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慧眼识真(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2分)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一位著名部落首领。与他并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
B.蚩尤
C.禹
D.启
2.(2分)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如图①对应的朝代是(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3.(2分)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其中老子创立的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2分)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我国古代中医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被誉为“医圣”的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王羲之
D.吴道子
5.(2分)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正式确立这一制度的皇帝是( )
A.汉武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太宗
6.(2分)“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垂老别》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请问这场动乱是( )
A.大泽乡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
7.(2分)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最后完成在(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8.(2分)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发生在元朝的是( )
A.建立郡县制
B.设置西域都护
C.建立行省制度
D.设置伊犁将军
9.(2分)某同学搜集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物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
A.汉赋的兴起
B.唐诗的繁荣
C.宋词的发展
D.元曲的流行
10.(2分)大国的博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在我国古代有一部科技名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是( )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11.(2分)“它坚持斗争1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绘的是( )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太平天国起义
D.义和团运动
12.(2分)辛亥革命被称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掀起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开办京师大学堂
C.宣告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创办《青年杂志》
13.(2分)某同学想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史实,以下可供参考的资料是( )
A.电影《鸦片战争》
B.纪录片《北洋水师》
C.《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D.《五四运动图志》
14.(2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条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D.七七事变的爆发
15.(2分)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爱国青年张楚准备奔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投身革命事业,他的目的地是( )
A.广州
B.延安
C.重庆
D.南京
16.(2分)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其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7.(2分)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在以后很长时期还将处于这一阶段。我国开始进入这一阶段的标志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土地改革的顺利结束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8.(2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开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征程的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19.(2分)当今,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202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多少周年( )
A.20周年
B.30周年
C.40周年
D.50周年
20.(2分)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957年底,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1.(2分)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文明古国与文明成果搭配正确的是( )
A.古埃及——甲骨文
B.古印度——金字塔
C.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D.中国——种姓制度
22.(2分)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西欧城市的复苏
B.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C.中国印刷术的普遍推广
D.大学的兴起
23.(2分)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被誉为文艺复兴先驱的是( )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亚里士多德
24.(2分)社会转型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模式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也就是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下列选项属于“社会转型”的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美国南北战争
C.明治维新
D.罗斯福新政
25.(2分)1991年底,促使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历史事件是(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成立欧盟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二、史林释义(本题共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26.(12分)材料一:他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和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了一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摘编自《中国简史》
材料二:2010年5月8日,一艘按1:1比例复制的日本遣唐使船从日本大阪启航,按照历史上的真实路线,经濑户内海驶至九州的五岛列岛,于6月12日日本国家使馆日驶入世博园区内的黄浦江水域,重现了当年中日交流的传奇。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成祖又命中官……往使。自一四〇五至一四三三,三十年间,凡七奉使,三擒番长。后来奉使海外的,无不盛称和以眩耀诸国。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四:欧洲的航海探险,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初步确立起来。
——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五: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是哪位历史人物?这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被称作什么?从材料中找出这条贸易通道的开通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问唐朝哪位高僧在“中日交流的传奇”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重大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我国哪个朝代?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中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哪一位?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实行的哪项政策导致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
(6)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应如何做?
27.(12分)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材料二: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19世纪,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继爆发波澜壮阔的反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由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引起的,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世界各国人民的同仇敌忾和英勇奋战,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材料一中“贵国”指的是哪国殖民者?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位民族英雄从其手中收复了台湾?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问哪一西方列强在1840年将炮口对向中国?该国通过哪一条约“合法”侵占了香港岛?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新增了什么方式来榨取中国?哪一条约的签订驱使近代中国社会完全“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问哪位历史人物和圣马丁一起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在1857年爆发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壮烈牺牲的印度女英雄是哪一位?
