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课件 (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课件 (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02 08:4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的构想
最初萌芽: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商谈。
基本框架:1979年1月30日,正在美国访问的邓小平发表讲话指出,“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并表示“我们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正式提出: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
定为国策:1985年3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至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港、澳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正式确立。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


新课探究
探究点:“一国两制”的构想
(1)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2)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
烈愿望
(3)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综合国力增强
1.背景
2.提出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含义
4.地位
1)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
度不变。
2)法律基本不变。
3)生活方式不变。
4)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
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
变。
5)北京除了派军队外,不向
香港特区派干部。


不变
主权回归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5相关史事,找出
“一国两制”下香港的“变”与“不变”
1898《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租借新界为期99年
新 界
香港岛
九龙
1860《北京条约》
割占九龙
香港问题的由来
港澳之殇
1842《南京条约》
割占香港岛
1、香港问题的由来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
2、香港回归经过——①1982年,中英谈判
我们始终坚持主权问题不容谈判,主权和治权不能分离,这是不能动摇的!
英国可以放弃香港的主权,但前提是用主权换治权。
三个不平等条约有效
中国收回的是新界。
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
的问题,中国将收回是整个香港!
反对中国政府在香港驻军。
我们一定要驻军,驻军是主权的表现!
在谈到香港问题时邓小平坚决的说到: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如果到1997年还不收回香港,那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撒切尔夫人盛气凌人地说“香港只有在英国的管辖下才能继续繁荣。如果要收回香港,那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邓小平坚定的说:“如果我们在香港问题上谈不拢,那么中国将决定香港回归的时间和方式,我们穷是穷了一点,但打起仗来是不怕死的。”
撒切尔听了这句话,脸一下子就青了,所以后来离开大会堂下台阶的时候,摔了一跤
2,香港回归经过——②1984年12月签署联合声明
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字仪式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香港回归经过——③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播放视频
清政府被迫承认葡萄牙对澳门的占领。
澳门半岛
氹 仔 岛
路环岛
3、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
葡萄牙海盗商人请求上岸晾晒货物,暂居;
1557年
开始长期居住;
1887年
4、澳门回归经过
①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中葡澳门交接仪式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香港区旗
香港区徽
澳门区旗
澳门区徽
识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并说出它们的含义
5、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
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③中英、中葡的共同努力
④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三.港澳回归的意义
①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②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经验
在香港回归前撒切尔夫人曾断言:“香港离开了英国人的管治,就会很快垮台了。”
文字内容
0
1990
1991
1992
1996
1993
1995
1994
1997
1737
1566
1417
1333
754
872
1022
1180
亿美元
香港在资本主义统治下的生产总值
回归后的香港----数字为证
香港回归后的生产总值
材料:
香港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级金融中心。在过去的10年为内地企业融资达1100亿美元。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表示,在回归前,他根本不敢想象香港能超越东京及伦敦。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国际形势黄皮书
回归后的澳门
????——从“负”到“正”。回归后第一年,也就是2000年,澳门特区扭转回归前连续4年经济负增长局面,2000年至2010年本地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约为14%
????——人均GDP名列亚洲前茅。
2010年,澳门特区人均GDP达到约合39036美元,是1999年的2.8倍。
????——累计财政盈余1000亿澳门元。2000年至2010年财政年度,特区政府财政收支连续11年出现盈余。回归十二年间,政府财政累计盈余由不足130亿澳门元,增至1000亿澳门元,财政实力增长近7倍。
台湾
澳门
香港
就差你一个了
China
如果少了这一点,行吗?
今逢盛世倍思亲,遍寻中华少一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在正确方针的指导下,远离母亲的游子终将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随堂训练
1.“一国两制”构想出台的历史背景包括( )
①历史原因造成了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
湾问题的存在 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整个
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③不断发展的中国已
经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实力 ④由于历史原
因,三地的情况比较复杂【来
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2.香港、澳门的回归,其重要意义有( )
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我国在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
步 ③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④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A
3.我国能够成功于1997年、1999年分别收回香
港和澳门主权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军事力量的壮大
D.“一国两制”的构想
B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
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 、一国两制提出 D、香港、澳门回归
D
练一练
课堂小结
方针
“一国两制”构想
实践
港澳回归
意义
洗雪国耻
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
1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香港:1997.7. 1
澳门:1999.12.20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