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1 长方形的周长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1 长方形的周长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01 15:4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 教材P79 例1;课堂活动 1题图一;练习十九 1、2题长方形内容。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2、在探索长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3、感受长方形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 长方形周长公式的运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 小棒 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助趣 助疑 预习 质疑


主动
预习
激趣
导疑 师:上节数学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师:什么叫周长呢?
师:你会求周长吗?你有哪些办法呢?看哪位同学最聪明,想到最多的解决办法。
师:同学们都特别爱动脑筋,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个以前学过的图形的周长。
师:拿出你们预先准备的小棒,围一围,看看会得到什么图形。
师:平行四边形我们暂时不管,哪求长方形的周长有没有最简单的方法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板书:长方形的周长) 生:认识周长。
生:周长是指围图形一周的长度。
生1:可以用软尺量。
生2:也可以用绳子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
生3:可以用直尺量出各段的长度,再把他们加起来。
生1:长方形。
生2:平行四边形。

助探 助展 合作 探究 汇报 练习




自主
学习
合作
释疑
交流
分享
引导
点拨 课件出示例1,齐读例题。
师:读了例题,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可通过摆小棒,小组讨论,群策群力,看看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求出所摆的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师巡视指导,建议各小组尽可能的采用多种方法。
抽小组汇报,一组汇报完了后另一组接着补充。并说出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同时强调注意“单位”和“答语”。
生汇报后,师帮助板书。
引导对比观察哪种方法最简便。
生1:长方形的长是9cm。
生2:长方形的宽是6cm。
生3:问题是求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摆长方形,并小组讨论。
确定怎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并各自尽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9+9+6+6
=18+6+6
=24+6
=30(cm)
我是“长+长+宽+宽”来计算的。
方法二:9×2+6×2
=18+12
=30(cm)
我是“长×2+宽×2”来计算的。
方法三:9+6+9+6
=15+9+6
=24+6
=30(cm)
我是“长+宽+长+宽”来计算的。
方法四:(9+6)×2
=15×2
=30(cm)
我是“(长+宽)×2”来计算的。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cm。
第四种方法两步就算出来了,最简便。每个长方形里面有两个长加宽。

动 总结
运用
拓展
升华 助能 助创 拓展 升华

引导概括长方形周长公式。师板书。
引导全班复述一遍公式。
师:从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呢?
师:“(长+宽)×2”这就是我们今天找到计算长方形周长最简便的方法了。希望同学们能很好的掌握。
师:同桌讨论完成“课堂活动1题图一”。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师:用手中工具量一量数学书封面长是多少cm,宽是多少cm,并根据公式计算一下周长是多少cm。数据取整数。
师:结合长方形周长公式,列式完成练习十九 1题图一图二,注意单位哟。(抽生上台板演。如果时间不足就作为课外作业,做在作业本上,照着画图,列综合式计算。强调尽可能的美观。)
师:认真观察表格中各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完成表格前三行。师巡视检查。(如果时间不足就作为家庭作业,计算来填在书上。) 生: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生:从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长方形有长和宽。
生:先数长有多少格,宽有多少格,再根据公式计算。
(8+5)×2
=13×2
=26
量一量:长26cm,宽18cm。
周长:(26+18)×2
=44×2
=88cm
生先独立完成,有问题可同桌探讨。被抽到的学生上台板演。
板演完毕后,其他学生对照自己的计算,看是否有区别。并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周长
例1:用长9cm和宽6cm的小棒各两根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方法一:9+9+6+6
=18+6+6
=24+6
=30(cm) 方法二:9×2+6×2
=18+12
=30(cm)
方法三:9+6+9+6
=15+9+6
=24+6
=30(cm) 方法四:(9+6)×2
=15×2
=30(cm)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cm。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并对比发现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学生交流踊跃、发言积极,一个汇报完毕另一个立即举手。从汇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用多种方法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在板演时,虽强调了学生完成作业时要记得带上单位,师也记得带上了单位,但没有用括号把单位括起来。这一细节,在下次课堂上记得对学生进行补充强调。
分步式改为综合算式时,师在“9+9+6+6”与“9+6+9+6”这两个算式中未采用括号,有待注意这种细节。
在学生用多钟种方法完成求“长方形周长”时,如果先要求学生不要打开书本,可能动脑筋的效果会更好,否则难免会有学生不动脑筋,照着例题上的方法照搬下来就完事了。
总之,这节课虽然在总体上努力渗透了课改核心理念,在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下,走出了村小课改课堂的第一步,但在一些细节把握上还做得有所欠缺,需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认真、更严谨地对待。尽可能的把每一节课都上好,让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更锻炼了能力,为以后的独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