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检测(4分钟)
活动:讨论分析科学家们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
当堂训练(1分钟)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光照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实验现象如图,该实验说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A: 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④
当堂训练(1分钟)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其正确的步骤为(?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③⑤⑥④
C: ③①②⑥④⑤ D: ①③②⑥⑤④
当堂训练(1分钟)
如下图,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氧气是否是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外两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装置的是( )
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都是 D乙和丙都不是
当堂训练(2分钟)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
? A.整个植物体
B.绿色的叶片
? C.所有绿色的部分
? D.只有茎和叶
关于叶绿体与叶绿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
? B.叶绿素内含有叶绿体
? C.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 D.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
当堂训练(1分钟)
当堂训练(1分钟)
下列坐标图表示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晴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 ?)
A B C D
5、验证光合作用需要水
将盆栽扶桑枝条上一叶片的主脉切断(见下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取下该叶片脱色,加碘液处理,叶片的上半部呈棕黄色,下半部呈蓝黑色。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 ? )。
A: 水 B: 阳光 C: 空气 D: 温度
作业
完成作业纸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 光合作用
第一课时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
海尔蒙特:( ) 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普利斯特利:绿色植物能( )
英格豪斯:绿色植物只有在( )才能净化空气
萨克斯:绿色植物在光下( )
4
1
2
3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简史
自学指导(4分钟):
阅读P66页~P70,快速找出以下科学家的实验及结论。
水
净化空气
光下
产生淀粉
1、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还应考虑什么因素?
2、当人们重复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实验结果?
3、英格豪斯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4、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是什么?
不完全正确,还应考虑空气的因素。
因为重复实验时控制的条件不同,实验结果就不会相同。
条件是光和叶绿素。
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B
1、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back
导航
实验步骤:
(1)暗处理:
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消耗;
(2)选叶遮光:
形成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3)光照处理;
(4)脱去叶绿素:
将叶片放在酒精里,水浴加热;
(5)清水冲洗;
(6)滴加碘液;
(7)清水冲洗;
(8)观察。
二、探索光合作用
实验现象与分析
不变蓝
变蓝
处理方法
黑纸遮挡部分
未遮挡部分
颜色变化
实验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D
Go
back
导航
2、验证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碳酸氢钠有什么作用?
2、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后发生什么现象?
3、光合作用产生的助燃气体是什么?
增加水中的二氧化碳。
复燃。
氧气。
B
3、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结果
植物
用碘液检验叶片
绿色部分
白/彩色
部分
银边翠
变蓝
黄白色
银边
天竺葵
变蓝
黄白色
彩叶草
变蓝
黄白色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光合
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C
B
Go
back
导航
4、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1、氢氧化钠有什么作用?
2、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什么?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
现有四套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甲和丙 D: 乙和丁
C
B
A
光合作用
条件:
场所:
原料:
产物:
反应式:
实质:
两种变化:
光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淀粉 + 氧气
光
叶绿体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同化作用)
物质转变(无机物→有机物)
能量转变(光能→化学能)
课堂小结
几种物质的特性
1、淀粉遇碘变蓝;
2、氧气能助燃;
3、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
4、碳酸氢钠分解释放二氧化碳;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