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愿新同学如日东升!
愿新同学在语文天地中自由翱翔!
王家新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1985年调到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出版的诗集有《纪念》、《游动悬崖》。
诗歌介绍
诗歌是指通过凝炼的、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歌是诗和歌的总称。我国古代把合乐的称为歌,不合乐的称为诗,现在统称为诗歌。
诗歌的特点:①高度的概括性②浓烈的抒情性③丰富的想象力 ④语言高度凝练⑤音韵自然和谐
诗歌介绍
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诗歌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帮助自己成长。
诗歌的分类
①按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和说理诗。
②按语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③按用途可分为歌词、讽刺诗、朗诵诗、寓言诗、童话诗等。
痴想 隐秘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腾
一瞬间
chīxiǎng
yǐn mì
tiě qīng
níngchéng
yòuhuò
xuānténg
yī shùn jiān
痴想:
信念:
喧腾:
依然:
诱惑:
失望:
不能实现的痴心的想法。
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喧闹沸腾。文中指大海的汹涌澎湃。
依旧。
①感到没有希望,失去信心;希望落了空。②因为希望未能实现而不愉快。文中用①义。
①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②吸引、招引。文中意思是指山在吸引着“我”。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一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二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一、再自读全诗,思考以下问题
1、全诗为什么分为两部分
2、“在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
3、“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4、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讨论并归纳
1、全诗自然分为两部分。
第“一”节从童年的一次生活经历说起,写了小时候“我”的理想、憧憬、追求。
第“二”节揭示了诗歌中“山”和“海”的象征意义,写了“我”长大后对人生的感悟。
2、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3、“山”象征(重重)困难。 “海”象征理想(的境界)。 “爬山”就是象征艰苦奋斗。 “无数的山”象征困难和失败,说明实现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4、诗歌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要达到理想的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只有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第一课时作业
1、第一节诗中有两个疑问句,朗读时应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
2、“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朗读这一句,你认为哪个词应加以强调,为什么?
3、“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读这句,应读出怎样的感情?(想想为什么“照亮”,照亮前后的心情如何)
第一课时作业答案
1、第一句应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第二句应读出疑问、神往的语气。
2、应强调“种子”、“扎”和“深根”。因为“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扎”和“深根”表明这一信念是不可动摇的,所以朗读时应加以。强调
3、可以想见“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它能让你体会到一种惊喜,所以朗读时应读出那种历尽艰苦之后,理想境界终于实现时无比兴奋、惊喜的感情。
诗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出来一起讨论,让我们把自己的发现一起交流、讨论,边读边议边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
范例1: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将山拟人化,表面写山
的颜色,实际写自己心
情难过,形象生动。
幻想破灭
范例2: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童年的认识毕竟肤浅
比喻妈妈不经意的引导
后来“我”不懈努力:
理想的树立也需要
日积月累。
范例3: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强调失望次数多。
说明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强调 “我”的努力,不灰心
1、“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侯的理解和长大后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我”小时候对“山”的理解与今天的不同。小时候的“山”是自然界的“山”(诗人在进大学前一直住在湖北的武当山);长大后的今天的“山”是一个实际生活的世界,封闭、灰暗、压抑的(从隐喻义上解读),是阻碍他通向“大海”的屏障--实现理想的困难。
2、“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隐秘的”?在当时,“我”的这一愿望实现了吗?
“隐秘的想望”指的是看到山那边的海。因为这个想法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是“隐秘”。没有实现,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一边依然是山。
3、“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一句里,“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痴想”愿意是发呆的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在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4、“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一句中,“山顶”的诱惑力在哪里?
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
5、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拟人的写法。这不是写山的颜色,而是“我”心情沮丧的主观感觉。爬上山望见的依然是山,大所失望,沮丧极了,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6、“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此句的意思是:“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海,现在明白了这是幻想。所为“零分”就是说幻想全部落空。
7、“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 “飘来的”?
“一颗……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这话的,它也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8、“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一次次浸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理想日日夜夜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有理想滋润,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9、“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如果用议论该怎样表达?
登顶,山那边是“海”--“一个全新的世界”,它是光辉灿烂的,使人有一种惊喜。议论表达为: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在你的学习生涯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
这首诗以抒情引出哲理,运用象征手法,寓哲理于人们熟悉的事物中。诗意在跌宕中推进,感情也波澜起伏,给人深刻的启迪,这技巧值得借鉴。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一个哲理。诗人取象于群山、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山比喻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程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1、朗读全诗,品味诗句,完成课后练习二。
3、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话题写一段话。
2、抄写课后的生字词(五遍,字体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