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强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强化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01 17:08:22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强化练习
一、单选题
中国提出并实施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战略以来,减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从7.2%下降至0.6%,贫困程度大幅降低。下图为我国贫困村的地形特征分级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

A.海拔越高,贫困村数量越多
B.坡度越陡,贫困程度越深
C.坡度越陡,贫困村数量越多
D.海拔越低,贫困程度越深
2.我国西北地区贫困村地域分异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A.人口数量
B.能源资源
C.水土资源
D.降水变率
9月17日6时54分左右,南美洲国家智利西部海岸发生8.3级强震并引发海啸。震中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北部约150英里。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记录到的9000次地震中,有21%发生在智利。读“南美洲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阴影部分是阿根廷著名的农业区,关于该地农业及区位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畜业为主
B.人口稠密,劳动力廉价
C.大牧场放牧业,以养牛业为主
D.属于自给农业
4.巴西的人口、工业、农业集中分布在狭长的东南沿海地区,而非北部平原地区,原因主要有(

A.东南部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气候适宜B.东南部巴西高原气候凉爽,且沿海海运便利
C.北部开发历史悠久,经济衰落D.北部平原有原始森林,不能开发,需要保护
图一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图二为我国人口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A.北半球中低纬地区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C.南半球中低纬地区
D.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6.下列省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400人以上是(

A.鄂
B.皖
C.赣
D.冀
7.如图所示图一和图二图幅大小相等,其比例尺大小关系为(

A.相等
B.图一比例尺更大
C.图一比例尺更小
D.不确定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和行为障碍等症状,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认为大于65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是7%,大于80岁的老人达到20%。某制药公司经20年对治疗该疾病研发新药、临床实验,2019年11月新药上市,对轻度、中度病人的认知功能有一定改善。据此完成问题。
8.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占该国总人口比重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A.欧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9.该类新药的研发公司适宜布局在(

A.患该病人数多的地区
B.交通发达的大城市
C.产业协作配套好的地区
D.科技发达的大城市
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阴影示意各纬度人口总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A.北半球中低纬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地区
D.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11.影响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最弱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政策
D.经济
下图为“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13.该区域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世界部分国家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密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2017年图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科威特
B.尼日尔
C.美国
D.尼日利亚
15.造成俄罗斯人口密度小的主要原因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科技水平低
C.消费水平高
D.气候寒冷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5月3日,世界人口总数达到75亿人,其中70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下图示意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1)概括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2)说出20°N-40°N人口比重较大的主要原因。
(3)分析赤道至10°S间平原地区人口较少的原因。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国妇联2018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902万。贵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9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据统计,荣防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地点选择在珠三角地区,请说出原因。
(2)荣防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会对该村产生哪些不利社会影响。
(3)从2017年到2018年,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试说出原因。
18.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对我国乡村有何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和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2.C3.C4.B5.A6.B7.C8.A9.D10.A11.C12.A13.D14.B15.D
16.(1)分布不均;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多,高纬度地区少;20°N-40°N比重最大。
(2)气温适宜,降水适中;陆地面积大,平原、低地面积广;开发历史早,经济发达。
(3)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平原闷热潮湿,不适宜人类居住。
17.(1)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距离较近。
(2)产生大量留守儿童、老人,社会工作难度加大;劳动力流失。
(3)呈现下降趋势。原因:随着中西部地区优惠政策的实施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差距缩小,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逐步下降;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民工自身素质无法满足用工企业的要求;房租上涨,生活成本提高。
18.(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2)C
(3)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东南沿海地区出现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大量本地企业招不到高素质劳动力而无“工”可用的现象。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强化练习
一、单选题
2019年10月9日,土耳其在叙利亚东北部进行的军事行动导致大量难民逃离家园,不少难民都以邻近的欧洲为目的地。图为“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面对“难民入欧”,欧洲各国态度不一。在欧盟内部,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对接纳难民相对积极,其主要原因是(

A.文化认同接近
B.缓解国际关系
C.开发落后地区
D.人口出生率低
2.若大量难民涌入德国,对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多数人具有技能,推动经济增长
B.失业率将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
C.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剧环境污染
D.提供廉价劳动力,减轻社会负担
人口流动是人口在地区之间所作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左图为近年来黑龙江省不同户籍性质年龄流出人口分布统计图,下右图为2020年春节前湖北省武汉市流出人口占当地人口比重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近年来影响黑龙江省60岁以上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流出比例差异的主要原因(

