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10 体积和容积沪教版(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10 体积和容积沪教版(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01 16:0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长方体和正方体
容积和容积单位
一、复习旧知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
)。
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a
b
h
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
V=a3
二、探索新知
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
L=1000
mL
二、探索新知
10
mL
250
mL
1
L
二、探索新知
可以用量筒或量杯度量液体的体积。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
(1)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
(2)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杯水大约是1
L。
1瓶矿泉水是550
mL。
1
升水原来有这么多。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
(1)用滴管滴水观察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1注射器中2毫升的一半是1毫升
1
mL水原来有这么多。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
(1)用用注射器去(1,2,3,4,5,6,7,8,9,10)毫升水毫升的容积单位。
1注射器中2毫升的一半是1毫升
10
mL水原来有这么多。
二、探索新知
(3)说一说,哪些物品上标有毫升、升。
1
L=1
dm3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
二、探索新知
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有这样的关系。
1
mL=1
cm3
完成课本第40页第2题
一种小汽车上的长方体油箱,从里面量长5
dm、宽4
dm、高2
dm。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5×4×2=40(dm3)
40
dm3=40
L
答:
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40
L。
二、探索新知
求“这个邮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实际是求什么?
这里要求的是这个长方体邮箱的容积。
三、知识应用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容积单位。
一瓶墨水约
50____
一桶色拉油
约5____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为6____
mL
L
m3
泡泡液约
100____
mL
四、你知道吗
(中国载人飞船知多少)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研制。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太空行程,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升空,实现了2名宇航员多天飞行,他们分别是:聂海胜、费俊龙。“神舟”六号于10月16日凌晨安全返回,使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进一步成熟。“神舟”六号实现了第一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为未来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一次实现宇航员进入轨道舱。航天员首次往返轨道舱,进行了失重状态下的关闭返回舱门及检漏试验。第一次进行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一般载人航天器可分为推进舱、轨道舱和返回舱三部分。
返回舱
推进舱又叫仪器舱,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面积达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帆翼。
轨道舱是航天员的主要活动区域,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他时间航天员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盥洗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返回舱又称座舱,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返回舱和推进舱脱离后,返回舱返回,推进舱焚毁,而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一段时间。
结构要求
密闭性
与飞船其它载人舱段一样,返回舱有很高的密封性。但与轨道舱不同的是,返回舱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仍需保证气密性。
防烧蚀易散热
为避免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高热烧穿舱壁,返回舱表面涂有烧蚀材料,利用材料的热解、熔化、蒸发等方式散热。这种材料是石棉、玻璃与酚醛掺合形成的复合材料。直径2.5米的神舟返回舱表面积有22.4平方米,防热材料总重量约500千克。为避免局部过热,返回舱有滚转调姿发动机,会通过自转来均匀受热。
有了这么多保护措施,仍要考虑座舱破裂的可能性。届时身着密闭航天服的航天员将接管自动驾驶仪、通过手动操作备份系统,控制飞船紧急返回。
安全进入大气层后,还需进一步控制落地速度。返回舱返回时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进入大气层,气流千变万化将使高速飞行的返回舱难以保持固定的姿态,因此必须把返回舱做成不倒翁的形状,底大头小,不怕气流的扰动。
整个返回舱可分为三部分。
座舱
返回时航天员所处区域,除了配备可以减小冲击力的座椅外,航天员的应急物品及仪器、胶卷、磁带、试验样品以及科学数据和遥感资料等都会放在这里。
神舟九号的返回舱内的坐椅非常像婴儿椅,因为返回的时候航天员必须要保持蜷缩的姿势,这是非常安全的姿势。
返回舱坐椅似婴儿椅,专家称可以减小冲击影响。在返回前这个坐椅还要提升起来,以缓冲落地时瞬间冲击所带来的冲击力。
气密性。
防烧蚀易散热
为避免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高热烧穿舱壁,返回舱表面涂有烧蚀材料,利用材料的热解、熔化、蒸发等方式散热。这种材料是石棉、玻璃与酚醛掺合形成的复合材料。直径2.5米的神舟返回舱表面积有22.4平方米,防热材料总重量约500千克。为避免局部过热,返回舱有滚转调姿发动机,会通过自转来均匀受热。
有了这么多保护措施,仍要考虑座舱破裂的可能性。届时身着密闭航天服的航天员将接管自动驾驶仪、通过手动操作备份系统,控制飞船紧急返回。
安全进入大气层后,还需进一步控制落地速度。返回舱返回时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进入大气层,气流千变万化将使高速飞行的返回舱难以保持固定的姿态,因此必须把返回舱做成不倒翁的形状,底大头小,不怕气流的扰动。
整个返回舱可分为三部分。
座舱
返回时航天员所处区域,除了配备可以减小冲击力的座椅外,航天员的应急物品及仪器、胶卷、磁带、试验样品以及科学数据和遥感资料等都会放在这里。
神舟九号的返回舱内的坐椅非常像婴儿椅,因为返回的时候航天员必须要保持蜷缩的姿势,这是非常安全的姿势。
返回舱坐椅似婴儿椅,专家称可以减小冲击影响。在返回前这个坐椅还要提升起来,以缓冲落地时瞬间冲击所带来的冲击力。
着陆方式
海面着陆
返回舱入水后将自动释放出染色剂,把周围海水染为荧光色,并及时发出GPS定位信号,方便救援人员在海
地面着陆
当返回舱降落在沙漠上时,航天员应利用返回舱和降落伞建造防风沙掩体。冬季,当返回舱降落在森林沼泽地或冻土地时,航天员应利用返回舱与其他器材建造防寒掩体。
返回舱承载了宇航员及大量的精密试验仪器,返回舱的成功回收是载人航天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返回舱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一般都采用降落伞来降低其着陆速度。由于受降落伞的设计着陆速度限制,载人航天返回舱在陆地上的着陆速度一般为6-7m/s,而对无人返回舱可达10-14m/s。返回舱以这样大的着陆速度着陆时会在着陆瞬间产生很大的冲击,对舱内宇航员及仪器设备造成较大影响。返回舱着陆冲击系统包括返回舱和着陆场地面两部分。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