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直线的方程
一、单选题
1.直线false的斜率是( )
A.false B.false C.false D.false
2.已知直线false方程为false,false和false分别为直线false上和false外的点,则方程false表示( )
A.过点false且与false垂直的直线 B.与false重合的直线
C.过点false且与false平行的直线 D.不过点false,但与false平行的直线
3.直线false:false和直线false:false.若false,则false的值为( )
A.0或5 B.0 C.5 D.非上述答案
4.经过点false,倾斜角是直线false的倾斜角的2倍的直线方程是( )
A.false B.false C.false D.false
5.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经过定点false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false表示
B.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false表示
C.经过定点false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false表示
D.对于直线false,无论false为何值,直线总过第一象限
6.直线false恒过定点( )
A.false B.false C.false D.false
7.false,动直线false过定点false动直线false过定点false,若false与false交于点false(异于点false,false),则false的最大值为
A.false B.false C.false D.false
8.已知false与false是直线false(false为常数)上两个不同的点,则关于false和false的方程组false的解的情况是( )
A.无论false如何,总是无解 B.无论false如何,总有唯一解
C.存在false使之恰有两解 D.存在false使之有无穷多解
二、填空题
9.若动点false,false分别在直线false和false上移动,则线段AB的中点false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10.已知直线false过点false且与直线false:false垂直,则false的点斜式方程为 .
11.已知三条直线false,false,false,若false,则false的值为______.
12.已知点false和点falsefalse,若线段false上的任意一点false都满足:经过点false的所有直线中恰好有两条直线与曲线falsefalse相切,则false的最大值为___.
三、解答题
13.过点 P(3,4) 的直线 l
(1)求 l 在两个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方程;
(2)求 l 与x,y正半轴相交,交点分别是A、B,当△AOB面积最小时的直线方程.
14.已知抛物线 C : x2=2py(p>0) ,其焦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1,设动点 M(t,?12) ,过M作C的两条切线 MA , MB (A,B为切点).
(Ⅰ)求P的值;
(Ⅱ)求证:直线 AB 恒过定点Q;
(Ⅲ)设圆 E : x2+(y?52)2=r2(r>0) ,若圆E与直线 AB 相切,且切点正好是线段 AB 的中点,求r的值.
15.已知直线 l 方程为 (m+2)x?my?3m?8=0 , m∈R .
(1)求证:直线 l 恒过定点 P ,并求出定点 P 的坐标;
(2)若直线 l 在 x 轴, y 轴上的截距相等,求直线 l 的方程.
16.已知圆 O:x2+y2=r2(r>0) 与椭圆 C:x2a2+y2b2=1(a>b>0) 相交于点M(0,1),N(0,-1),且椭圆的离心率为 22 .
(1)求r的值和椭圆C的方程;
(2)过点M的直线 l 交圆O和椭圆C分别于A , B两点.
①若 2MB=3MA ,求直线 l 的方程;
②设直线NA的斜率为 k1 ,直线NB的斜率为 k2 ,问: k2k1 是否为定值? 如果是,求出定值;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B2.C3.A4.D5.D6.D7.B8.B9.false10.y-1=-(x-2).11.false12..
13.【答案】 (1)解:当直线过原点时,斜率为 k=43 ,直线方程为 y=43x ;
当直线不过原点时设方程为 xa+ya=1 ,则 3a+4a=1 ,解得 a=7 ,直线方程为 x7+y7=1 ,即 y=?x+7 .
综上所求直线方程为 y=43x 和 y=?x+7
(2)解:设直线 l 方程为 xa+yb=1(a>0,b>0) ,∵直线过点 P(3,4) ,∴ 3a+4b=1 ,
1=3a+4b≥212ab ,当且仅当 3a=4b ,即 a=6,b=8 时等号成立,∴ ab≥48 ,
S△OAB=12ab≥24 ,∴△AOB面积最小值为24,此时直线方程为 x6+y8=1 ,即 4x+3y?24=0
【解析】(1)分类讨论,直线过原点,直接求出斜率后得直线方程,直线不过原点时设方程为 xa+ya=1 求解;(2)设出截距式方程为 xa+yb=1(a>0,b>0) ,代入点的坐标,用基本不等式求得 ab 的最小值,从而得直线方程.
14.【答案】 解:(Ⅰ)因为抛物线C的焦点和准线分别为 (0,p2) 和 y=?p2 ,
所以由 |p2?(?p2)|=1 ,得 p=1 .
