D
解析:太阳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可以给绿色植物提供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太阳能可以发电,阳光下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等。太阳能不会像煤和石油一样在燃烧时产生废气来污染环境,更不像煤和石油有耗尽的一天,不会用核能发电带来危险和后遗症,不会产生废气污染环境。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在大气、海洋、陆地形成一个全球性的水循环系统,并成为地球上各种物质循环的中心循环,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7. (1)血液
(2)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3)C
(4)可以减少化学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目标靶向明确等
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人类传染病可分为四类: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1)疟疾主要随按蚊叮咬进入人体,导致人体发病,所以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
(2)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有细胞核,沃尔巴克氏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疟原虫与沃尔巴克氏菌在细胞结构中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3)因为受感染的雌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雄性蚊子交配所产生的后代都会感染沃尔巴克氏菌,所以C能准确表示受感染的雌性蚊子与未感染的雄性蚊子交配产生后代。
(4)与使用化学杀虫剂灭杀蚊子相比较,用沃尔巴克氏菌感染蚊子控制疟疾流行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化学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目标靶向明确等。
故答案为:(1)血液? ?(2)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3)C? ?(4)可以减少化学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目标靶向明确等
18. (1)P
(2)基因
解析:生物检索表是以区分生物为目的,采用二歧分类检索的方法所制成的表。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1)棉花是有种子且能够开花的植物,即P符合题意;
(2)生物的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故答案为:(1)P;(2)基因。
19. (1)变异
(2)特异性;保护易感人群
解析:变异在生物体上泛指生物种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异。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1) 遗传性状的改变叫变异;
(2) 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1)变异;(2)特异性;保护易感人群。
20. (1)有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
(2)DNA
(3)B,C,D
解析:进化,又称演化,在生物学中是指种群里的遗传性状在世代之间的变化。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1)科学家认为它从水生动物到陆生动物之间的过度型生物,说民其具有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两种动物的特点,即有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
(2)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一般为DNA或RNA;
(3)A、达尔文进化论中认为生物都存在变异;故A错误;
B、生物都是从低等到高等进化,所以爬行类到鸟类进化过程中也存在过度型生物;故B正确;
C、从生物进化角度来看,生物进化过程中存在一个共同的祖先的;故C正确;
D、不同种类生物的出现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适者都被淘汰了;故D正确;
E、过度型生物是出现了不同的变异,然后通过环境的选择,适应环境的形状得以保留生存;故E错误;
故答案为:(1) 有鳃和肺、胸鳍内有五个趾骨;(2)DNA(或RNA);(3)BCD。
21. (1)水生植物→虾-→鱼→食鱼鸟(合理即可)
(2)食鱼鸟
(3)分解者
解析: 食物链亦称“营养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
(1)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包含的食物链有:水生植物→虾→鱼→食鱼鸟; 水生植物→鱼→食鱼鸟;
(2)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富集,所以消费者等级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因此此生态系统中食鱼鸟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高;
(3)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该系统缺乏分解者;
故答案为:(1)水生植物→虾→鱼→食鱼鸟;(或 水生植物→鱼→食鱼鸟);(2)食鱼鸟;(3)分解者。
22. (1)种群
(2)细胞膜
(3)自然选择
解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1)所有的盐地碱蓬是同一物种,构成了一个种群;
(2)物质进出细胞是由细胞膜控制的;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1)种群;(2)细胞膜;(3)自然选择。
23. (1)感性
(2)生产者
解析:(1)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感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称为感性运动,根据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的特征解答。
(2)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猪笼草的捕虫囊接收到昆虫落入的刺激后,产生囊口的囊盖合拢的运动,这是属于猪笼草的感性运动。
(2)猪笼草属于植物,因此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故答案为:(1)感性(2)生产者
24. (1)板块运动
(2)胎生
(3)自然环境
解析:(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分为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高山深沟,板块的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胎生、哺乳。
(3)达尔文进化论认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现今能生活着的生物都是通过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生物。可以从大洋洲的自然环境方面展开回答。
(1)哺乳动物刚起源时,其中一支演化成了有袋类,当时地球上的大陆是一个整体,有袋类遍布世界各地,后来大洋洲与其它大陆因板块运动分离开,各地的有袋类开始了各自演化。
(2)有袋类哺乳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特征为胎生、哺乳。
(3)大洋洲由于与其他大陆已经分离,更高等的哺乳动物没有侵入,同时由于大洋洲与其它大陆具有各种相似的自然环境,最终大洋洲的有袋类在形态功能上演化出类似于其它大陆的各种类群,如类似狼、猫、兔的袋狼、袋猫、袋兔等。
故答案为:(1)板块运动(2)胎生(3)自然环境
三、解答题
25. (1)消费者
(2)水草→虾→鱼→秋沙鸭
(3)生态系统成分变复杂或生物种类增多
解析: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食物链亦称“营养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为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这种由生物联结起来的链锁关系。
(1)秋沙鸭捕食其他生物,属于消费者;
(2)最长的食物链,即包含的物种最多,即 水草→虾→鱼→秋沙鸭;
(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物种种类多少有关,物种越丰富,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故答案为:(1)消费者;(2) 水草→虾→鱼→秋沙鸭;(3) 生态系统成分变复杂或生物种类增多.
