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十八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课前预习
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 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沈阳城。日军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事变”。
2.1932年,日本扶植 ,在长春建立 ,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3.“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促进了全国 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4.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在西北“围剿”红军的爱国将领 、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 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 ,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
5.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 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 到西安参加谈判。经过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 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二、易错易混
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它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2.中国局部抗战开始于九一八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于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三、基础闯关
1.(2018?浠水县校级模拟)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在今年春季升始使用的新教材中,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
A.1931年九一八事变 B.1936年西安事变
C.1937年七七事变 D.1938年台儿庄战役
2.(2018春?乌兰浩特市校级月考)下面内容是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致张学良的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听候中央处理”是怎样处理的?( )
A.积极抗战 B.顽强抵抗 C.不准抵抗 D.联共抗日
3.(2018春?樊城区期中)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改善两党关系 B.中华民族利益 C.党的利益 D.个人利益
4.(2020 张家界 13.)2015 年 6 月 9 日《参考消息》登载了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王志国一篇文章“‘十 四年抗战说’蕴含多重意义。”文中“十四年抗战说”是把哪一事件作为抗日战争的开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七七事变的爆发
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内容。
(1)1935年12月,在中共领导下,北平学生反对日本策划的“华北自治”,发动了“____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1931年, ______ 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激起了全国各界同胞的抗日怒潮。中国共产党代表 ______ 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抗日烽火燃遍了东北大地。
(3)1936年,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促成了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
四、拓展提高
1.(2018?安阳县二模)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中国》一书中写通“不论我们对这件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这场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他口中所说事件的意义在于( )
A.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B.扰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共矛盾完全消除 D.全面内战爆发
D.是中国人民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
2.(2018?重庆)1936年12月,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基本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 D.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3.1904-1905年,通过日俄战争,日本控制南满铁路和辽东半岛,并实现驻军。1919年,成立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军事最高指挥机关“关东军司令部”。1927年,日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了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两年后,为摆脱国内经济政治危机,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由此可见( )
A.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B.中国国共内战为日本提供可乘之机
C.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D.九一八事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4.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请回答:(1)材料一反应了蒋介石的什么政策?这个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恶果?
材料二 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
(2)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3)“这场军事政变”是谁发动的?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4)“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五、核心素养培养
1._???2018????·???????_小芳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一份《西北文化日报》,其中如图所示版面涉及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重庆谈判
2.(2018?宁德模拟)1932年到1936年上半年,日本政府组织移民到东北地区达6093人。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历史因素是( )
A.甲午战后,日本割占我国辽东半岛
B.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
C.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同意一致抗日
D.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3.材料论述题
甲午战争期间,民众甚至为了几个劳逸费,帮助日军搬运炮弹。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打响。面对日军的凶猛进攻,负责指挥作战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邀请周恩来到其寓所共话战局。李宗仁指挥战前一向都拥兵自重的“杂牌军”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他们放下成见、放下自私,携手共赴国难;中共则组织鲁南老百姓,冒着炮火,把大刀、弹药、粮食、蔬菜、肉蛋、烧酒、食盐等送上前线,再将大批伤病员运往后方救治。……六里石村,百多户人家,只不过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小村落,却是大战时的后勤基地之一,一桶桶开水,一罐罐小米稀饭从这里送往前线。
——摘编自《南方周末》2015年4月9日第1624期《抗战地理二》
(1)什么历史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一、课前预习
1.柳条湖;九一八。
2.溥仪;伪满洲国。
3.抗日救亡。
4.张学良;联共抗日;西安;停止内战;西安事变。
5.全民族的利益;周恩来;联合抗日;初步形成。
二、易错易混
三、基础闯关
1.A【解析】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九一八事变。故选A。
2.C【解析】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了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张学良下令将20万东北军撤出东北,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
3.B【解析】据所学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B。
4.A
5.(1)一二·九运动。
(2)九一八;杨靖宇。
(3)西安。
四、拓展提高
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安事变知识点。由材料《红星照耀中国》“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可知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后,为了全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终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故选B。
2.C【解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C。
3.A【解析】本题考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根据材料“1927年,日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了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两年后,为摆脱国内经济政治危机,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可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是经过长期准备的。故选A。
4.【解析】(1)材料一反应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驻守沈阳的东北军要求抵抗,但是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东北军十几万人撤入关内。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东北全境沦陷。
(2)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华清池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了。
(3)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最后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1)不抵抗政策;东三省不到半年失陷。
(2)西安事变;1936年。
(3)张学良和杨虎城;逼蒋抗日。
(4)和平解决;十年内战的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五、核心素养培养
1.【核心解读】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知识点,重点掌握其影响。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结合图中报纸的标题和内容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
2.【核心解读】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现象的相互关联。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点。1931年,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进攻中国的东北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日本占领东三省。所以出现了1932年到1936年上半年,日本政府组织移民到东北地区达6093人的现象。故选B。
3.【核心解读】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名师点睛】(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促使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言之有理即可。观点和论述可以如: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面对日军的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广大民众以各种方式积极参战,支援前线;国共两党再度实现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最终取得胜利。
【答案】(1)西安事变。
(2)观点: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论述:面对日军的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广大民众以各种方式积极参战,支援前线;国共两党再度实现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最终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