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02 08:04:0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题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新授课
预设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明确掌握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分析三次改革的主要特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明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过程方法
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并非单一的,坚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与信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教学重点
苏联经济改革的内容与影响、苏联改革对于中国的启示
教学难点
苏联经济改革的内容与影响、苏联改革对于中国的启示
教法学法
讲授法、材料引导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



案【新课导入】利用苏联地图和苏联解体的历史图片设置问题:为什么曾经的超级大国苏联在经历了69个春秋的兴亡盛衰之后,最终走向了解体?在二战后的苏联,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过程?从苏联历史发展之中,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启示与教训?【讲授新课】一、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背景二战前后,斯大林模式曾经带给苏联巨大的成功与辉煌,但苏联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利益,农业发展缓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压抑了地方与企业的生产自主性和积极性;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迟迟得不到改善。因此,战后随着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二、如何进行改革?——改革的过程(一)赫鲁晓夫改革1.内容项目内容农业重点)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针对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针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弊端)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针对片面发展重工业)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针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2.影响(1)积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局限: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内容项目内容企业管理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加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缓解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的弊端)工业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强化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2.结果(1)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军备力量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强化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使得改革最终走向了失败。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国内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滑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2.内容、问题内容问题(原因)经济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政治背弃社会主义道路,放弃党的领导局势失控、苏联解体3.结果与影响
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苏联经济持续下滑,戈尔巴乔夫把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归结于政治阻力太大,为了扫除障碍,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三、反思历史,对话现实: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苏联改革的失败并非某个人或某一次改革的责任,而是多种因素、多重矛盾的总爆发。斯大林模式未能得到有效的改革,日益僵化是其根本原因。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不是唯一的!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苏联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经验教训!【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的苏联的经济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改革需要大胆突破传统的束缚,要有探索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当然改革需要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有序进行。作业设计教学反思

案(体现教学法设计及教学内容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