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正方形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9.2.3正方形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4-18 10:0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9.2.3 正方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内容: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单元第二节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使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经历探索正方形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成为正方形的条件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主动探究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
教学难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创设情境-合作交流-应用迁移-整理反思”为主线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四、教学手段:长方形、正方形纸模型,菱形木框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我们已学习了矩形、菱形,它们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活动1、让学生根据所准备的模型分别叙述矩形、菱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2、说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内在联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用图示反应它们的内在联系。
2、引入:在小学大家就学过的正方形的有关知识,你能说出正方形的意义吗?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思考:如果四边形ABCD已经是一个矩形(或者菱形),那么再加上什么条件就可以变为正方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正方形的判定
探究1:你能否利用手中的矩形白纸裁出一个正方形呢?并请你把刚才所做的实验用图形表示出来。然后与邻位同学交流一下,你能说说矩形与正方形的关系吗?
让学生动手,进行折叠后展开,让学生发现: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正方形的判定2 )。
探究2: 你能否利用老师手中的可以活动的菱形模型变成一个正方形吗?
通过学生观察、动脑,并把演示画出图形,从而发现: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正方形的判定3)。
练习:
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四边形是否是正方形,并说明理由:
(1)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
(3)对角线相等的菱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
2、正方形的性质
问题1:根据上述关系可知,正方形既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更是的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正方形的性质吗?
教师适当点拨,学生讨论交流。
归纳:
性质1: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性质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问题2: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如是,对称中心在哪里?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是,它有几条对称轴?
对称性: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同时还是轴对称图形,它有四条对称轴(两条对角线,两组对边的中垂线.),对称轴通过对称中心.如图
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例1、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文字题,首先应该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然后依据图形写出已知求证,最后证明,本题可利用正方形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证出问题。
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书写已知、求证.然后再纠正写法上的不足。
学生活动:分析文字题后,举手上讲台“板演”。
2(补充例题)例2、如图,点A'、B'、C'、D'分别是正方形ABCD四条边上的点,并且AA'=BB'=CC'=DD'。
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让学生阅读例题,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并在班内汇报。找一同学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步骤。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的交点为O,E是OB上的一点,DG⊥AE于G,DG交OA于F.
求证:OE=OF.
给学生动脑、讨论的时间,并阐明他们的观点,教师引导。
(四)整理反思、评价体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1、正方形与 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正方形的性质:
正方形的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可比较如下:
(师生同完成,凡是图形所具有的性质,在表中相应的空格中填上“√”,没有的性质不要填写)
由表中可知:因为正方形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又是特殊的矩形,特殊的菱形,所以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
(五)课后作业
1、课本P112习题19.7、15
2、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分别
为CD、CB延长线上的点,且DE=BF.求证:∠AFE=∠A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