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三章测验
检测范围: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考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写在括号内,题每题3分,共60分)
(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A.气管、肺 B.呼吸道、肺 C.鼻腔、气管、肺 D.鼻腔、喉、肺
( )2.人体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是 A.肺 B.鼻腔 C.咽 D.气管
( )3.鼻腔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清洁和温暖,与此功能无关的结构是
A.鼻黏膜能分泌黏液 B.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鼻腔内有鼻毛 D.鼻黏膜内有嗅觉细胞
( )4.对吸入的空气起预热作用的是
A.鼻毛 B.黏液 C.咽 D.鼻腔黏膜上的毛细血管
( )5.吃饭时不能说笑的原因是
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减小 B.消化腺的分泌能力降低
C.食物误入气管 D.影响肺的通气
( )6.经常吸烟的人,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黏膜上的纤毛
A.摆动缓慢,痰液很难咳出 B.加速黏膜的分泌功能
C.生长加速,数量增多 D.摆动十分灵活
( )7.鼻黏膜对刺激很敏感,受凉感冒时,鼻黏膜便
A.血管收缩 B.充血肿胀 C.干燥开裂 D.出血
( )8.人在平静状态下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肌收缩,胸廓缩小 B.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
C.呼吸肌舒张,胸廓扩大 D.呼吸肌舒张,胸廓缩小
( )9.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
A.肺 B.血液 C.细胞 D.心脏
( )10.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鼻 B.咽 C.气管 D.肺
( )11.人在呼吸时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A.咽 B.消化 C.说话 D.咀嚼
( )12.以下不能说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是
A.鼻毛能阻挡灰尘 B.鼻黏膜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C.鼻腔与多种管腔相通 D.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湿润
( )13.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肺泡 B.肺部毛细血管 C.细支气管 D.支气管
( )14.人体呼吸时,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体排出肺 B.气体进入肺 C.膈的位置上升 D.胸廓由大变小
( )15.人体通过呼吸吸入的氧气最终被用于
A.在肺泡与二氧化碳进行交换 B.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
C.在组织中与二氧化碳进行交换 D.在组织细胞中分解有机物
( )16. 如图为检测膈肌运动的示意图。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 )17.以下是食物和气体共同进入人体的器官是 A.口腔 B.咽 C.支气管 D.肺
( )18.运动员的肺活量比一般人大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肺泡数量多于一般人 B.呼吸频率加快
C.肺比一般人的大 D.呼吸肌收缩力量强,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
( )19.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增加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C.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D.气体顺利运输到组织
( )20.如图是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
C.B 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体全部排出体外
D.C 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21.如图为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 组成。其中呼吸道包括 (填字母),具有保证气体畅通的作用,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 、 。
(2)吃饭说笑可能会窒息:原因: 是食物和空气进入的共同通道,由 调节。若吃饭时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使食物进入 而不是进入 ,即引发危险。口痰产生的部位是 。
(3)当h收缩时,其顶部会下降,使胸腔容积扩大,完成 (填“吸气”或“呼气”)。
(4)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下列有关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肺泡数量很多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肺泡分布广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前要清理口鼻内的污物是因为 。
A.保证呼吸道通畅 B.清洁进入的空气 C.保证卫生 D.减轻病人痛苦
22.右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B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胸廓的前后径和上下径都 。
(2)在坐标系中的B点,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 。
23.右图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代表 ,②代表 。
(2)②③④处含氧量最丰富的是 。
(3)③代表的血管是 ,内流 血。④代表的血管是 ,内流 血。
(4)①中氧气的浓度始终 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5)①内的氧气进入②内,至少经过 层细胞。
24.请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回忆肺的结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支气管在肺内形成各级分支,并在末端形成许多 。
(2)B图表示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 。
(3)C图表示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所以,肺泡中的氧气进入毛细血管,只需经过 层细胞。
(4)上述结构特点,适于在 与 之间进行 。
25.国家一直倡导“有氧运动,科学健身”。在有氧运动时,人的呼吸、循环等系统协调配合,共同为骨骼肌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图1所示为人体部分物质的获取和排出途径,图2是某同学制作的膈肌运动时对胸廓容积变化的模型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的过程B对应于图2中的 (选填“甲”或“乙” ),此时人体膈肌处于 状态。
(2)图1中的C过程后,大量的氧与红细胞内的 结合,血液由 血变为 血。
(3)图1中氧气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参与细胞内的 过程。
七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三章测验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BADDC 6-10 ABBCD 11-15 ACABD 16-20 CBDCD
二、填空题
21.(1) 肺 abcde 温暖 湿润 清洁
(2) 咽 会厌软骨 气管 食道 气管和支气管粘膜
(3) 吸气
(4) 肺 A
(5) A
22. (1) 吸气 收缩 增大 (2) 相等
23. (1) 肺泡 肺泡壁周围的毛细血管
(2) ④
(3) 肺动脉 静脉 肺静脉 动脉
(4) 低
(5) 2
24.(1) 肺泡 (2) 毛细血管 (3) 一 两
(4) 肺泡 血液 气体交换
25.(1) 乙 舒张
(2) 血红蛋白 静脉 动脉
(3) 呼吸作用
1
1