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七年级生物答案
第一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C
C
B
D
C
D
D
B
D
D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A
A
B
D
C
B
D
B
C
C
第二题:(共6题,每空1分,共50分)
(7分)(1)消化
(2)胃
小肠
(3)脂肪酶
甘油
脂肪酸
(4)温度(或体温或高温)
27.(13分)I(1)呼吸道
(2)传染源
易感人群
(3)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抗体
特异性
II(1)肺泡
毛细血管
(2)进行气体交换
氧气增多,颜色鲜红
舒张
Ⅱ
28.(7分)(1)[B]房室瓣
[A]动脉瓣
(2)分离
(3)[4]左心室
主动脉
(4)[1]右心房
两(2)
29.(9分)
(1)[3]膀胱
[D]
(2)三
?
不含有蛋白质且葡萄糖和尿素量与血浆相同
[B]肾小囊腔
葡萄糖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脊髓(灰质)
大脑皮层
30.(8分)
(1)[b]晶状体
[d]视网膜
前
凹
(2)条件
(3)54321
反射弧
大脑皮层
(6分)(1)不是
小肠
血液(运输)
(2)
甲
稀盐酸
乙
八年级生物试题第1页(共1页)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七年级生物试题
温馨提示: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颗卷和答题卡
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
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第一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第二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
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最初由民间发起的“免费午餐”公益活动引起了全国对于农村地区义务教有学生吃饭和
营养问题的关心。下列午餐食谱中,营养搭配最合理全面的是()
A.啤酒鸭、爆炒鱿鱼、红烧猪蹄、鱼头汤
B.炒白菜、炒花菜、水煮白萝卜丝、海带汤
C.红烧冬瓜、清炒土豆丝、清炒空心菜、紫菜汤
D.土豆炖牛肉、番茄炒蛋、清炒菜心、冬瓜排骨汤
2.如图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情况,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1
消化程
度
A.图中曲线Z表示淀粉的消化
B.图中曲线X表示的营养物质被消化的部位是A和D
C.图中曲线Y表示的营养物质在C处被分解为氨基酸
D.三种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在C小肠
3.5月22日,“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病逝。一代医界传奇、深受病患爱戴的昊
院士曾给予无数肝胆患者二次生命。下列有关肝胆叙述错误的是(
A.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位于腹腔的上方偏右
B.胆汁通过肝脏分泌、胆囊贮存、胆管送入小肠
C.胆汁含多种消化酶,可将脂肪转化为脂肪微粒
D.肝胆患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高油脂食品
4.“民以食为天”,人们摄取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必须先分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
第1页共8页
人体细胞利用,如图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1”、“剪刀2°分别代表的是()
A.淀粉酶和蛋白酶
B.脂肪酶和蛋白酶
C.淀粉酶和麦芽糖酶
D.麦芽糖酶和蛋白酶
5.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的通畅
B.鼻腔内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
C.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D.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必要时候要戴口罩
6.下表是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情况,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吸入气体
21%
0.03%
78%
0.07%
呼出气体
A.呼吸会排出体内的水分
B.人体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吸入的氧气只有一部分被人体消耗D.被污染的空气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7.图中①-④表示人体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a、b代表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肺泡
组织
细胞
A.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氧气高B.①②过程通过气体扩散完成
C.③过程需要血红蛋白的参与
D.④过程将静脉血转为动脉血
下面两幅曲线图分别表示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肺容量
6肺容兰曲线D
面线A
时间/秒
A.曲线A、B分别表示该人在运动和平静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
B.该人在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频率不同,呼吸深度相同
C.该人在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频率相同,呼吸深度不同
D.该人在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不相同
9.在习近平总书记“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号召下,我国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明显下降
下列关于空气污染和防治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