26. (1)原子核
(2)DNA
解析:(1)根据a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行星模型理论,他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做圆周运动,后来的研究表明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2)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1)原子核的体积占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上的正电荷和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但是看不出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运动,是电子绕原子核沿一定轨道运动。 其中卢瑟福基于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事实,经过思考得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里”这一结论,该结论是对汤姆生关于正电荷均匀分布观点的修正。
(2)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直到DNA双螺旋结构的问世,才标志着对遗传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
故答案为:(1)原子核 (2)DNA
27. (1)特异性或人工
(2)B,C,D
解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1)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获得的免疫过程中会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也属于人工免疫;
(2)A、车让人,属于交通文明的内容;故A错误;
B、行作揖礼,可以避免接触,保持社交距离,与预防传染病有关;故B正确;
C、不随地吐痰,可以避免病菌的传播,与预防传染病有关;故C正确;
D、使用公勺公筷,更加卫生,与预防传染病有关;故D正确;
故答案为:(1)特异性或人工;(2)BCD。
28. (1)深海中水压过大。(合理即可)
(2)生产者
(3)B
(4)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合理即可)
解析:深海中缺乏阳光,静水压力大,形成黑暗、低温和高压的环境。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深海生态系统中没有光合作用的植物,没有植食性动物,只有碎食性和肉食性动物、异养微生物和少量滤食性动物。液体压强,简称液压,是指在液体容器底、内壁、内部中,由液体本身的重力而形成的压强。
(1)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1000米以下压强很大,生物难以承受;
(2)生态系统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成分是生产者;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微生物分解硫化氢和氢气等化学物质来获得能量,所以生态熊的能量来源是化学能;
(4)研究深海生物的科学意义,对生物的进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也可以对生态系统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1)深海中水压过大。(合理即可) ;(2)生产者;(3)B;(4)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合理即可) .
29. (1)基因
(2)胚珠
(3)完全变态
解析: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胚珠为子房内着生的卵形小体,是种子的前体。变态发育指动物胚后发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形态和习性上的变化。
(1)生物的形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3)棉铃虫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1)基因;(2)胚珠;(3)完全变态。
30. (1)种群
(2)生产者
(3)自动调节
(4)减少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1)种群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因此该森林内所有云杉卷叶蛾个体的总和是一个种群。
(2)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考虑,冷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3)若不考虑气候变化,该森林中的生物物种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通过该研究的结果可推测:随着气候变暖,发现气候变暖能显著提早蛾类幼虫最早孵出的日期早于冷杉开始萌芽,随着冷杉内芽数量减少,蛾幼虫的数量随之减少,因此该森林中的鸟类的数量会随食物的减少而减少。
故答案为:(1)种群? ?(2)生产者? ?(3)自动调节? ?(4)减少
31. (1)亲缘关系
(2)①②③
解析:(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凹凸非常吻合,便推测非洲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的。从这一偶然的发现,开始了大陆漂移的研究,通过搜集资料和实地考察,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了一些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吻合的证据,不久魏格纳正式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2)用气球建立星系模型,观察气球上的不同的点,当气球膨胀时气球上的点之间的距离会增大,气球表示宇宙,点可表示不同的星系,由宇宙中的星系的运动情况可知宇宙的运动情况。
(1)魏格纳提出这一假说的事实是:①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是对应的。②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群在形态结构方面具有相似性,确定当时的生物具有亲缘关系,从而推测它们曾经生活在同一大陆上。
(2)用气球建立星系模型,观察气球上的不同的点,当气球膨胀时气球上的点之间的距离会增大,气球表示宇宙,点可表示不同的星系,模拟了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①②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亲缘关系(2)①②③
32. (1)无性生殖(或营养繁殖)
(2)被子植物
(3)生产者
(4)太阳(或太阳能)
解析: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被子植物是当今世界植物界中最进化、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包括一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高等植物、藻类和地衣。
(1)利用根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繁殖;
(2)孔雀草能够开花,属于被子植物;
(3)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都是来自于太阳能;
故答案为:(1) 无性生殖(或营养繁殖);(2)被子植物;(3)生产者;(4)太阳(或太阳能).
四、实验探究题
33. (1)等量的生理盐水
(2)无明显差异
(3)亲缘关系近
(4)95%
解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惟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实验为探究疫苗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作对照实验,而A组注射的是X疫苗,因此B组注射的是等量的生理盐水。
(2)实验结果:仅A组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两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说明疫苗X对小鼠是安全有效的。
(3)交流反思;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小鼠实验筛选出的疫苗,还需要用灵长类动物(如猴)实验评估疫苗,进一步确认安全有效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从进化角度分析,支持用灵长类动物实验评估疫苗的理由是亲缘关系近。
(4)疫苗保护率=(安慰剂组患病率一疫苗组患病率)÷安慰剂组患病率×100%,
安慰剂组患病率=;疫苗组患病率=
疫苗保护率==95%,
故结果分析:Ⅲ期临床试验在疫区招募了20000名志愿者,试验结果如表所示,则该疫苗保护率是95%。
故答案为:(1)等量的生理盐水(2)无明显差异(3)亲缘关系近(4)95%
34. 尿素;无色酚酞;分裂;分解者
解析:(1)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2)氨气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③实验为探究某土壤样品中是否含X细菌,因此需要在A培养皿中放入尿素,B培养皿不加,为了做对照实验。
⑤由于“X细菌”)能将环境中的尿素转化为氨气,而氨气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在A和B两个培养皿中加入无色酚酞,观察颜色变化。
(1)A培养基表面显红色,是由于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氨水。这是由于X细菌在适宜环境下进行分裂生殖,产生较多的X细菌所致。
(2)X细菌能将尿素转化为氨气,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故答案为:③尿素 ⑤无色酚酞(1)分裂(2)分解者
_21?????????è?????(www.21cnjy.com)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