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3分)“表现出巨大价值,可以起到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作用”错,据材料二可知,数据量大只是大数据具有价值、发挥作用的前提。
2.B(3分)A“经济大数据源于开放的互联网”错,根据材料一第一段,经济大数据不只源于互联网,还包括政务统计数据。C“只有关联各种数据,才能产生实际效益”错,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关联数据只是大数据实现价值的基础,只有分析数据,才能产生价值。D“无需征得用户同意”错,根据材料二第二段,把数据提供给不同使用方应“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
3.C(3分)材料一论述的观点是用大数据可以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C选项可以作为论据。A项反映的是5G技术的优越性。B项反映的是大数据技术对微观经济的影响,未能反映对“宏观经济治理”的影响。D项反映的是社会中对大数据技术的不正当使用现象。
4.(1)数据量大是大数据具有价值的前提。(2)数据关联是大数据实现价值的基础。(3)计算分析使大数据最终产生价值。(4)广泛使用大数据使其效益倍增。(共6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四点6分,意思对即可。)
5.材料一是按照层层递进的逻辑顺序来论述的(1分)。材料一依次论述了大数据对宏观经济的监测、预测和辅助决策作用(3分),先分析监测,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预测,进而辅助决策,三段逐层递进,论证了用大数据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的观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6.A(3分)B“以致不敢接受孙老者的挑战”错,枪术是他的精神寄托,不是用来争勇斗狠的。C“但让人们看到了武道传承的希望”错,王三胜和小顺们并不真正明白武道的含义,只把它作为谋生或炫耀的手段。D“这表明他意志消沉,因而被时代抛却”错,沙子龙“既不承认自己有徒弟,也不传给孙老者枪法”,恰恰表现了他不甘消沉,孤傲执着地坚守国术传承,保留最后一点尊严;另“被时代抛却”的原因在于西方现代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句中因果关系不成立。
7.B(3分)武痴孙老者本就是“专程从河间赶来会会沙子龙”,所以即便没有王三胜事件,他也会自己去找沙子龙切磋。
8.(1)武艺高强却深藏不露
(2)为武道没落而落寞悲凉
(3)孤傲执着,坚守武道尊严
(共6分,一点2分,如写外形特征给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可酌情给分。)
9.(1)沙子龙枪法超绝,无人能敌,可断对手之魂。(2)时代变迁,枪法无用武之地,无可传之人,武道之魂断绝。(3)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失去内在精神传承的危险。(4分)(共6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可酌情给分。)
10.D(3分)上乃忧而问计于良,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有故怨,数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功多不忍。”
11.C(3分)古代称帝王或王后的死叫做崩。
12.B(3分)由“立为韩王,以良为韩司徒”“乃使良还”“良归至韩”可知,张良与刘邦相遇后,曾离开刘邦去辅佐韩王,并不是“一直留在刘邦身边”。另课文《鸿门宴》中也有“臣为韩王送沛公”之语。
13.(1)秦皇帝大怒,在全国大规模搜索,张良于是改换名姓,逃避到了(或:在)下邳。(共5分,“索”“更”“亡匿”各1分,句意2分。“索”,搜索,寻求。更,改换。“亡匿”,逃走躲避起来。)
(2)(张良)听说项羽因为张良跟随汉王的缘故,不让韩王成回国,而和他一起东行,到彭城杀了他。(共5分,“以”“之”“东”各1分,句意2分。以,因为。之,到……去,回。东,东行,向东去。)
14.(1)张良劝说汉王烧毁栈道,向天下人表示没有返回之心,来稳住项王的心。(2)张良劝说汉王采用他的计策,使原本失约的诸侯都前来救援。(共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张良,字子房,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弟弟死了也没厚葬,以全部家财寻求刺客刺杀秦王,为韩报仇。张良找到一个大力士,给他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秦皇帝东游,到达博浪沙中,张良和刺客伏击秦皇帝,却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在全国大规模搜索,张良于是改换名姓,逃避到了(或:在)下邳。十年后,陈涉等起事。景驹自立为楚代理之王,占据留县。张良想去追随他,半路上遇到沛公。沛公率几千人攻占下邳,张良便跟随了他。沛公任命张良做厩将。沛公到薛地,会见项梁,一起拥立楚怀王。张良便劝说项梁道:“您已立了楚的后代,韩国的各位公子里横阳君韩成贤能,可以立为王,以便多树同盟力量与外援。”项梁派张良找韩成,立为韩王,任张良做韩王司徒。汉元年,沛公做汉王,领有巴蜀之地。张良于是劝汉王烧毁栈道,向天下人表示没有返回之心,来稳住项王的心。汉王于是便让张良回去了。一边走,一边烧毁栈道。