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2分)目前所知,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是( )
A.铭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
2.(2分)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实行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2分)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时,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行政机构是( )
A.驻藏大臣
B.军机处
C.伊犁将军
D.澎湖巡检司
4.(2分)1898年,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商鞅变法
5.(2分)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二次革命
6.(2分)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
A.古田会议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八大
7.(2分)抗日战争中,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李宗仁指挥的(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8.(2分)解放战争中,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9.(2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以下口号出自于五四运动的是( )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⑤“反对华北自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10.(2分)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重工业
B.轻工业
C.纺织业
D.畜牧业
11.(2分)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1980年,中央兴办的四个经济特区中,位于福建省的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2.(2分)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3.(2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一文件,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4.(2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罗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下列科技成就开我国卫星成功发射先河的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州五号
D.神舟七号
15.(2分)文物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汉谟拉比法典》见证了下列哪一地区的文明成就( )
A.古代埃及
B.古代两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16.(2分)它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从9世纪开始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它是( )
A.教会
B.城市
C.庄园
D.大学
17.(2分)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改革的领导者是( )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尼古拉二世
D.叶卡特琳娜二世
18.(2分)1492年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9.(2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下列发明成果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
A.珍妮机
B.火车
C.汽车
D.计算机
20.(2分)罗斯福新政中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举办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来增加国民收入,刺激消费与生产的均衡。材料肯定了“新政”中哪一方面的措施( )
A.以工代赈
B.调整农业生产
C.整顿金融体系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二、组合列举题(每小题4分,共7分)
21.(4分)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是
。
(2)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
。
(3)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4)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人物是
。
22.(3分)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信息。
(1)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2)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
。
(3)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是
。
三、辨析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8分)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23.(2分)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错误:
改正:
24.(2分)秋收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错误:
改正:
25.(2分)1956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错误:
改正:
26.(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马恩河战役异常惨烈,有“绞肉机”“地狱”之称。
错误:
改正:
四、史料解析题(27题5分,28题8分,29题6分,30题8分,27分)
27.(5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
(1)上述材料出自于谁的主张?他是哪一学派创始人?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哪一建议,使该学派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材料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司马迁撰写的历史巨著名称。
材料三:全书背景广阔,作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文学作品名称。
28.(8分)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中国的对外交往,既有交流互鉴,也曾固步自封。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
材料一:
(1)上图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商路,写出这条商路的名称。图中的A处是哪里?
材料二:
(2)与图一、图二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1757年,清朝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3)“与外界隔绝”体现了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有何危害?
材料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请列举一例。
29.(6分)国际格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由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态势。国际力量的对比引发国际格局的大洗牌和国际秩序的大调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1)文中的“条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署的?这次会议和华盛顿会议共同构成了一战后怎样的国际新秩序?
材料二:“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
﹣﹣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2)二战后,美国对苏联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20世纪末,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开始向新格局过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共识。
(3)材料三中提到的世界“新格局”正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
(4)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新的国际形势,我们应该如何做?
30.(8分)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导、社会变革的前奏。人类历史上一次次的思想解放运动,矗立起一座座高大的思想丰碑。
材料一: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造就了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1)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新青年》
(2)材料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是哪场运动的两面旗帜?
材料三:14世纪,意大利学者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他们通过欣赏、阐释古典文化中充满的人性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
(3)写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及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
材料四: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4)材料四出自哪一部经典著作?它的发表,标志着哪一科学理论的诞生?
五、活动探究题(31题8分,32题10分,共18分)
31.(8分)在人类历史上,大国的崛起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戏,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哪部法律文献?英国由此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长达12米的火炬,左手托握着美国人民在反对殖民统治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文献……
(2)材料二提到的“文献”是美国哪一文件?这场“斗争”的转折点是什么战役?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3)材料三中的文献是在哪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发表的?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
(4)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这次变革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32.(10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以敢为人先、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开创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新局面。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开创篇】
材料一:
(1)图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它在哪座城市?党的诞生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伟大意义?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写出发生的具体时间。(年、月、日)
材料二:他尊重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但不迷信苏联的经验……,他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3)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材料中“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起点在哪儿?
【建设篇】
材料三:邓小平依据对二十多年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总结,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当富裕……
(4)党的哪次会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引导中国人民走上富强之路?
