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

文档属性

名称 故宫博物院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18 07:0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故宫平面图
—— 午 门
金水桥
--太和门
东华门
西华门
————
————
——东六宫
西六宫——
——御花园
-2
养心殿——
隆宗门——
——3
-4
-6
—7
神武门
2.
3.
4.
5.
6.
7.
故宫示意图
5
.中和殿
太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乾清门
景运门
金水桥
金水桥
太和殿彩图
太和殿
太和殿
屋顶
龙椅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交泰殿
故宫御花园平面图
写读一篇说明文应掌握的基本程序
确定说明对象的特点;(最核心的)
确定说明事物的内容;(详略)
确定说明的顺序及结构;(空间;总分)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注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思考: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故宫有什么特点?
2.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
1.故宫概况(位置、历史、价值),全貌,建筑布局(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
特点: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空间顺序
说明顺序: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照故宫的空间顺序来安排说明顺序的。也就是说作者的参观路线,是按照故宫的建筑顺序来参观的,故宫的建筑顺序是由南向北,作者的参观路线基本上也是沿着由南向北的中轴线前进的。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概括说明故宫的称属、历史及现状。(1段)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概括了故宫博物院的历史、现状、规模、布局特色。(2—16段)
a.简介故宫总体布局及建筑特色。(2段)
天安门——端门——午门(五凤楼)——庭院——金水河——汉白玉石桥——太和门
b.紫禁城正门(午门)内外(3段)
三大殿(紫禁城中心)外观、规模(4段)
太和殿◆外形 (5段)
◆内景 (6段)
◆位置 (7段)
◆用途 (8段)
中和殿: 概貌、用途 (9段)
保和殿:用途 (10段)
“前朝”“内廷”通道(分界地带) (11段)
乾清宫:用途 (12段)
后三宫 交泰殿: (13段)
坤宁宫:用途 (13段)
(与前三殿比较)写后三宫特点(14段)
御花园(园林特色) (15段)
c.从景山鸟瞰故宫 (16段)
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为什么
太和殿
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威的地方
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
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
乾清宫
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
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 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
按空间顺序介绍的,按空间顺序写的文字,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立方位
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 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
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
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案
“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风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
神武门
完成图例
神武门
午门
太和门
太和殿
—乾清宫
—坤宁宫
—御花园
外形:
内景:
位置:
用途:
概貌、用途
太和殿
保和殿: 用途:
中和殿: 外形
后三宫
乾清宫:用途
交泰殿:
坤宁宫: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