张良回到韩地,听说项羽因为张良跟随汉王的缘故,不让韩王成回国,而和他一起东行,到彭城杀了他。张良便从小路回汉。汉王任张良做成信侯,从东攻楚。张良多病,不曾单独率兵打过仗,常作为出谋划策之臣,时时随从。汉五年冬天,汉王追赶楚军到阳夏南部,战斗不利,坚守固陵军垒,诸侯到约定日期不来救援。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他的计策,诸侯都来了。汉六年,封赏功臣。张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出谋划策于帷幄之中,决定千里之外的胜利,是子房的功劳。”便封张良为留侯。皇上已经封了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日夜争功不能决定,没有能分封。张良说:“陛下起自平民,和这些人一起夺得天下,现在陛下已经成了天子,所封的都是萧何、曹参等故交亲近的人,所杀的都是平素仇恨的人。这些人担心陛下不能全封,又怕被怀疑有过失而杀害,所以聚集起来谋反。”皇上于是担心地向张良问计,张良说:“皇上平素怨恨的人,群臣都知道的,谁最厉害?”皇上说:“雍齿和我有旧仇,多次侮辱我使我受窘,我想杀他,因为他功劳多而不忍心。”张良说:“现在赶快先封雍齿,以昭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先受封,便会人人心安了。”于是皇上设宴,封雍齿做什方侯,并赶紧催促丞相御史计功封赏。群臣喝过酒,都高兴地说:“雍齿都被封侯了,我们不必担心了。”高帝去世,吕后认为张良有德,便强行给他俸禄。六年后去世,谥号文成侯。
15.B(3分)颔联意谓纵使有朝一日能够窥见孟子的门墙,但恐怕终生也难以望及韩愈的肩背。这并不是推崇韩愈更过孟子,而是呼应首联,将传道始终置于学文之前。若能窥到孟子门墙,于传道有所心得,恐怕已无余力在文章上向韩愈看齐。
16.(1)直接抒情。首联直言自己有传道授义的壮心,谦逊中透露出坚定、自信;尾联写自己唯恐暴得虚名,愧对欧阳修的赞誉,表达了恭敬谦逊之情。
(2)借典故传情。颔联借“窥墙”之典,说明自己愿窥孟子之门墙,无力学韩愈之文章,表达传道授义的坚定、自信;颈联用“抠衣”的典故表达对欧阳修的恭敬,用“倒屣”的典故写欧阳修对自己特别相待,表达了对欧阳修的感激之情。
(3)借事传情。颈联借自己拜谒欧阳修在诸生之后却获其特别相待一事,表达了对欧阳修的恭敬与感激之情。
(共6分,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中,抒情方式1分,举例2分,举一例即可。如答“间接抒情”并举例解说正确,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赏析】
此诗充分体现了王安石近体诗“逋峭雄直”之特色。首联劈空而来,兀傲不凡,先提道义,后及文章,意谓自己虽有传道授义之壮心,以传道之余力学文,可惜力所未逮。《论语·学而》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在行道之后。诗人秉受儒家思想,重视道义更过文章。“欲”“虽”“强”“穷”表现自谦之情,妙在谦语多而并不减其自信之态。比较欧阳修原诗,几乎每一句都在回诗中得到了承应,唯有首句“翰林风月三千首”王安石未做回应,从整首诗来看,显然王安石所自许的是“道义”,以及能够传承道统的“文章”,对于李白的风月之诗并不推崇。王安石生性耿直,傲岸倔强,虽然对欧阳修的期许表示了逊谢,却并不唯唯,在自负和谦虚之间很有分寸。这并不是一般的客气,而是表达了一定的立场与态度。
17.(1)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2)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3)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共6分,每空1分。)
18.C(3分)第一空: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此空应为“呕心沥血”。第二空:始作俑者,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开山鼻祖,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此空应为“开山鼻祖”。第三空:毋庸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此空应为“毋庸置疑”。第四空:承前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承上启下,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此空应为“承前启后”。
19.D(3分)此句有两处错误:关联词位置错误和词语排序逻辑错误。应把“不仅”调整到“提升了”之前,交换“智慧”和“工艺”的位置。
20.(1)构成: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尾字仄起平收。(1分)“古琴书法”与“针灸太极”两两相对,点出四种非遗项目,“声悠墨扬添彩”与“体康拳健生风”分别对应上句的非遗项目,结构相同,写其效果。(2分)(2)表达效果:这两句生动凝练地展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魅力,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感染力强。(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21.(60分)
材料分析:
作文紧扣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突出命题“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引导学生胸怀家国,敢于担当。