【奋斗篇】
材料四: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5)材料中“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
(6)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2021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历史试卷
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解答】据课本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实行行省制,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故D符合题意;禅让制是邦国时代首领传承制度,分封制是西周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地方行政机构,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后,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故C符合题意;驻藏大臣管辖西藏,军机处是中央机构,元代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解答】1898年,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着戊戌变法开始,故选B;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运动,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排除A;1911年辛亥革命,排除C;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排除D。
故选:B。
5.【解答】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声势震动全国。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北伐战争。
故选:A。
6.【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选项C符合题意;古田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A排除;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排除;中共八大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D排除。
故选:C。
7.【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李宗仁”并结合所学,1938年3月,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取得的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打击日军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C符合题意。
故选:C。
8.【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并结合所学,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D符合题意。
故选:D。
9.【解答】据所学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都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⑤“反对华北自治”是一二?九运动中的口号。
故选:C。
10.【解答】1953年,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故选:A。
11.【解答】1980年,我国设立4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故选D,排除ABC。
故选:D。
12.【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一国两制”是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故D符合题意;《共同纲领》有临时宪法作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国土地法大纲》是在1947年,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4.【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开我国卫星成功发射先河,故A符合题意;神舟一号、神州五号、神舟七号均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做出了贡献,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解答】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故见证了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故选:B。
16.【解答】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9世纪开始,欧洲庄园流行开来,约到11世纪遍布欧洲,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农民和农奴;庄园的耕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两部分。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种,其收获全归领主。农民的小块份地自己耕种,其收获以维持农民一家生活。C符合题意。
故选:C。
17.【解答】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进行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故选:B。
18.【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由87名船员和3艘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此后,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9.【解答】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发明的汽车,实现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故C符合题意;珍妮机、火车均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计算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解答】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减少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从而扩大生产资料市场,扩大消费需求。题干中罗斯福新政中通过举办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来增加国民收入,刺激消费与生产的均衡。材料肯定了“新政”中以工代赈的措施。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二、组合列举题(每小题4分,共7分)
21.【解答】(1)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的是蔡伦。
(2)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孙中山。
(3)根据所学可知,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袁隆平。
(4)根据所学可知,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人物是伯里克利。
故答案为:
(1)蔡伦。
(2)孙中山。
(3)袁隆平。
(4)伯里克利。
22.【解答】(1)根据所学可知,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2)根据所学可知,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3)根据所学可知,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是明治维新。
故答案为:
(1)司母戊鼎。
(2)《辛丑条约》。
(3)明治维新。
三、辨析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8分)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23.【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故答案为:
错误:吴起镇;改正:甘肃会宁。
24.【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故错误;秋收起义改为南昌起义。
故答案为:
错误:秋收起义;改正:南昌起义。
25.【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使得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土地改革改为三大改造。
故答案为:
错误:土地改革;改正:三大改造。
26.【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法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有“绞肉机”“地狱”之称。
故答案为:
错误:马恩河;改正:凡尔登。
四、史料解析题(27题5分,28题8分,29题6分,30题8分,27分)
27.【解答】(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知,这是孔子的思想,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2)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3)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知,司马迁撰写的历史巨著名称是《史记》。
(4)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贾宝玉、林黛玉”可知,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文学作品名称是《红楼梦》。
故答案为:
(1)孔子;儒家。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史记》。
(4)《红楼梦》。
28.【解答】(1)上图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商路,这条商路的名称是丝绸之路,图中的A处是长安。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2)与图一、图二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唐朝文化。1405﹣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3)“与外界隔绝”体现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如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等。
故答案为:
(1)丝绸之路;长安。
(2)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
(3)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等。
29.【解答】(1)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签署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条约》。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新秩序。
(2)二战后,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对苏联采取冷战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冷战的开始。
(3)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4)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新的国际形势,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提高国际地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故答案为:
(1)巴黎和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多极化趋势。
(4)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新的国际形势,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提高国际地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0.【解答】(1)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2)材料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
(3)“14世纪,意大利学者掀起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他们通过欣赏、阐释古典文化中充满的人性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反映的是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4)“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出自《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故答案为:
(1)百家争鸣。
(2)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3)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4)《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
五、活动探究题(31题8分,32题10分,共18分)
31.【解答】(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可知,这体现了议会对王权的限制,是《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美国人民在反对殖民统治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文献”可知,这就是1776年的《独立宣言》,它宣布美国独立;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萨拉托加大捷。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可知,这就是1789年的《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攻占巴士底狱。
(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可知,这就是工业革命;这次变革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故答案为:
(1)《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2)《独立宣言》;萨拉托加大捷。
(3)《人权宣言》;攻占巴士底狱。
(4)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32.【解答】(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图2反映的是历史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
(3)由“他尊重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但不迷信苏联的经验……,他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可知,材料中的“他”指的是毛泽东。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4)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中国道路”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可以看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的核心。
故答案为:
(1)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3)毛泽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十一届三中全会。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