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萧县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萧县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18 13:2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萧县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联考
初二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请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并填写在表格中,26题每题2分,共52分)
1. 2012年3月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贾庆林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那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双十协定》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2.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三大战役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3. 在开国大典上, 54尊礼炮齐鸣28响。 “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 )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4.标志着除台湾省及一些岛屿外,祖国大陆领土全部解放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解放军占领南京 C.三大战役结束 D.西藏和平解放
5.“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6.通过下列哪一事件,中国农民实现了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解放战争胜利 C.农业集体化 D.土地改革完成
7.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 )
①邱少云 ②彭德怀 ③黄继光 ④雷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完成
9.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实现(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合作社 C、手工业合作化 D、工商业国有化
10.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种局面的改变始于( )
A.解放军向全国胜利进军B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一五计划成功实施
11.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确定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民族独立 B.民族自治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融合
12.中共八大最主要的探索是( )
A.研究总结了我国建设发展的经验和问题 B.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13. “悟空跳山没跳过,他说山中有妖魔。大山一听哈哈笑,这是社员炼的铁。”“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些诗歌反映的史实是( )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B.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C.工厂停产“闹革命” D.大办人民公社
14.小刚的奶奶回想起当年的那段历史时常说:“那时我们都到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可是吃了几个月就没有粮了。”这个情景可能会出现在哪一年呢?( )
A.1956年 B.1959年 C.1962年 D.1965年
15.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建设经验 B.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C.朝鲜战争爆发 D.严重的自然灾害
16.下列事件的发生,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阻碍作用的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土地改革
17.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五一六通知”的传达 B、《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发表
C、红卫兵串联 D、《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
18.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刘少奇遭到迫害 B.“二月逆流” C.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 D.“四五”运动
20.“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四五”运动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21. 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聂荣臻 B.杨振宁 C.邓稼先 D.钱学森
22. 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2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是在( )
A.1949年 B.1956年 C.1971年 D. 1979年
24.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为了深切缅怀周恩来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崇高精神,某中学组织参观周恩来纪念馆,馆中未见陈列的历史资料是( )
A.参加南昌起义 B.出席万隆会议 C.参与粉碎“四人帮” D.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25.下面属于《中美联合公报》的内容有( )
①双方都认为,要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美国承认海峡两岸只有一个中国
③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④美国第七舰队永不进入台湾海峡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6.与“小球转动大球”、被国际社会誉为“乒乓外交”直接相关联的历史图片是( )
A邓小平在联合国发言 B、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C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D周恩来访问印度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萧县中学初二历史月考答题卷(2012.3.)
二、列举题:(共3小题,13分)
27.请列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5分)
28.请列举世界上最早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四个国家。(4分)
29.请列举新中国成立的四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的规范名称。(4分)
三、材料解析:(15分)
30.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让我们走进历史,从以下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土改中农民拔界碑 图2农民积极报名入社3人民群众高举标语牌
请回答:
(1)(1)图1中的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2分)对农民有何意义?(2分)
(2)根据图2,到1956年底,国家对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在我国初步建立。(2分)
(3)图3中,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1分)请说明理由。(4分)
(4)图4是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有( )(2分)
①创作的时间是1958年—1960年间
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四.活动与探究:(20分)
31、每年的三月是安徽省萧县中学传统的科技活动月。我校八年级某班以“新中国外交足迹”为主题开展活动并搜集了下面列图片和文字资料。他们拟出了几个问题,请你帮助解答。
A周恩来迎接总统尼克松 B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C周恩来访问印度 D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请回答:
( 1 )请以“新中国外交足迹”为主题,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整理这些图片资料。(填入图片英文字母序号)(4分) → → →
(2)周恩来访印期间,同印度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把 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1分)
(3)万隆会议期间,菲律宾外长罗慕洛高度评价周恩来总理的讲话:“这个演说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现了民主精神。”他这样说的原因是( )(2分)
A.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B.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讨论了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D.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与周恩来在机场的握手被称作“ ”,尼克松访华的这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作“ ”。(2分)
(5)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并与中国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这表明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日两国结束了持续 年的不正常状态。(1分)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帜武装干涉朝鲜,并公然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
材料二:“我愿意非常明确的表明,我反对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进入联合国……”————尼克松1960年演讲
材料三:“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亿五万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我谋求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尼克松1971年演讲
材料四: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
①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 → →
②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是在何时?(2分)在中美建交以及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2分)
(7)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足迹,同学们感到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地取得外交成就,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你认为我国取得外交成就和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历史参考答案(2012.3.)
一、单项选择(请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并填写在表格中,26题每题2分,共5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D D C D C C A D C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 B C A D A B C D C C C B
二、列举题:(共3小题,13分)
27、(5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8、(4分)美国、苏联、英国、中国
29、(4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三、材料解析:(15分)
30、(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分)
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或封建土地所有制。(2分)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2分)
(2)农业;社会主义制度。(2分)
(3)不正确;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或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导致国民经济困难(判断1分,说明理由4分)
(4)D (2分)
四.活动与探究:(20分)
31、 (1)(4分) C → B → A → D
(2)(1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2分)D
(4)(2分)“ 历史性的握手 ”, “ 改变世界的一周 ”。
(5)(1分) 27
(6)① 武装侵略 → 外交孤立 → 谋求建交 → 正式建交 (4分)
②1979年1月1日(2分);台湾问题(2分)(因这一问题关乎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关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十几亿中国人的民族感情)。
(7)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