A.受教育程度
B.婚姻状况
C.经济状况
D.性别差异
4.推测近年来黑龙江省60岁以上流出人口迁入量最多的城市是(

A.武汉
B.三亚
C.北京
D.重庆
5.2020年农历腊月二十九凌晨之前,武汉市出现了人口流出高峰,最可能的影响因素素是(

A.政策
B.经济
C.雾霾
D.风俗
图1示意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从事的非农产业构成,图2示意该地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的空间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动力为(

A.农村土地被工业占用
B.优越的城市环境
C.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D.良好的医疗条件
7.关于该地农村劳动力乡镇内转移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弥补了迁出地劳动力的不足B.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等的交流
C.可能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D.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两者之差能反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不完整程度,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城市亟需解决的问题。完成下列各题。
8.下列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①加大财政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资金投入②提高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度
③土地流转,提高农业专业化程度④所有城市实施“零门槛”落户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关于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反映出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的城市规模普遍较大B.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高的城市规模普遍较小
C.两者差较高的城市,其就业机会更多D.两者差较低的城市,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城归族指的是经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现又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2017年的统计显示,我国各类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已达700万人,其中返乡农民工比例为68.5%。“城归族”的归来为求村经济发展注入一股的力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在我国,“城归族”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原就业地生活压力较大②家乡政府扶持力度的增强
③家乡气候条件的改善④原就业地育水平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城归族”回到家乡创业,对当地的影响可能有(

A.乡村环境污染加
B.第二,三产业比上升
C.城市失业率提高
D.土地荒,无人耕种
12.“城归族”回乡创业具有的优势是(

A.市场竞争意识强,营销渠道广
B.创业理念先进,愿望强烈
C.具有务工经商技术和管理经验
D.拥有雄厚的资金作保障
人口流动是人口因务工、经商、求学等原因,在地区间各种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对一个地区来讲,既有流入人口,也有流出人口,其数量、结构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图一为基于腾讯位置服务和百度迁徙数据服务统计的2017年春节前后武汉市人口流动图,图二为2020年春节前流出人口占当地人口比重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致使图一反映的武汉市人口流动的原因,不可能是(

A.位置适中,交通便利B.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C.旅游资源丰富,吸引大量游客D.高校众多,吸引全国各地学生求学
14.2017年春运结束前,武汉出现流入人口小高峰,最可能是(

A.外来务工人员B.外来求学学生C.外来经商人员
D.外来旅行游客
15.2020年腊月二十九凌晨之前,武汉出现了流出人口高峰,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政策
B.经济
C.个人意愿
D.风俗习惯
16.武汉市流出人口的去向,最集中的地区可能是(

A.广东
B.北京
C.山东
D.河南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为
。北京市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其原因是

(2)说明人口迁移对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
(3)结合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
三亚市部分人口资料。
材料2: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情况表(单位:%)
(1)三亚市流动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因素。
(2)三亚市流动人口________素质较低,推测三亚市的产业结构可能以________导向型工业或者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
(3)调查发现三亚市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的规律性,试分析三亚市人口迁入最多的季节是
。主要原因为
(4)人口迁移对三亚市有何影响?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月1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时敦促欧洲国家接收来自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难民。据悉,在此前,德国已经接收了超过一百万由于叙利亚内战而流离失所的难民。面对源源不断涌来的难民,一向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方面走在前列的欧洲国家却眉头紧蹙--拒绝还是接收?接收多少?如何让难民融入当地社会?……下图为西亚和北非地区难民进入欧洲国家的三条路线示意图。
(1)分析西亚和北非地区人口流动性很大的原因。
(2)①、②、③三条路线中最危险的是哪一条?简述其原因。
(3)面对来自西亚和北非地区的难民,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了两个观点,请在下面两个观点中选择一个进行回答。
①有同学认为难民潮是欧洲国家的
“黄金机会”,欧洲国家应接纳难民。请说明理由。
②有同学认为难民潮会给欧洲国家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欧洲国家应拒绝难民。试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2.B3.C4.B5.A6.C7.A8.A9.C10.A11.B12.C13.C14.B15.A16.D
17.(1)“三低”(现代型) 人口的大量迁入
(2)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便于引进人才;加强区域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3)农村迁往城市。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就业机会少,收入低。
18.(1)务工经商;经济
(2)文化;劳动力
(3)冬季;三亚市纬度低,冬季气温高,是有名的避寒胜地。
(4)①有利:为三亚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三亚市的商业、旅游业和工业发展。
②不利:加重城市负担,加剧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影响社会治安,增加管理难度等。
19.(1)该地区位于三大洲交界处,有利于人口流动;水资源不足,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会因水资源引发战争和人口外流;一些国家内政局不稳;可开发石油资源丰富,吸引劳动力迁入等。(答出三点)
(2)②;原因:人们需要在地中海上长途航行,难民潮人数众多,且航行条件差。
(3)①,理由:欧洲国家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难民为欧洲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难民中有医生、教师、工程师等,能为欧洲国家提供具有一定技能的人力资源;欧洲国家尽人道主义的责任,提升国际影响力。
(或②,理由:会给迁入地部分行业带来就业压力;难民数量太多,会影响到迁入地社会稳定,引起治安混乱;会引发迁入地居民的排外情绪;会影响迁入地的福利体系等)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三节人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强化练习
一、单选题
下图是某国1940-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时间段内,该国人口最少的年份是(

