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图片等资料,结合自身体验和感受,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的分布、规模、形态以及传统民居风格等与地形、气候和资源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关系。
3.通过实例,感悟聚落文化传承与聚落发展之间的矛盾,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提升对传统聚落文化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与知识呈现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 人类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居住”景观。
欣赏一组图片(典型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
师:这组图片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观?
生:城市和乡村
师:图片中城市高楼林立,充满了现代化气息;也看到了乡村小屋,田园静谧,充满了自然之美。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是人类居住的地方,我们将其称之为聚落。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聚落 一、类型 城市 乡村】
师:现在请各位同学对比两组图,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从表格内的各项进行对比。)乡村你喜欢城市还是乡村,为什么?
转承:区分了聚落的两大类型后,我们不禁思考,聚落最初是如何形成的?人类的老祖宗们是如何挑选定居点?又是如何发展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聚落的象形文字,从中分析聚落最初的含义。
教学环节二:【活动:我的聚落我做主——选址】
1、聚落的概念——说文解字
生:在象形文字之中,生动直观的给予了解释,聚落是人们集中在一起,在有树、有河流的地方安定下来。
师:从说文解字中,我们了解到了聚落最初选址的重要因素。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几千年前。假设你是一个原始部落的首领,你要带领你的子民寻找理想的家园,在甲、乙、丙三地中,你们小组会选择哪里呢?哪里的聚落会密集,哪里的聚落又会稀疏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合作,选取最佳定居点。
【随机抽取小组,小组阐述选址及原因,以及对三个地点聚落密度、规模的预测。】
师:统计全班选址情况
各位部落长在选址时,最受欢迎的是乙地,自然环境的优劣对聚落的形成与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古人是否和我们有同样的选择?让历史来验证吧。
【多媒体展示: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师:读图分析,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在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都在温带,都分布在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等。
多媒体展示:石家庄
师:这个城市的发展除了具备优越的自然条件外,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学生回答。
师:石家庄是靠发达的铁路运输发展起来的。
交通不仅影响石家庄的形成和发展,还影响着它的城市形态
转承:由于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不仅影响聚落的选址、分布,它们呈现的分布形态也千差万别。
【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图片,有的是簇成一团,有的拉成长条,各式各样,形态万千,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聚落形态呢?】
教学过程:
联系乡土:同学们住在清远连山,老师住在广州,这两个个城市聚落又有怎样的形态?
平原地区呈团块状分布的聚落;山区呈条带状分布的聚落。
转承:我们镜头近,走进聚落之中,会发现不同形态的聚落内部也是各具特色的。形象的说来,房屋是聚落的细胞,道路是聚落的血管。人们总是通过建筑的各种形式来表达各自的文化理念。因此,任何聚落不论多么简单或复杂,民居都成为一个聚落最有其特色的代表。
教学环节三:【活动:我的聚落我做主——设计】
连山传统民居分析
世界典型民居分析
教学环节四:【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4分钟
转承:在广州的聚落发展过程中,在历史、文化、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居。
欣赏广州蚝壳屋、西关大屋和骑楼。
这些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现状如何呢?对传统聚落的保护,有不同观点。你赞成下列哪一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拆旧建新 ②整旧如新 ③修旧如旧 ④建新如旧
情感升华:播放视频《中国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观察、归纳等形式进一步说明聚落既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以有趣的象形文字引出“聚落”两字,以说文解字的方式解读,认识聚落基本含义。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简要分析聚落为何会定居下来,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寻找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因素。
设计意图:知识迁移
由猜测联系现实,进一步落实聚落形成的影响因素。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聚落形态是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各有不同。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到聚落的不同,为之后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埋下伏笔。
设计意图:联系乡土。
设计意图:
通过聚落里的民居形态、材料、功能等各方面情况,分析环境对民居的影响,人类对环境的适应。
设计意图:
情感升华,从身边的特色民居入手,引起学生共鸣,感悟聚落文化传承与聚落发展之间的矛盾,明晰许多特色聚落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提升对传统聚落文化的保护意识。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了解了聚落的定义、类型及其差异,着重分析了影响聚落的因素和形态,深入地分析了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最后,通过欣赏世界文化遗产讨论分析保护和传承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