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1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情境导入
1.熟记生物多样性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含义。
2.学会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3.认识生物圈是生物共有的家园。
学法目标
生物圈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这个薄层就是生物圈,它在海平面以下约_________ m和海平面以上约_________ m之间。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________、整个________和岩石圈的________,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
11 000
10 000
下层
水圈
上层
空气
水
阳光
生物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内涵是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___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指生物种类多样,包括植物、________、________、细菌、病毒等。其中,种类最多的为________。
(2)遗传多样性:也称______________。因为不同种的生物体内,遗传信息是________的。遗传多样性决定了物种多样性。
物种
遗传
生态系统
动物
真菌
动物
基因多样性
不同
(3)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_,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如海洋生态系统、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生态系统等。其中,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________及其生存的________。
影响
作用
陆地
湿地
生物圈
生物
环境
生物的特征
4.生物的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___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是指生物能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
5.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制造“食物”,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排出汗液和尿液,都是____________现象。
应激性
生长
繁殖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
光合作用
新陈代谢
生物圈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航天员在太空遥望地球,美丽的地球呈蓝色、绿色和白色,蓝色代表的是________、绿色代表的是__________、白色代表的是__________。
水圈
【合作探究】
岩石圈
大气圈
生物多样性
1.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从幼嫩的小草到参天大树,从水中的游鱼到天上的飞鸟,从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到海洋中庞大的蓝鲸,从栽培的瓜果等蔬菜到驯养的鸡、鸭、猫等动物,以及我们人类自身都是生物。生物与其周围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机勃勃的自然界。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哪个方面?
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2.在我们的生活中,同一物种总有许多不同的品种。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哪个方面?
体现了遗传(基因)多样性。
生物的特征
捕蝇草生活在美洲,在春天长出新叶后不久就开始开花,成熟的果实内含数十粒黑色、水滴状的种子。花谢后,这时也进入夏季,捕蝇草会继续长出更多的叶子,长出更大的捕虫器,捕蝇草的捕食构造是由一左一右对称的叶片所形成的夹子。平时,“夹子”向外张开,叶缘蜜腺中散发出甜蜜的气味,同时发出紫外光。
苍蝇对紫外光特别敏感,当它飞过去,一旦触动了刚毛,“贝壳”就在极短的时间里闭合,将猎物禁闭在“牢笼”里。当捕蝇草捕获到猎物以后,那个像贝壳似的捕猎器又变成了它的“胃”,能及时地分泌出消化液,将猎物慢慢地消化。几天后,当猎物被完全消化干净了,叶子便再次张开,等待下一只猎物的落网。
分析上述资料,探究以下问题:
1.“捕蝇草长出新叶”“捕蝇草会继续长出更多的叶子,长出更大的捕虫器”,体现的是生物的________特征。
2.“成熟的果实内含数十粒黑色、水滴状的种子”,体现的是生物的________特征。
3.“当捕蝇草捕获到猎物以后,那个像贝壳似的捕猎器又变成了它的‘胃’,能及时地分泌出消化液,将猎物慢慢地消化。几天后,当猎物被完全消化干净了,叶子便再次张开,等待下一只猎物的落网”,体现的是生物的____________特征。
生长
繁殖
新陈代谢
4.你还发现生物具有哪一特征?
“苍蝇对紫外光特别敏感,当它飞过去,一旦触动了刚毛,‘贝壳’就在极短的时间里闭合,将猎物禁闭在‘牢笼’里”,体现的是生物具有应激性特征。
【课堂笔记】
整个水圈
生态系统
湿地
生长
繁殖
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圈中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统称为生物多样性。
3.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4.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具有应激性、能生长和繁殖、能进行新陈代谢等。
随堂巩固
生物圈
1.生物圈是指 ( )
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C.海平面以下11 000 m
D.地球的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
2.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A
生物多样性
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技术团队在青岛市培育出最新一批海水稻,这是利用了 ( )
A.基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环境多样性
4.我国拥有高等植物34 984种,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动物6 445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3.7%,这些数据直接说明我国的____丰富 ( )
A.生态系统 B.生物数量
C.生物物种 D.遗传
A
C
生物的特征
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
①蝴蝶 ②流星 ③黑木耳 ④猪笼草 ⑤智能机器人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
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一基本特征 ( )
A.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进行新陈代谢
D
C
7.(资料分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然后抱对、产卵、卵发育成幼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当有人走近时,青蛙停止鸣叫,这说明蛙具有__________的特征。
(2)蝌蚪能由小长大,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征。
繁殖
应激性
生长 繁殖
珊瑚虫和珊瑚
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
珊瑚:珊瑚虫大多数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而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堆积在一起,形成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
珊瑚虫与藻类植物生活在一起(共生关系),藻类从珊瑚虫排出的废物中获取营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需要阳光和温暖的环境才能生存,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的生存。
珊瑚礁和珊瑚岛不但给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更加固了海边堤岸,扩大了陆地面积。所以人们应当保护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