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连除的实际问题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学会根据题目的条件,理解题意并分析数量关系,能够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计算,并且能够在老师的提倡和鼓励中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2.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以及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复习回顾
一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当除数的个位数小于5
时,用“四舍”法把除
法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
数试商;
2 5 5
51
50
3
2 1 0
0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2.当除数的个位数大于或等于5时,用“五
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求出的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 6 9
59
60
6
3 5 4
1 5
新课探究
二
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2个书架一起共放了224本书。
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分析问题:
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
要求什么问题?
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分析问题:
根据“ 2个书架一共放了224本书”可以先算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
根据“有2个书架”和“ 每个书架有4层”可以先算一共有多少层。
方法一
先算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书,再算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书。
224÷2=112(本)
112÷4=28(本)
综合算式:
224÷2÷4
=112÷4
=28(本)
答: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28本书。
每个书架的本数
每层的本数
方法二
先算书架一共有多少层,再算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书。
4×2=8(层)
224÷8=28(本)
综合算式:
224÷(4×2)
=224÷8
=28(本)
答: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28本书。
书架的总层数
每层的本数
这题可以怎样检验?
想一想
可以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算得是否正确。
把求出的得数当作条件, 看看2 个书架是不是一共有224本书。
28×4=112(本)
112×2=224(本)
2个书架正好224本书,说明解答正确
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解答结果
答: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28本书。
一个书架的本数
两个书架的本数
回顾解答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总结
可以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
解决这样的问题从条件想起比较方便。
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列综合算式解答。
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24÷(2×4)
=224÷8
=28(本)
224÷2÷4
=112÷4
=28(本)
☆被除数连除两个数等于被除数除以两
个数的积。
等式
教材习题
1.四年级学生平均分成4队, 每队平均分成3组。
168÷4÷3=14(人)
答:每组有14人。
巩固练习
①每个年级分得多少本?
③每个班分得多少本?
900÷6=150(本)
6×3=18(个)
900÷(3×6)
=900÷18
=50(本)
900÷6÷3
=150÷3
=50(本)
方法一:
方法二:
924÷3=308(只)
308÷7=44(只)
答:平均每只燕子每天吃了44只害虫。
小军用36元买了4盒正方形蛋糕,每盒3块;小华用50元买了5盒圆形蛋糕,每盒2块;小力用48元买了3盒三角形蛋糕,每盒4块。哪种 蛋糕最贵,哪种最便宜?
正方形蛋糕:36÷4÷3=3(元)
圆形蛋糕:50÷5÷2=5(元)
三角形蛋糕:48÷3÷4=4(元)
3<4<5
答:圆形蛋糕最贵,正方形蛋糕最便宜。
知识点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1.想一想,填一填。
学校准备把960本图书平均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多少本?
(1)根据“960本图书平均分给6个年级”,可以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
平均每个年级分多少本
960÷6=160(本)
随堂练习
三
再算平均每个班分多少本,列式为:______________。
列综合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平均分给6个年级”和“每个年级有4个班”可以先算_________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列综合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0÷4=40(本)
960÷6÷4=40(本)
一共有多少个班
6×4=24(个)
平均每个班分多少本
960÷24=40(本)
960÷(6×4)=40(本)
2.李师傅和王师傅3小时共加工零件636个,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636÷2÷3
=318÷3
=106(个)
答: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零件106个。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324÷79=
455÷91=
3 2 4
79
4
3 1 6
8
4……8
4 5 5
91
5
4 5 5
0
5
验算:4×79+8=324
验算:5×91=455
370÷52=
435÷35=
3 7 0
52
7
3 6 4
6
7……6
4 3 5
35
1
3 5
8 5
2
7 0
1 5
12……15
验算:7×52+6=324
验算:12×35+15=324
420÷3÷7
=140÷7
=20
=420÷21
=20
420÷(3×7)
450÷30÷3
450÷(30×3)
=15÷3
=5
=450÷90
=5
下面各题可以怎样计算?与同学交流。
270÷6÷5
=270÷(6×5)
=270÷30
=720÷8÷6
=90÷6
720÷(8×6)
=9
=15
210÷35
=270÷(7×5)
=270÷7÷5
=6
3.选择。
希望小学每个年级都有5个班,在一次献爱心捐款活动中,全校学生一共捐了900元,平均每个班捐款多少元?列式错误的是( )。
A.900÷6÷5 B.900÷5 C.900÷(6×5)
易错辨析
辨析:忽略题中的隐含条件。
B
?下面的解题过程正确吗?若不对请改正。
小军在游泳池里游泳,他游了5个来回,共游了800米。游泳池的泳道长多少米?
800÷5=160(米)
答:游泳池的泳道长160米。
不正确。 800÷(5×2)=80(米)
答:游泳池的泳道长80米。
辨析:一来一回是两个泳道长度,游了5个来回,是十个泳道的长度。
1.在 里填上“>”“<”或“=”。
9×2×3 9×(2×3)
75÷15÷5 75÷(15÷5)
120÷(2+3) 120÷2÷3
720÷(8×6) 720÷8×6
提升点 1
利用连除比较大小
=
<
>
<
培优训练
四
2.小军用36元买了4盒正方形
蛋糕,每盒3块;小华用50
元买了5盒圆形蛋糕,每盒
2块;小力用48元买了3盒
三角形蛋糕, 每盒4块。哪
种蛋糕最贵,哪种最便宜?
正方形蛋糕:36÷(3×4)=3(元)
圆形蛋糕:50÷(5×2)=5(元)
三角形蛋糕:48÷(3×4)=4(元)
5>4>3,圆形蛋糕最贵,正方形蛋糕最便宜。
2.解决问题。
(1)有5袋球,一共850个,每袋里有黑白两种颜色的球,且两种颜色的球同样多,平均每袋中有白球多少个?
850÷5÷2=85(个)
答:平均每袋中有白球85个。
提升点 2
利用连除解决有隐含条件的实际问题
(2)平均每人每天折多少颗?
288÷4÷(1+2)=24(颗)
答:平均每人每天折24颗。
1.一盒药共120片,每次3~5片,每日2~3次,这盒药最多可以服用多少天?最少呢?
3×2=6(片) 120÷6=20(天)
5×3=15(片) 120÷15=8(天)
答:这盒药最多可以服用20天,最少可以服用8天。
思维拓展
2.一个大西瓜,需要2只小猴一起抬。3只小猴要把西瓜从离家300米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只小猴要抬多少米?
一个大西瓜,需要2只小猴一起抬。3只小猴要把西瓜从离家300米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只小猴要抬多少米?
300米
100米
100米
100米
一个大西瓜,需要2只小猴一起抬。3只小猴要把西瓜从离家300米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只小猴要抬多少米?
300米
100米
100米
100米
平均每只小猴
要抬200米。
课堂小结
五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1)仔细读题,明确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
求的是什么问题;
(2)找出题中有联系的两个条件,想一想根据
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从而确定先
算什么;
(3)选择一种方法按求解步骤分步列式计
算,也可以根绝数量关系列综合算式
解答;
(4)解答完成后,可以用“把得数代入原
题”的方法检验,看看解答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