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文档属性

名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6-10 14: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3张PPT。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导语:“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有人说离别是酒,有人说离别是泪水。我们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的是古人那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执教者:城关中学 王三峰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又称新诗、自由诗)古体诗(古风、古诗)乐府
杂诗
二言
三言
四言
五言
骚体
……近体诗(今体诗)律诗
绝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介绍课文朗读课文分析课文总结意境赏析练习巩固拓展阅读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 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解 题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770),湖北江陵人,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 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来又往来于北庭和轮台之间。晚年为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由于从军多年,对边疆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因而善于描写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他的诗气势豪放,色彩鲜明,风格多样,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有《岑嘉州集》。朗读欣赏读准这些字音:控( kòng ) 裘(qiú )
衾(qīn ) 置(zhì )
掣(chè ) 瀚(hàn )
阑 (lán ) 琵琶(pí pā )
羌(qiāng ) 凝(níng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节度使等派出的协助判处公事的持节大使指西域的天气狐皮袍子锦缎做的被子用兽角装饰的硬弓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穿大沙漠纵横交错的样子这里指主帅的营帐营门chè牵引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这里形容雪花阴云阴暗无光用丝织成的帐幕使(让)……饮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呼呼的北风卷地而来,连白草也被刮倒了。塞北的天空,才八月就已雪花纷飞。好像是一夜之间春风突然吹来,千树万树的梨花同时盛开。
雪花飘进珠帘沾湿了帐幕,穿着狐皮大衣不觉得暖和,织锦的被子也显得太单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将军、都护的角弓冻得无法拉开,他们的铁甲战衣也寒冷得无法披戴。
辽阔的边塞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万里长空阴云暗淡,好像凝固了似的一动不动。
军中主帅在营幕里设置酒席欢送回京的客人,伴奏助兴的有胡琴、琵琶和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擎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傍晚送客出辕门,又见大雪纷飞,被冻僵的红旗,就是强劲的北风也无法让它招展。
在轮台的东门,我送您踏上归途,分手时大雪已掩没了天山上的道路。山路曲折,山峰环绕,渐渐看不到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您马儿走过的脚印。
描绘了 抒发了
之情。内容:西北奇寒的风雪天气,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这两句诗点明了风和雪有何特点?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赏 析: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把雪比作梨花,十分新奇,使读者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副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形象而生动。千古传诵的 咏雪佳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文分析动态,似人之所为诗人之惊诗人之喜一层意:写大雪纷飞,遍地银妆的图景。室外之景,以雪为主室内之景,以寒为主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这两句与前两句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课文分析二层意:雪天的奇寒写:室内之景,以寒为主zhuó“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烘托了怎样的气氛?
——对偶、夸张。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也说明前途充满艰险。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沙漠纵横交错凄惨暗淡三层意: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图景赏析:
“百丈冰”,是夸张的写法,极言奇寒,寓意“行路难”之意;“愁云惨淡”,是为了写气氛。这一幅图景跟开头一幅形成鲜明的对照,显示了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的特有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他的乡土之思豪放的情怀和惆怅的思绪是兼而有之矛盾咏雪—— 瀚海雪景图:冰天雪地景象(过渡)苦寒军旅生活(感觉)课文分析第一部分:写漫天大雪中边地的壮丽景象。边地雪景(视觉)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归客”说明举行这次宴会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此句紧扣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式,写出了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酒宴散后,送客出辕门。一个“暮”字,点明时间是在傍晚,“纷纷”极言雪之大,“冻不翻”极言天之寒。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课文分析摆酒宴拉翻卷四层意:写送别宴会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与朋友的告别,着力表现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不见”和一个“空”字,均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课文分析只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五层意:写轮台东门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满含关切之情,雪满路,情亦满路送别———风雪送客图:置酒饮别辕门送别轮台送别别后情思课文分析第二部分:写送别武判官的情形1、内容上写了哪两个方面?2、表现了怎样的环境?3、抒发了诗人怎样情感?依依惜别之情白 雪 歌送 武 判 官 归 京 漫天大雪图(前10句)大雪纷飞遍地银妆雪天奇寒难以忍受沙漠冰封愁云惨淡雪中送别图(后8句)设宴饯别寄寓感慨依依惜别无限惆怅描写边地奇异风光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诗意分析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抒发无限惆怅之情1、(1~4句)边塞奇丽
的雪景2、(5~8句)将士苦寒
的生活3、(9~18句)雪中送友
归京衬托归纳 雪景 奇寒 奇美
别情 惆怅 依依 戍边将士之别
英雄气概 儿女情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全诗以“雪”为线索,以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情景交融。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中意境赏析: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下面诗句的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内地八月千树万树郁郁葱葱的景象还在作者的脑海萦绕,当他看到雪花满天,大地银妆素裹,天地间顿时变得洁白晶莹时,他忽然奇想横出,叠合成“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幻觉世界。在诗人眼中,雪花就像梨花一样洁白晶莹,鲜润明丽,其飞舞的姿态,亦如被春风摇曳的嫩枝长条飞动多姿。特别是“千树万树”四字,使这一奇丽的境界无限扩大,构成一幅皎洁明秀波澜壮阔的画面。赏析范例瀚海雪景图: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友人上路之后,诗人还久久地站在那儿深情
地望着越走越远的朋友。这结尾两句,言已尽而
意无穷,耐人寻味,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诗
人在想些什么?是为“别时容易见时难”而感叹?
还是为“长路关山何时尽”而愁虑?是为朋友归京
而羡慕,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笔端饱含
悠悠不尽的情思,而苍茫天山雪原的雄浑背景,
又给送别画面笼罩上一层旷达豪迈的气氛。赏析范例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空路空 练习巩固
1.这首诗作者????????????????,?????????代诗人,他和 并举,同为 诗派的代表诗人
2.请写出诗中咏雪的千古名句。
——————————————————
3.哪两句诗表现了雪天苦寒的生活情景?
———————————————————
4.哪两句诗又表现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唐高适边塞练习巩固5.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许多真情实感,然
而诗人在送友人归京时又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
6.诗人将雪中送别写得独具特色,从哪些诗句中能够看出?
————————————————————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比较阅读老舍《济南的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这段文字所写的雪景突出了哪一个字?(从文中找)
比较这两篇文章,看看所写的雪有何不同。
《白雪歌送
武判官归京》
《济南的冬天》大雪小雪送别衬托妙突出拓展阅读: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凉州词其一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被后人称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扩展阅读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意:千里的云似乎变成了黄色,阳光也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人不知道你啊!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扩展阅读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与课文有什么相似之处?
2、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两诗在所写雪景,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对比分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对比鉴赏:《沁园春 雪》 1936.02   2、 积累并品评咏雪的名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