(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开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日军什么军事行动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哪一部文件的签署有关?(5)通过上述材料分析,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8.(12分)材料一: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发生在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述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讲为线索)》
材料二: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这两次工业革命中一系列新交通工具的发明,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立体交通的出现,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第三册》
材料三: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国际格局或趋势
史实
“A
”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两极格局
1949年,美、英、法等12国成立“B
”;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
C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中与法国有关的历史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哪部法律文件,实现了“权利”的述求?由此英国建立了哪种类型的资本主义政体?美国的哪部法律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车的发明者。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本茨发明了新的陆上交通工具是什么?从材料二中找出“立体交通的出现”给外卖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内A、B、C处填写完整。
(4)面对上述大国的崛起,我们有何借鉴之处?
三、探究空间(本题共1小题,共14分)
29.(14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100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100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100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100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为世界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回顾百年党史,让我们沿着历史的时空,踏上探究的旅程。
探究一【浏览图片——探索实践救国】
(1)年代尺上图片①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图片②反映的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写出该事件的名称。图片③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写出这一会议名称。图片④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探究二【绘制表格——思想引领道路】
时间
会议名称
思想内容
1945年
A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把B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C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依据所学知识,将表格内A、B、C处填写完整。
(3)中国共产党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辟的道路是什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走什么道路?
探究三【阅读材料——力量铸就辉煌】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几年内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材料三:1997年7月1日0时,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材料四: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4)材料一反映的事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写出该事件的名称。材料二中的“窗口”指的是哪座城市?材料三中的香港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为了实现材料四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到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什么?
探究四【感悟历史——碰撞激励成长】
(5)通过以上探究,你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有怎样的感悟?
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历史试卷
试题解析
一、慧眼识真(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A符合题意。
故选:A。
2.【解答】根据时间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可知,图①对应的朝代是西周。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做西周。周幽王时,国势衰败,又逢连年天灾,人民流离失所。幽王听信谗言,废王后和太子,公元前771年,太子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幽王被杀,西周灭亡。A符合题意。
故选:A。
3.【解答】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故选:B。
4.【解答】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故选:B。
5.【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隋文帝是隋朝历史上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即位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改革选官制度,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科举制度。
故选:C。
6.【解答】据“万国尽征戎,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可知,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唐玄宗统治后期的一场叛乱,这场叛乱是安史之乱。这几句诗的意思是如今天下到处都是征战,烽火燃遍了山冈;草木丛中散发着积尸的恶臭,百姓的鲜血染红了广阔的山川。开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集权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故选:B。
7.【解答】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故选:D。
8.【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行省制度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奠定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C符合题意。
故选:C。
9.【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并结合所学,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豪放派的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的女词人李清照等。北宋苏轼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宋之交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南宋辛弃疾把北宋苏轼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代表作有《八声甘州》、《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C符合题意。
故选:C。
10.【解答】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A符合题意。
故选:A。
11.【解答】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太平军于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建立了政权,提出了鲜明的纲领,坚持斗争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在华势力,严重动摇了清朝的统治,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它坚持斗争1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绘的是太平天国起义,C符合题意。
故选:C。
12.【解答】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被称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的主要原因是宣告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掀起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是洋务运动,排除;B项京师大学堂是在戊戌变法时期创办,排除;D项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排除。
故选:C。
13.【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D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4.【解答】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三省,而且日本侵略者又将侵略势力扩张到了华北,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符合题意。
故选:A。
15.【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并结合所学,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B符合题意。
故选:B。
16.【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9月发动的辽沈战役,在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后,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接着解放长春和沈阳,解放了东北全境,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开始取得数量上的优势。A符合题意。
故选:A。
17.【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D项正确;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1952年土地改革的顺利结束,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农民土地所有,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是1954年,故C项错误。
故选:D。
18.【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B符合题意;中共八大召开是在改革开放之前,A排除;CD项会议是在改革开放后召开的,排除。
故选:B。
19.【解答】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高高飘扬,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胜利。这一胜利的重要表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2021﹣1971=50,D符合题意,ABC排除。
故选:D。
20.【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结论指的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反映的是对史实的认识和判断,不只说明尼克松访华,而且说明了尼克松访华的历史意义。故选C;ABD所述均属于历史事实,故排除。