A.1940年
B.1985年
C.2000年
D.2005年
2.近年来该国人口增长模式为(

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C.“高-低-低”模式D.“低-低-低”模式
3.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人口潜力指数最小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5.影响图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B.生活消费水平C.资源丰富程度
D.地区开放程度
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有区别,但两者也有正相关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人口合理容量(

A.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成正比B.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C.可以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D.可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7.我国建国时的人口合理容量(

A.比现在小的多B.比现在大的多C.与现在相当D.无法比较
8.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2012年人口数量已经超出环境人口容量的城市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同样面临人口问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9.有关西北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西北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人口的合理容量将永远很小
10.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西部地区会得到较快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使环境承载力快速变大
B.西部大开发,人口迁移频率加大,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的
C.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西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逐渐降低
D.西部大开发,使得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质将会得到提升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时期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受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制约。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把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完成下列各题。
11.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消费水平
C.资源丰富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是变量,所以无法估算B.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人口合理容量
C.环境人口容量固定不变或变化很小D.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环境人口容量
13.如上图为某城市25年间的发展变化示意图,图中可直接观察到的城市化表现是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B.城市数量增加
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市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读人口规模和生活质量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内容正确的是(  )
A.甲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B.甲为环境承载力
C.乙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D.乙为环境承载力
15.图中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16.下图为芬兰地形及年平均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1.5℃等温线的走向,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芬兰人口主要分布在该国南部的自然原因。
几十万年前,芬兰被冰川覆盖,经过冰川运动的作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距今一万年左右,气候逐渐转暖,冰层慢慢融化。
(3)概述该国湖泊主要形成过程。
17.人口统计图是进行人口研究和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济南0-14岁人口比重变化趋势是___;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的趋势是___,应对这一变化趋势该城市可以采取主要措施有___。
(2)读图乙,比较省内迁往济南与淄博的人口差异有___,试简述人口迁入对两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____。
(3)四川是我国迁出人口总量多的省区,但迁往淄博的人口却较少,试分析原因___。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新加坡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成为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短板”。新加坡人口约560万(2018年),经济发达。下图为新加坡的位置示意图。
(1)分析新加坡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说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3)为提高“资源短板”,新加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A2.D3.A4.C5.C6.C7.A8.C9.C10.A11.C12.B13.C14.C15.D
16.(1)大致呈西北-东南。海陆位置、地形等。
(2)纬度较低,海拔较低,年平均气温较高,水源丰富等。
(3)早期冰川作用,形成洼地,后期冰川和冰雪融水、降水等汇入洼地,积水成湖。
17.先增加后下降
增加
完善养老制度,加强养老事业发展;逐步实现延迟退休等相关政策;适当调整人口政策
济南市迁入人口数量比淄博市多
济南市迁入高学历人口数量比淄博市多
有利:推动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对城市环境、交通、住房以及治安造成一定的压力
四川与淄博距离远,淄博经济发展水平较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低,对四川人口吸引力较小,所以四川迁往淄博的人口较少
18.(1)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河流短小,陆地储水条件差;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对淡水需求量大。
(2)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
(3)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海水淡化;废水(污水)回收利用;修建滨海堤坝,拦蓄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