(Ⅱ)设 A(x1,y1) , B(x2,y2) ,则 x12=2y1 , x22=2y2 ,
因为抛物线 C 的方程可写为 y=12x2 ,
由于 y′=x ,所以切线 MA 的斜率为 x1 ,故 y1+12x1?t=x1 ,
整理得切线 MA 的方程为 2tx1?2y1+1=0 ,
同理可得切线 MB 的方程为 2tx2?2y2+1=0
因为两点A,B确定直线 AB ,所以直线 AB 的方程为 2tx?2y+1=0 ,
所以直线 AB 过定点 Q(0,12) .
(Ⅲ)通过直线 AB 和抛物线C,则
由 {2tx?2y+1=0x2=2y ,可得 x2?2tx?1=0
于是 x1+x2=2t , y1+y2=t(x1+x2)+1=2t2+1
设 N 为线段 AB 的中点,则 N(t,t2+12)
由于 EN⊥AB ,而 EN=(t,t2?2) , AB 与向量 QN=(t,t2) 平行,
所以 t2+(t2?2)t2=0 ,解得 t=0 或 t=±1
当 t=0 时, r=|EN|=2
当 t=±1 时, r=|EN|=2 .
【解析】(Ⅰ)根据题意可得 |p2?(?p2)|=1 ,简单计算,可得结果.(Ⅱ)利用导数可得切线 MA , MB 的方程,进一步可得直线 AB 的方程,然后判断可得结果.(Ⅲ)联立直线 AB 与抛物线的方程并使用韦达定理,可得线段 AB 的中点 N 的坐标,然后根据 EN⊥AB 的坐标表示,进行计算可得结果.
15.【答案】 (1)证明:由 (m+2)x?my?3m?8=0 化简得 m(x?y?3)+2x?8=0 ,
令 {x?y?3=02x?8=0?{x=4y=1 ,故直线 l 恒过定点 P(4,1)
(2)解:由题得 (m+2)x?my?3m?8=0 中 m+2≠0,m≠0 .
令 x=0 有 ?my?3m?8=0?y=?3m?8m ,故 l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 ?3m?8m .
令 y=0 有 (m+2)x?3m?8=0?x=3m+8m+2 .故 l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 3m+8m+2 .
故 ?3m?8m=3m+8m+2?(3m+8)(2m+2)=0 ,故 m=?1 或 m=?83 .
当 m=?1 时, 化简得 x+y?5=0 ,当 m=?83 时,化简得 x?4y=0
故直线的方程为 x+y?5=0 或 x?4y=0
【解析】(1)将含有 m 的项提取出来,再令 m 所乘的式为0,不含 m 的项也为0,列方程求解即可.(2)算出直线 l 在 x,y 轴上的截距令其相等求解即可.
16.【答案】 (1)解:因为圆 O:x2+y2=r2(r>0) 与椭圆 C:x2a2+y2b2=1(a>b>0) 相交于点M(0,1)所以b=r=1.又离心率为 e=ca=22 ,所以 a=2 ,所以椭圆 C:x22+y2=1 .
(2)解:①因为过点M的直线l另交圆O和椭圆C分别于A,B两点,所以设直线l的方程为 y=kx+1(k≠0) ,由 {y=kx+1x22+y2=1 ,得 (2k2+1)x2+4kx=0 ,
则 B(?4k2k2+1,?2k2+12k2+1) ,同理 {y=kx+1x2+y2=1 ,解得 A(?2kk2+1,?k2+1k2+1) ,
因为 2MB=3MA ,则 2?4k2k2+1=3?2kk2+1 ,
因为 k≠0 ,所以 k=±22 ,即直线l的方程为 y=±22x+1 .
②根据①, A(?2kk2+1,?k2+1k2+1) , B(?4k2k2+1,?2k2+12k2+1) ,
k1=kNA=yA?yNxA?xN=?k2+1k2+1+1?2kk2+1=?1k , k2=kNB=yB?yNxB?xN=?2k2+12k2+1+1?4k2k2+1=?12k ,
所以 k2k1=12 为定值.
【解析】(1)由交点M(0,1)可求b , 由离心率可求a , 从而得到椭圆方程;(2)①设出直线l的方程,分别联立椭圆方程和圆的方程,解出a , B两点的坐标,由 2MB=3MA 得到关于k的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结果;②结合①中A , B两点的坐标,利用斜率公式直接用k表示 k1 和 k2 ,由此可求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