故选:C。
21.【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C符合题意;甲骨文是古中国文明,A排除;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B排除;种姓制度是古印度文明,D排除。
故选:C。
22.【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西欧大学兴起,西欧中世纪大学被誉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D符合题意。
故选:D。
23.【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但丁是意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创作的长诗《神曲》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A符合题意。
故选:A。
24.【解答】社会转型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模式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也就是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属于“社会转型”的是明治维新;1858年的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都没有使本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解答】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政治的局面被打破,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崛起也成为了一支重要的力量,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史林释义(本题共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26.【解答】(1)依据材料一的“他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和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了一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这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被称作丝绸之路。依据材料一的“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可知丝绸之路的开通的意义是: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等,在“中日交流的传奇”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依据材料三的“自一四口五至一四三三,三十年间,凡七奉使,三擒番长。后来奉使海外的,无不盛称和以眩耀诸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
(4)依据材料四的“欧洲的航海探险,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在新航路开辟中,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5)依据材料五的“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
(6)结合题干材料,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应做到: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加强对外交往,积极踊跃参加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
故答案为:
(1)张骞。丝绸之路。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答出一点即可)
(2)鉴真。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或日本发展成为封建国家,意思相近即可)
(3)郑和下西洋(或郑和七下西洋)。明朝。
(4)新航路开辟(或探寻新航路)。哥伦布。
(5)闭关锁国。
(6)①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②善于学习他国的长处;③加强对外交往,积极踊跃参加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答出以上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
27.【解答】(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贵国”指的是荷兰殖民者。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从其手中收复了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将士,从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西海岸。郑成功一面指挥舰队驶进荷军盘踞的台湾城和赤嵌楼之间的海湾,切断两座城堡的联系;一面命令数千步兵迅速登陆,包围赤嵌楼。赤嵌楼的荷军被迫投降。郑成功的军队继续围攻台湾城,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英国在1840年将炮口对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该国通过《南京条约》“合法”侵占了香港岛。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新增了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方式来榨取中国。《辛丑条约》的签订驱使近代中国社会完全“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一起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在1857年爆发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壮烈牺牲的印度女英雄是章西女王。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开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东北军不抵抗,次日清晨日军就占领了沈阳城。随后日军只用四个多月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日军的军事行动偷袭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文件《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有关。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5)通过上述材料分析可知,我们得到的启示有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团结就是力量;民族独立是国家振兴的前提;我们要有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我们要有忧患意识、民族意识;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等。
故答案为:
(1)荷兰、郑成功。
(2)英国、《南京条约》、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或开设工厂)、《辛丑条约》。
(3)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4)九一八事变、日军偷袭珍珠港(或珍珠港事件)、《联合国家宣言》。
(5)①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②团结就是力量;③民族独立是国家振兴的前提;④我们要有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⑤我们要有忧患意识、民族意识;⑥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答出以上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
28.【解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中与法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法国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通过《权利法案》,实现了“权利”的述求,由此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体;美国的《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君主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后,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瓦特。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本茨发明了新的陆上交通工具是汽车;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材料二中“立体交通的出现”给外卖的生活带来的改变的信息是: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49年,美、英、法等12国成立“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或北约)”;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创新可以推动社会进步;②法治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⑤成功的革命可以推动历史发展。
故答案为:
(1)法国大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独立宣言》。
(2)斯蒂芬森;蒸汽时代;汽车;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答出一点即可)
(3)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或北约);C.多极化趋势(或多极化)。
(4)①创新可以推动社会进步;②法治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⑤成功的革命可以推动历史发展。
三、探究空间(本题共1小题,共14分)
29.【解答】(1)①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的最后一天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②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③据所学知,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④图片④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据所学知,1945年的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中国共产党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辟的道路是井冈山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材料一反映的事件是抗美援朝,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材料二中的“窗口”指的是深圳。材料三中的香港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为了实现材料四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到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⑤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
故答案为:
(1)①中国共产党诞生(或中国共产党成立)、②南昌起义、③遵义会议、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
(2)A.中共七大(或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B.邓小平理论;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井冈山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抗美援朝、深圳、一国两制、小康社会。
(5)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⑤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领导。(答出以上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