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动物的发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比较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昆虫生活史的图片,培养学生推断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特点的能力。
2、通过观看有关两栖类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录象资料,认识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课选自江苏科学技术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19章第2节《动物的发育》。初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能联系实际,有丰富的想象力,对理解观察等能力有了不断提高。很多学生对自然界中的动物的发育有感性认识,特别对动物的发育有关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动物的发育》这节教材中安排有鸟类的发育,两栖类的发育、昆虫的发育三方面的内容。学生对这三方面都应理解掌握,因它们代表三种类型的动物的发育,有些知识点抽象,难理解,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一些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会和掌握有关的生物知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昆虫的生活史观察。
2、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难点:
1、概述昆虫的变态发育。
2、理解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
四、教学过程: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动物发育方式可能不同。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形态相似,如鸟类,有些动物的幼体与成体形态差别很大,如两栖类。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动物的发育,了解两栖类和昆虫的发育方式。
同学们,在小学,学过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为什么找不到它的妈妈?因为它和妈妈完全不相同,想一想,蝌蚪和成年青蛙有什么不同呢?
比较项目 早 期 蝌 蚪 成 蛙
外部形态
生活环境
运动方式
那小蝌蚪是怎样来的,它又怎样才能发育成青蛙呢?“黄梅时节家家与,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是一首宋诗所描写夏天雨后,在池塘边青草从中,处处可以听到雄蛙齐鸣的景象,当精子在水中与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发育就开始了,请同学们观察青蛙发育的过程图,想一想,青蛙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蛙从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过程是在水中进行的。由受精卵孵化出来的蝌蚪,用头部两侧的外鳃进行呼吸。随着外鳃的消失,长出内鳃,这时的蝌蚪不仅外形像鱼,而且内部的结构也与鱼相似。经过40多天,蝌蚪先长出后肢,然后再长出前肢;随着尾和内鳃的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发育成能够登陆的成蛙。
青蛙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时期,而且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方面,有着显著的变化,因此,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蟾蜍,蝾螈,大鲵等其他两栖动物和蛙一样,受精作用在水中进行,幼体生活在水中,生殖,发育离不开水,这样就使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的地区。
但是随着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小。科学家对全球两栖动物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的青蛙、蟾蜍和蝾螈正在减少,1/3的两栖动物生存受到威胁,在今后100年内可能有一半的两栖动物灭绝,主要原因是它们的自然生存空间遭到了破坏。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保护两栖动物的栖息地。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水域环境。
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变态发育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提出问题:甲状腺素对蝌蚪的发育有促进作用吗?
做出假设:?
设计实验:1.将两只相同的玻璃缸,贴上标签,分别标记为A组、B组,每组各放入200mL清水、少量水草和2条大小相似的蝌蚪。
2.每天同时喂等量的食物,A组的缸中每天加入5mg的甲状腺制剂,B组不加任何药剂。
实验结果:A组蝌蚪很短时间发育成青蛙,但青蛙只有苍蝇般大小;B组蝌蚪正常发育成青蛙。被喂药的蝌蚪在身体没有完全长大之前就开始提前发育,成为“微型青蛙”。
实验结论:?
思考:1.该实验中,实验组是哪一组?对照组是哪一组?实验变量是什么?
2.请你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每次观察应该都要作记录,因为记录是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现象的真实反映,可以为我们分析、思考和改进实验提供可靠的依据,尤其是实验结论形成的可靠依据。没有实验过程中的一些记录的支撑,所形成的结论是不可信的。
三、昆虫的发育
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也必须经过一定的变化,才能发育成虫。
我们以家蚕为例,来学习昆虫的发育。家蚕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产生的蚕丝可以织出精美的绸缎,江南地区“缫丝养蚕”闻名于世。家蚕的发育有什么特点呢?
视频:家蚕的生命周期
思考:1.你可以结合P114家蚕的发育过程图,分析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哪几个发育时期?
你认为家蚕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吗?为什么?
家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每经过4-5天蜕皮一次,一共蜕皮4次后才能吐丝结茧,逐渐形成蛹,经过十过天左右,蛹就羽化成蚕蛾。雌雄蛾均不摄食。雄蚕蛾交尾后死亡,雌蚕蛾产卵后也很快死亡。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发育。
2.你饲养过蚕宝宝吗?你在饲养过程中有哪些体会跟大家分享?
我们的目的是做实验,而我们享受着更多实验之外的乐趣。
3.你还知道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相识?哪些昆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不同?你可以查找P116-P117的信息库资料,与同学交流。
蜜蜂,蚊子,苍蝇等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蝴蝶的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受精卵孵化出的幼虫没有翅膀,能够跳跃,叫做跳蝻。跳蝻与成虫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上基本相似,知识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所以叫做若虫。蝗虫的一生经过卵,若虫(跳蝻)和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蟋蟀,蟑螂。蝼蛄等昆虫也属于不完全发育。
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内容,在整个生物界中是比较丰富的,今天的学习只是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典型的生物的发育特点,更多的知识可以看看科普类的科技读物。
课外实践:观察青蛙的变态发育
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在湿地公园安全区域。从水沟或水塘里捞一些小蝌蚪带回饲养。在室内人工饲养时,可以投喂少量搓碎的熟鸡蛋黄。饲养过程中要保持水质清新,因为蝌蚪是用鳃呼吸的。
在饲养过程中,每天观察记录蝌蚪的变化。待蝌蚪尾部退化,需放去一部分水,露出半个盆底或在水面上放一块板,给蝌蚪提供一个陆地环境。
思考:想一想,你如何设计这张观察记录表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