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爱在西元前——周杰伦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
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祭司
神殿
征战
弓箭
是谁的从前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
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蔓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预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一切又重演
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认识《汉谟拉比法典》的影响。(难点)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等基本史实。
2
1
3
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所处的位置。
(重点)
新月沃地
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把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
1.地理位置
2.文明起源与发展
(1)兴起
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很多小国。
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初步统一。
(2)强盛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中下游
地区,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
国家。
(3)衰落
公元前16世纪,古巴比伦被外族灭亡。
3.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1)文字:
楔形文字
足
鱼
山
你认识它们吗?
(2)历法:
阴历、闰月
苏美尔人制定了阴历,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设置闫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今天通用的公历是由苏美尔人制定的阴历发展而来的。
(3)数学:
60进位制
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时代,数字以楔形文字表达,分“个位”和“十位”。60进位制至今仍在不少领域内应用,如1小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角度制等。
60进位制
(4)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文物
现存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汉谟拉比
太阳神
君权神授
1.制定者:
2.目的:
3.地位:
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
汉谟拉比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
完整的成文法典。
4.《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a.社会等级: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c.经济领域: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第203条,第205条)
如果奴隶告其主人云“你不是我的主人”,则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然后主人可以割掉奴隶的耳朵。(第282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处死刑。(第6条)
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看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据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第25条)
如果自由民毁损任何自由民的眼睛,则应毁其眼睛。(第196条)
如果自由民折断自由民的手足,则应折其手足。(第197条)
阶级歧视
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
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实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在易攻难守的两河流域,汉谟拉比建立的王国能够得到近200年的高寿,除了有着一支强大的常备军的维持之外,还在于有《汉谟拉比法典》这个王国的灵魂。汉谟拉比以有利于自己统治的形式,将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用文字固定了下来。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美国国会大厦的汉谟拉比浮雕
意义(or评价)
模拟法庭
人物:奴隶主、奴隶、法官、自由民等相
关角色。
地点:法庭上。
要求:依据法典内容来做出裁决。
一个有钱人绑着一个穷人来到法庭:“我要求处罚这个人,因为他十分可恶,竟到我家偷了我一个面包。”穷人苦苦哀求:“我实在太饿了,就拿了一个面包,请大人从轻发落。”
案例一:
法官判决——
穷人偷窃面包被判死刑
案例二:
法官判决——
两个人争吵着走进法庭,第一个人说:“法官大人,他把我家的奴隶打瞎了一只眼睛,我要他赔。”另一人辩驳:“我愿意赔他半个奴隶的钱,他不肯,想敲诈我。”第一个人说:“大人,打瞎牛的眼睛也要赔一半价钱,何况打瞎的是一个人,他应该赔我全部的钱,否则
我太吃亏了。”
打瞎奴隶眼睛与打瞎牛眼睛同样处理
案例三:
法官判决——
两个人争吵着走进法庭,第一个人说:“法官大人,他把我的牙齿打掉了一个,我要他赔。”另一人辩驳:“我愿意赔他钱,他不肯,非要也把我的牙齿也敲掉。”第一个人说:“大人,他打掉我的牙齿,我再打掉他的,这是很公平的,否则我太吃亏了。”
自由人打掉别的自由人的牙齿自己也要受到同样处罚
案例四:
法官判决——
一个奴隶主扭着两个人来到法庭:法官大人,我要告这两个人,他们是兄弟,哥哥到我家做客,拐走了我的一个奴隶,当我派人去向他要人时,弟弟就把奴隶打死了。不关我的事,奴隶不是我杀的,我没罪。哥哥辩白。弟弟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最多赔钱给你。
拐卖奴隶判死刑,打死奴隶赔钱
古代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地理位置
文明出现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政权特色
内容:广泛
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1.
通过“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等关键词,可以联想到的文明古国是(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代中国
C
2.
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
A.
胡夫
B.
图特摩斯三世
C.
汉谟拉比
D.
秦始皇
C
公元前26世纪
公元前15世纪
公元前3世纪
3.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这说明(
)
A.古巴比伦法律完备
B.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活跃
C.古巴比伦社会相当的发达
D.古巴比伦社会体制完备
B
题干只涉及经济方面的规定,体现不出完备
题干体现不出社会发达
法律规定不代表社会体制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