两段材料的核心内涵为:“百年党史意义非凡,成就过去,更会引领未来。峥嵘百年,初心未改。”结合“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主题演讲的情境要求,需解读百年党史深刻的精神财富,写出它对于新时代青少年重要的指导意义。百年党史的精神价值是什么?党史学习对新时代的指导意义是什么?青少年又该如何去传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这些问题应在演讲中予以回应,不可只是一味地歌颂我党伟大的历史而忽视对现实意义的挖掘。在写作中应将对党史学习的感悟融入到个人成长实践中。
注意演讲稿格基本格式。
参考立意
1.学党史,聚力量,赢未来
2.如磐初心凝伟力,砥砺前行谱新篇
3.传承红色基因,勇做时代少年
4.同学革命史,共筑中国梦
5.如歌岁月君须记,少年初心寄未来
附202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一)内容项(20分)——题意、内容?
其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二)表达项(20分)——语言、文体和结构、卷面?
其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20分)?
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⒀材料新鲜⒁构思精巧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特征?
三、关于作文的其他项评定?
(一)扣分项评定?
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
(二)
残篇评定?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6.完全空白的,评0分。
四、新课标卷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满分:60分)
一等(20~16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表达20分:符合文体
要求结构
严谨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二等(15~11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三等(10~6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表达20分: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不符合文体
要求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密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封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线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分)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就染
材料
传统的宏观经济监测数据主要来源于政府统计部门的业务采样数据,这些数据时效
差,样本量小,差错率高,在这些效据上开展抽样统计监测分析,分析结果的精准度
也往往不够高。而经济大数据除了政务统计数据,更多的是商务平台数据、搜索引擎数
据、网络爬虫数据、智慧物联数据,等。这些数据,源于开放性的互联网,体量巨
大,来源广泛;这些数据,捕捉的是微观经济活动,颗粒度小,时效性强。在这些“海
量数据”上开展全量数据分析,能将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更精准地挖掘出来,还可以进
步运用到市场分析、形势研判、政策模拟、效果反馈等宏观经济监测事项中,实现对宏
观经济运行状态的实时跟踪和结构特征的精准研判
在经济新常态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
我国经济正逐渐步入结构调整的深水区,宏观经济预警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传统的宏
观经济预测方法不仅受限于采样数据的缺陷,而且面临小样本推断的瓶颈,而在经济大
数据范畴内,利用大数据技术更易构建经济先行指标体系,从而更易构建多维的预测模
型并进行复杂性预测,这使得大数据正成为突破传统预测方法瓶颈的一个重要手段,在
GDP、失业率、通胀率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上已有成功的应用。大数据预测方法
往往具有比传统经济预测更好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这往往能为宏观经济预警赢得更长的
窗口期,从而能为宏观经济结构调藏得更多的战略机遇
近年来,我国每一次宏观调控都面临规避全球经济冲击、对冲世界经济下行的考
验。运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宏观经济决策机制,提高宏观经济决策水平,
已成为全球贸易和中国经济的共同焦点。过去,宏观经济决策主要是经验决策模式,而
在大数据时代,“让数据说话”是大数据的精华所在,通过大数据可以实时监测经济
行轨迹,可以超前预测经济发展走势,大数据正逐渐成为辅助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手
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